&ldo;我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呀。&rdo;工藤叹息了一声,&ldo;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不是一般市民的检举信。关于案件,笔者简直了如指掌。&rdo;
&ldo;是小柴兄弟向我们的新挑衅吗?&rdo;
&ldo;也未可知啊!从文章的口气,不能理解为挑衅。你看,虽然写着警察无能之类的话,但是,那个势头并不象是对着我们来的。&rdo;
&ldo;是不象小柴兄弟写来的,而是第三者写的。信中的口气就象是老师在教学生一样。&rdo;
&ldo;有没有弄到小柴兄弟的笔迹?&rdo;
&ldo;弄到了。他们不担心因为笔迹不同而被逮,所以很轻易地就弄到手了。&rdo;
&ldo;去把这封信和小柴的笔迹比较一下。当然,最好连信上的指纹也查一查,尽管信上不会留有笔者的指纹。&rdo;
&ldo;如果笔迹不是小柴兄弟的,事情就复杂了。&rdo;
&ldo;是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封信是何时写的。如果是发生连续抢劫案之前就写好了的,就是有人在幕后操纵着小柴兄弟。&rdo;
第七阶段第4章
黄昏时分,京子等人才把森口的尸体掩埋在矢部和假田岛的墓旁。三个雪墓并列一起,景象奇异。京子和早川、亚矢子站成一排双手合十,京子模模糊糊地想起了在什么地方出现过的一句话:死在雪中,佛也高兴。紧接着,一种不安掠过脑海,自己也将死在这里么?但是,这仅是一种不安,并未达到恐怖的程度,大概是连续死了三个人,神经已经麻木了吧。
今天的晚餐推迟了,早川在餐桌前俏皮地说:&ldo;人数减少了,食物还够吃一个多星期。虽然还没有想出离开旅馆和与k镇联系的办法,起码吃的东西不必担优了。&rdo;
谁也没有哼声。即使延长二三天,最后走不出去,还不是一个样。
京子搁下筷子,回忆着和森口最后的谈话。森口死前,两个人曾谈论了些什么呢?噢,说的是《孤岛奇案》那本小说,全部旅客被杀死在某孤岛上的故事,森口说那天夜晚,他曾去调查过矢部住过的房间,这话是不是真的?后来又谈了些什么?最后谈到那张卡片。他正在说卡片上那个奇妙的符号,楼下突然发出了地球滚动的声响,因而谈话被打断了。当时,森口正在说&ldo;那个符号和餐厅的‐‐&rdo;,他到底想说什么呢?那个奇怪的符号和餐厅有何关系?
京子环视了一下餐厅,最后视线停留在餐桌上。餐桌是圆型的,难道是这个桌面象那个符号吗?她仔细一看,脸色刷地一下子变了。因为她发现餐桌不是一块木板制成,而是两个半圆形木板合在一起的。一条隐隐约约的细缝穿过桌面的中间,和符号上的斜线一个样。而且符号上钉图钉的位置,正是餐桌上扎过登山刀的地方。最初那天,有人把刀子插在餐桌上,可能是预告将在旅馆里连续死人,或者连续杀人吧。究竟是谁干的呢?京子的表情越来越阴沉了。
这时候,五十岚发话了:&ldo;早川先生!我有句话要问您。&rdo;他的语调生硬,面带怒容,对于五十岚来说,这是罕见的。京子和亚矢子对于五十岚的态度感到吃惊,一齐望着他的脸。
五十岚盯着早川:&ldo;我们是接到您的请柬才到这儿来的。现在,连续奇怪地死了三个人,我们也被困在您的旅馆里,这一切都是从接到您的请柬而开始的。&rdo;
&ldo;一点儿不假。&rdo;亚矢子点头附合道。
但是,早川未动声色。
五十岚为了使自己不过于激动,轻轻地咳嗽了一下,掏出一支香烟,夹在手上却没有点火,他对着早川说:&ldo;你在接我们来这儿的途中,曾说过之所以选中我们几个人是有个什么标准。还说谁猜中了旅客之间的共同点,给十万元。那时候,我只当成是个有趣的谜语,可是,死了三个人的今天不同了。说不定凶手是为了杀害我们才把我们召集到这儿来的哩。而这个召集人就是您。&rdo;
&ldo;‐‐&rdo;
&ldo;如果三个人的死都是他杀,您就是凶手。&rdo;
&ldo;我怎么能干那种事呢。&rdo;早川委屈地摇着头。
&ldo;为什么邀请我们?有什么标准?请告诉我们吧!&rdo;
&ldo;其实我也不知道。&rdo;
&ldo;岂有此理!&rdo;五十岚的声音大起来,&ldo;那些请柬是不是您写的?&rdo;他把那支烟又装进了口袋里。
&ldo;是我写的。&rdo;
&ldo;既然是您写的,岂能不知道理由?&rdo;
&ldo;的确是这样。诸位可能认为奇怪,因为这其中有个缘由啊!&rdo;
&ldo;什么缘由,讲出来让大家听听!&rdo;
&ldo;我说一千道一万,莫如请您读一封信。读了信,我想事情也就清楚了。&rdo;
早川走出餐厅,真的拿来一封信:&ldo;这封信是去年十一月份收到的,读一读吧。&rdo;他朝三个人说道。
五十岚把信接过来,京子和亚矢子也从两旁伸过头一起念着。信封上写着&ldo;观雪庄旅馆收&rdo;,寄信人是&ldo;东京都新宿区四谷&tis;丁目四谷操&rdo;。
&ldo;住址是四谷,人也姓四谷么?显然是个假名字。&rdo;五十岚自言自语道。早川说他并不认识这个人。
五十岚从信封里抽出便笺。字写得密密麻麻,似乎有些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