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四年,六月,旱。
&esp;&esp;——(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esp;&esp;烈日当空,暴晒中,暑热蒸笼般罩着一切。
&esp;&esp;偶而传来蝉鸣声,却渐渐弱了下去。
&esp;&esp;时辰似乎停滞。不论是日是夜,就算不动,呼吸都只感到灼热。
&esp;&esp;土地干得裂开,一块一块龟裂着;河已干涸,露出斑斑交错龟裂的河床。
&esp;&esp;缺水令人和兽、庄稼等活物均干渴生烟。
&esp;&esp;“快下雨。。。。。。”
&esp;&esp;“快下雨吧。。。。。。”
&esp;&esp;“快下雨吧。。。。。。”
&esp;&esp;众人纷纷跪地求着,祈祷着。。。。。。。
&esp;&esp;
&esp;&esp;夜。滴漏二更。未央宫。宣室殿。
&esp;&esp;铜鹤长宫灯的烛火亮着。
&esp;&esp;案几上一卷奏折摊开着,武帝刘彻已看了几次。站起踱步,他仍未作出决定。
&esp;&esp;位于河南中西部的孟津县自五月起就没下过雨,眼下已近八月将入秋依然如此。三个月的不雨导致该县大旱。朝廷虽然早有救济措施,但只是暂时缓解并未从根本解决问题。孟津县位置特殊,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南与洛阳毗邻,北临黄河——该地大旱令黄河流至此就断流干涸。黄河是华夏文明起源之河,汉族母亲河,其断流一向被视作国之凶兆;故而刘彻率官员往太一神庙请神问卜。占卜结果所示,需年轻巫女前往孟津祈雨方能解黄河断流之厄、解当地之旱。
&esp;&esp;然而朝廷前后派了两名巫女前去孟津求雨,皆无功而返。可怪的是那两名巫女返回长安后都中了邪,疯言疯语,忽然大哭又大笑;其后一个从楼上坠落,一个点起柴火,皆救之不及而身亡。
&esp;&esp;“究竟是何故?”刘彻得知后皱眉问道。
&esp;&esp;“此二女法力不够,请神不成反冲撞了神明,故而遭此报应。”巫祝回禀道。
&esp;&esp;因出了命案,巫女们视孟津为禁地,皆不愿前往;刘彻虽有再派巫女前去解困之心,也不能不慎重考虑。
&esp;&esp;“陛下,久旱必雨,孟津再过一段时日定能下雨,不必急于一时。”
&esp;&esp;有朝臣如此启奏道。
&esp;&esp;可从孟津传来的奏报,内容触目惊心——因久旱不雨,民众有逃荒的,热死的,渴死的,抢水被殴打至死的;庄稼全部枯萎,方圆百里竟寸草不生。前去孟津视察的钦天监官员——专职观测天象变化的灵台郎林定,回长安后向他直禀孟津县的反常:久旱持续至今仍无一点下雨之兆,恐怕还会持续下去,令人担忧。
&esp;&esp;旱情再持续,将出现民变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esp;&esp;不能再拖,还是要派巫女前去祈雨。
&esp;&esp;长安巫女不少,该派谁?
&esp;&esp;年轻,又要法力强大;关键还要不怕麻烦。
&esp;&esp;刘彻眼前慢慢浮出一个倩影,微微一笑,他终于作出定夺。
&esp;&esp;
&esp;&esp;“不如到我府上一谈?有事问你。”
&esp;&esp;奉旨从宣室殿退出后,陈羲邀端木圭道。
&esp;&esp;端木圭抬头望天,尚未到正午,点头应道:“好。府上甑里还有枣糕罢?很久没吃了。”
&esp;&esp;陈羲笑道:“饿了?早晨没进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