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明珠略微垂首,不发表见解,可眼底划过一丝满意的亮光。
争吧,最好是将事情闹大,闹得人尽皆知,将请立皇太孙一事传扬出去。
不管太子如何应对,是反对还是赞同,进退都难能讨得了好。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太子不能忍住诱惑,贪念的顺水推舟,赞同册立皇太孙提议。这样一来,明珠敢拍着胸脯打包票,康熙帝再是宠爱太子,心里对太子的观感也会立马下降。
可惜太子从来不是蠢人,眼心清明,干脆利落便否决了册立皇太孙的提议。
不过,太子再是坚定否决,只要将请立皇太孙一事闹开闹大,营造出一种逼迫康熙帝册立太孙的观感,再将帝王与储君之间的那点隐秘又复杂的对立关系适时放大,不信康熙帝心里会没点儿膈应和不高兴。
反正,明珠也不相信康熙帝会点头同意再册立一个储君,所以,高举起册立皇太孙旗帜的明珠大人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再者,等康熙帝驳回册立皇太孙的提议的时候,对太子威望也会形成一种打击,甚至可以引申到,康熙帝其实对太子也并没有那么满意?皆时再加以引导……
如此一来,这一波怎么算都不会亏!
胤褆也在心里暗自偷笑。再看到高位上康熙帝如今神情莫测,看不出喜怒的样子,心里更是无限期待着舅舅明珠之前对他所言的预测发展。
胤禛和胤祥则是面无表情,静默不语。心里只觉得这趟南巡有些煎熬,随时一个不注意就是修罗场。
如今这突然请立皇太孙提议,他们不论是表达赞同还是反对都是不讨好。赞同吧,可看太子现在的意思,明显是持反对意见。不赞同吧,事后太子万一想起来,难道不会怀疑他们是对弘昭不满意,所以才不赞同?而对弘昭不满意,进一步深思不就是对他这个太子不满意?
所以,两个立场都是两厢都不讨好。平日里恨不得康熙帝能将目光多放在自己身上的兄弟哥俩,这时候只恨不得无限削弱自身存在感,让康熙帝不要注意到他们,也别忽然询问他们意见,或是发表看法。
殿内喧闹起伏,一人方才退下,另一人紧跟着便越众而出。有的是得了背后主子示意,有的则是自发表达真实意见,言辞交锋无比犀利。
康熙帝面无表情,讳莫如深扫了一眼,将众人神态纳入眼底,视线看谁都带着探究。
此事别说胤礽被瞒住,便是康熙帝耳目也瞒了过去。弘昭刚出生时便已经不只曾有一人上书过册立太孙之事,但都被康熙帝压了下来,如今又有人旧事重提,而且还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请立太孙。
康熙帝肃着脸,心情着实不太美,他很不喜欢这样不在自己掌控的事情。
又耐心听了几句,并不着痕迹将众人神情变化都打量一遍,康熙帝便抬起手压了压,争论中的众臣们立马便停了下来。
见自己话如此管用,康熙帝心里的不快倒是消散了大半。
不过,康熙帝并未就皇太孙册立之事多作言语,只神色淡淡,&ldo;好了,此事朕心中有数,诸位无需争论不休。今日便到这里,诸位都退下吧。&rdo;
话落便起身也打算走人,顺便丢给胤礽一个眼色,示意他跟上。
康熙帝倒是泰然自若,轻描淡写带着太子便走了。可被留下的众人冷不丁被一通刺激,却是少有能宁心静气下来,更多都是抓耳挠腮的心痒痒。
尤其万岁爷这态度很有些模棱两可啊!既没有直接同意,通过册立皇太孙的奏请,也没有明确做出否决,勒令休得再议。也就是说二者皆有可能?
可仔细一琢磨,又觉得康熙帝态度仿佛更倾向于赞同,不然直接否定驳回不是更简便?可要是赞同吧,康熙帝这态度也并没有表示出深入再议的乐见其成……
众人心思百转千回,左摇右摆的拿捏不准圣意,心里颇有些不得安宁。
倘若真的册立皇太孙,这对未来朝堂格局可是影响重大,他们也得慎重考虑今后立场怎样才算明智。
明珠神色不变,并不觉得康熙帝心中真的无动于衷,毫无芥蒂。以康熙帝对权柄的掌控态度,能多年容忍信重一个可能分他威柄的太子已经孰为难得,不可能再纵容出下一个储君,碍他手脚。
只是想是这样想,可为何心里却莫名有种淡淡的不安?
第170章
没管众人心中各种思量,康熙帝径自带着太子往书房行去,而后将随身伺候的宫人全都打发出去,父子俩便就太孙一事比较坦诚的交流了一番。
&ldo;现在这里只你我父子二人,太孙一事,保成有什么看法皆可直言说道,无需心存顾忌。&rdo;
之前也有提过,自弘昭出生起康熙帝已经不止一次接到请立皇太孙的提议,但那大都是通过奏章书面形式,具有一定严密性,康熙帝也一直都是留中不发当做冷处理,算是表明了不欲多谈的态度。也因此,对于册立皇太孙这个有点忌讳的话题,康熙帝与太子父子二人一直相互保有默契,不曾深谈。
可如今此事已经闹到明面上来,再视而不见,避之不谈,显然不太合适。
康熙帝八岁登基,至今几十余载,什么场面风波、阴谋诡计没有见过。此事背后始作俑者不外乎太子自导自演有意促成皇太孙册立,或者某一方势力针对太子的阴谋算计两种可能,总归不会无缘无故便有人心血来潮忽然做此提议。至于这一方势力嫌疑最大者,康熙帝心中也大致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