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几种宗教同时并存时,很自然,它们往往会吸收和借用别的宗教在仪式上及外在表现形式的东西。例如,在中国的佛教,它现在几乎是完全根据老子开创的道教来建立的,有与道教几乎一样的寺庙、僧侣和用品,然而佛教、道教的原始教义却几乎是截然相反的。同样,基督教不仅采用了拜王教与拜日教中的形式上的东西,如削发为僧、供品、祭坛、蜡烛、诵经、为神灵塑像等,甚至还采用了它们的宗教用语与神学思想,即神灵死后重生并给人以永生,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别人对基督教的怀疑和轻视。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关于救世主耶稣与天父上帝之间关系的复杂的神学争论导致了基督教的混乱。阿利阿派认为,耶稣是神,但与天父仍有差距,他的地位应在天父之下。萨柏力阿派认为,耶稣是天父的另外一种形态,上帝是耶稣同时也是天父,就像一个人可以同时是父亲和工匠一样;三位一体派有更加精妙的解释,他们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他是圣父、圣子、圣灵的合一。有一段时间,阿利阿派似乎占据了上风,但经过大辩论、冲突和战争之后,三位一体派的教义便成为了所有基督徒公认的教义。
在此,我们不想对这些争论作评论,毕竟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并没有耶稣本人的教义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耶稣的教导为人类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开创了新纪元。他坚定地宣扬上帝是全世界之父,全人类都是兄弟;每个人的人格都应该是神圣的,都是神所居住的圣殿。这些主张对以后的人类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和耶稣教义的传播,世界上确立了一种人之为人的新的尊严。虽然正如基督教的敌视者所批判的那样,圣&iddot;保罗曾向奴隶讲服从之道,但在《四福音书》中同时也明显地记载着,耶稣强烈反对人压迫人的现象,尤其是明确反对角斗场上违背人道的暴行。
耶稣死后的两个世纪间,基督教在罗马迅速发展,将一大批信徒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拥有新理想和新意志的新团体。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们对基督教的态度有所不同,有的敌视,有的却能包容。公元2世纪和公元3世纪,这种新的信仰开始受到压制;到公元303年以后,罗马的戴克理先皇帝在位的时期,终于开始大肆迫害基督徒。基督教会的财产被没收,所有的圣经和其它宗教著作被没收和销毁,基督徒不受法律的保护,甚至很多人被处死。对书籍的破坏更是惊人的,这说明当局已经意识到了文字在凝聚新信仰中的巨大力量。这种&ldo;书上的宗教&rdo;,即基督教和犹太教是受过教育的宗教,它们之所以幸存下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能阅读并理解其教义。而古老的宗教并没有像它一样求助于人们的理性。在野蛮民族侵入西欧的混乱岁月中,正是基督教会,才使得各种学术传统保存了下来。
戴克里先皇帝对基督徒的镇压彻底失败了。在许多省份,镇压往往无效,因为大量的居民和许多官员都是基督徒。公元317年,伽利略皇帝重新颁布了宽容赦令。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罗马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他对基督教十分友好,并在临死时受洗皈依为基督徒。他废除了所有神圣的称号,而将基督教的象征符号刻在自己军队的盾牌和旗帜上。
几年以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其他与之竞争的宗教不是迅速消失,就是被基督教迅速吸收了。公元390年,皇帝狄奥多西拆毁了亚历山大城的朱庇特神像。从公元5世纪起,在罗马帝国中就只剩下基督教的寺院与牧师了。
第25章 蛮族入侵和罗马帝国的分裂
公元3世纪,社会腐败、道德崩溃的罗马帝国又面临着野蛮民族的入侵。这一时期帝国的皇帝们都是好战的军事独裁者,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军事政策的需要而不断地移都。帝国的指挥部时而设在意大利北部的米兰,时而设在今塞尔维亚的塞密安或尼西,时而又设在小亚细亚的尼哥米底亚。位于意大利中部的罗马城,过于偏僻,已不再适合做帝国的利益中心,因而正在日渐衰落。帝国的大部分地区依旧平静如昔,人们出行并不需要携带武器。军队仍是唯一的权威。帝国的皇帝依赖其军队的势力,对其人民越来越专制;他们的政府也越来越像波斯和其他的东方君主政府。戴克里先皇帝就戴上了皇冠,穿上了东方的皇袍。
罗马帝国沿着莱茵河和多瑙河建立了自己的疆界,此时,敌人已经从各个地方逼近而来。法兰克和其他日耳曼部族纷纷侵入莱茵河流域。在匈牙利北部是汪达尔人,在达契亚(今罗马尼亚)地区是西哥特人,在俄罗斯南部是东哥特人,此外在伏尔加河流域是阿雷奈人。与此同时,蒙古人也正在向欧洲进军,匈奴人早就强迫阿雷奈人和东哥特人进贡,并将他们驱逐到西方。
在亚洲,罗马的疆域遭到了复兴的波斯王国的蚕食而逐渐缩小。在萨桑王朝的统治下,复兴的波斯王国非常强大,在此后的三个世纪中,它一直都是罗马在亚洲的一个劲敌。
在为重建庞大帝国的辛苦操劳中,君士坦丁去世了。很快,帝国的边境再一次被攻破,西哥特人几乎打到了君士坦丁堡。他们在亚得连亚堡大败瓦林斯皇帝,并仿效汪达尔人在庞若里亚的形式,在今保加利亚一带建立了定居点。名义上他们是皇帝的臣民,而实际上他们才是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