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加密方式说起来并不复杂。十二张一套,不够可以循环使用。每张纸有五至十个有效区域,每个有效区域属于一列。这个时代写汉字都是竖版的,从右往左。
稍微有点儿麻烦的是有效区域上下边缘的位置。王大卫没有准确的宋尺,用厘米估计曹六也搞不懂,干脆用百分数。信纸上边缘为零,下边缘是一百。
曹六一开始还有点儿懵,不明白王大卫为什么要这么干,随即就想通了。
大宋的“尺”并不统一。官方虽然定了官尺,但地方上各行其是的也大有人在。此外,布行、木行、书画等行业也有自己的标准。甚至所谓的官尺也分好几类。
王大卫这个外地人想必根本就弄不清楚这里头的门道儿。还是百分数好,数学真厉害啊!
王大卫讲完,曹六再复述一遍,确认无误。本次聊天正式结束。
曹六找来亲信,千叮咛,万嘱咐,送上船,回南川堡。
南川堡每日都有船到达曹六这里。除了迷惑禹藏花麻,他这八千人本身也需要补给。这支人马是俞龙珂部崛起的第二希望,又是在家门口作战,补给那是相当充足。
有时候东西实在太多了,曹六还会安排人到洮水西岸做一场布施,布施的对象自然是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的两千兰州军。至于布施过程中有没有械斗、伤亡,曹六曹大善人太忙,没时间关注。
他还要拉投资拍大片呢!就不能让禹藏花麻闲下来。
如此又过了三天,禹藏花麻疲倦地返回军帐。
有士卒禀报:西岸发现兰州来的信使,他们也不知道信使为什么从那边过来。发现时人就已经死了,不过死之前把自己绑在了马鞍上,这才没有半路掉下去。马也快不行了,口吐白沫,猜测是志愿军用了毒箭。信已送到东岸,但是不敢确定是不是志愿军的诡计,请主公派行家过去看看,兴许能发现破绽。
禹藏花麻接过包裹,先看外观,没发现不妥。至于信使为什么绕道走,他倒是知道一点儿,这边还是走不通啊!
如果是王韶的诡计,想发现破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该看还是要看的。人有失手,马有漏蹄,万一呢!
当下派人过河,自己小心地拆开包裹,拿出信纸阅读。
读完吓了一大跳。这上面说的不会是真的吧!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是写密信的方法分毫不差啊!这种方法只有自己和大儿子禹藏讷祥才知道。总不会,被王韶破解了,伪造了一封来骗我?
思来想去,还是拿不定主意。派过去的人也回来了,禀报说:未发现破绽。
怎么办?信,还是不信?猛然想起,老夫身边还带着个“子房”呢!这种写密信的方法就是他教给老夫的。当然,每张纸在什么地方挖窟窿老夫可没告诉过他。
贾共进了军帐。
禹藏花麻客气地请他落座,随后将信和一摞带窟窿的纸一起推到了贾共面前。
如果是兰州军里其他人见到这种情况,肯定欣喜若狂——这是主上对自己的最高信任啊!贾共没那么傻,略加思索就明白了缘由。
那就看看吧!
贾共没动“过滤”纸,先看信。信上写满了字,随即判断出是少主禹藏讷祥写的。因为这字就是自己教的,太熟悉了。只是有点儿潦草,回去后得督促一下。
接着还是看信,这一遍看得更加仔细。
这种写密信的方式有个弊病,有用的字和用来混淆的无用字之间容易产生割裂感,而正常书写中字与字是连贯的。
这个弊病不容易克服,但是可以故意增加割裂,再次混淆。
看了一阵,找出几处割裂感较强的地方,记在心里。拿过第一张过滤纸,覆盖在信纸上。很好,基本都没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