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凉,早起就有那么一点儿困难,想到每日能摸着那么多钱,江余钱眼珠子都闪着亮光。
一来就和郁炜拿着账本去点货,细算之下,发现出货还是不太够,得再加人手,不然这建宅子的钱啥时候才能赚回来。
光是码头的散客和小货商,就能买走他们的一半货物,更别说那些大客商,一次要的量最少也是上百斤。
买人考眼力见儿,还是得乌雅去,他们要算好每日出货量是多少,大概还差多少人。
做卤货的是乌雅和狗蛋,那人连生死都不在乎,他不信还能看上方子,香料很多都是磨碎了的,也分不出来到底是啥。
只要有外地货船路过,江六都会买下他们带来的香料,每样各买一些,不同的地方出的香料味儿也不同。
就好比清溪镇的草果,在当地几文钱一斤,在别处几十上百文,那麻椒也是如此,他买的可心疼了。
今日江六也带了半背篓鲜红草果,不知客人们能不能接受它的味儿,他们当地人倒是挺喜欢吃这新鲜果子,有点像镯子世界的洋葱口感。
收来的菜还是放在之前的仓房后院,这仓房被江六买了下来。
“吱呀。”
木门开了,坐在石阶上的客人起身,摇晃着扇子进院。
“太热了,小老板你要不要也弄些冰块儿过来?古镇不是有冰块补贴吗?他们负责送货,还很便宜。”客人们喜欢物美价廉的良心商家江六,每次都能提出关键的问题,希望小院儿越来越好。
用电的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但至少固定了停电时间,上午停三个半小时,下午两个半小时,晚上五个半小时。
这样人们也能缓口气,不至于真的被活活热死,制冰厂迎来了巅峰时期,每家每户都靠这冰解热。
“这样吗?那我一会儿也去订点儿。”江六紧跟大众的脚步,看来码头的冰窖也要赶紧找人挖了。
“是呀,我们买的大块工业冰才四十块,能用六个小时哩。”大爷大娘们每次来的早,都会先闲聊会儿,等来的人多了,再加入抢购阵营,说这样更有意思。
“小六,你可以找那个教育局的领导买冰呀,学校要的量大,他们的购买渠道肯定会更便宜。
“应该和古镇补贴下来差不多吧?我儿子在家里买的工业冰是八十一块,可食用冰块五块一斤。”
“那咱还是待到被请离吧,这物价回去了也扛不住,古镇还更凉快……”
“大爷,你们还有多久啊?我们咋只有十五天呢。”有不少年轻人也在此时到了小院儿,手摇木扇不离身。
“还是科技时代好啊,我要是活在古代,不饿死也会热死吧!”
江六:是吗?也还好吧……饥荒、瘟疫确实会死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