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说论语的诗句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从时间点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冉有上朝是讨论关于齐国的田常杀害国君的事情。孔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还专门找鲁定公和三桓,请求他们出兵讨伐田常。所以,这个时候是在孔子与冉有和好之后的事情,因此这段话放在这一篇的最后。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话也是孔子说的。所以,孔子还要解释为什么自己要了解政事。

事实上,孔子晚年尽管没有当官,还处处以居官身份自居。唉,心结啊。

【现实解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何况致仕的官员呢?

【附】冉有与孔子

在孔子所有学生中,冉有是做官最成功的人。所以,对于冉有的能力,孔子最为看好。遗憾的是,冉有不是为国君效力,而是为季孙家族,这导致了能力越强,离老师的期望越远,这也是师徒二人之间屡生矛盾的根本点。

冉有对孔子的帮助非常大,孔子能够回国以及得到季孙家的资助,都是冉有的功劳。作为官场上如鱼得水的人,冉有很大气也很体贴,可惜的是,孔老师是个爱面子的人,有的时候对冉有的体贴反而感到非常不舒服。

《礼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卫国人伯高是孔子的朋友,伯高死后,他的家人去向孔子报丧。

&ldo;我该去哪里哭他呢?&rdo;孔子有点犯难,他很讲究这类问题。&ldo;本家兄弟死了,我到宗庙去哭他;父亲的朋友死了,我到庙门外去哭他;老师死了,我在内寝里哭他;朋友死了,我在寝门外哭他;一般认识的人死了,我到野外去哭他。以我跟伯高的关系,在野外哭他就显得太疏远,在内寝哭他又显得太重。怎么办呢?我是通过子贡认识他的,我就到子贡家去哭他吧。&rdo;

整来整去,老头把事情整到了子贡家里。

哭完之后,孔子派子张到伯高家去吊唁,结果在路上遇上了冉有。

&ldo;老弟,别去了,我前两天恰好在卫国,于是准备了一束帛、四匹马,以老师的名义去吊唁过了。&rdo;冉有让子张回去,他已经主动帮老师吊唁过了,并且礼送得很重,很有面子。有这样的部下,多省心啊。

这件事情,孔子应该很高兴甚至很感动吧?应该会表扬冉有吧?

&ldo;嘿,冉有这件事情办得不地道啊,这样做不是让我失礼于伯高吗?&rdo;孔子不仅不高兴,反而责怪冉有猫捉耗子多管闲事。

说是这么说,老头心里恐怕也不至于不明白。

第五部分周游

从鲁国不辞而别之后,孔子满怀期望去了卫国,以为在卫国可以找到自己发挥才能的机会。遗憾的是,卫灵公对他很客气,但是对他以及他的学说没什么兴趣,而只对女人感兴趣。不过话说回来,卫国处于晋国和齐国两个大国之间,小心翼翼过日子,也无可厚非。得不到机会的孔子在失望之余南下陈国,却在途经宋国的时候几乎遇难,于是不得不再回到卫国。之后孔子还决定去一趟晋国,结果在黄河岸边退缩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硬着头皮回到了鲁国,因为当初是不辞而别,所以很担心受到处罚。尽管三桓并没有来找他的麻烦,孔子在鲁国过得很郁闷,实在没脸也没有胆量再去见国君和三桓。一年之后,孔子终于决定再去卫国,他以为老朋友蘧伯玉在卫国受到重用,自己可以沾点光。遗憾的是,第三次来到卫国的孔子依然看不到机会,卫灵公还是不欣赏他。百般无奈之下,孔子再次南下,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孔子到了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和楚国的叶,结果是处处碰壁,如同丧家之犬。

四年之后,孔子又一次回到了卫国。在卫国,孔子只能重操旧业,在蘧伯玉的帮助之下开校授徒,对于政治前途不再抱希望。这期间,定下心来的孔子修编了《诗经》。五年之后,在弟子冉有和子贡的努力下,说服鲁国当政的季康子邀请孔子回国,于是孔子终于体面地回到了鲁国,结束了长达14年的流浪生活。从孔子第一次离开鲁国去卫国,到最终回到鲁国,这段历史,被称为周游列国。

这期间,孔子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先对于礼乐的执著有所降低,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研究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反映了他比从前更为务实的生活态度。

在孔子最后一次回到卫国之后,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前途不再抱有幻想,于是降低了自己的政治标准,鼓励弟子们去出仕,即便是做他曾经最看不起的&ldo;家臣&rdo;。孔子从理想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回到鲁国的孔子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离开时的那个孔子了。

51(137)★★

子曰:&ldo;鲁、卫之政,兄弟也。&rdo;

【译文】孔子说:&ldo;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rdo;

【解析】这是孔子前往卫国的时候说的,意思有两个。第一是说国君,鲁国开国国君伯禽的父亲周公与卫国开国国君康叔是同母兄弟,因此两国在血缘上相当亲近;第二则是说政治,两国都是在周公的指导下建国,政治上比较接近,如兄弟一般。孔子这样说,实际上是给自己打气,想说明自己对卫国的情况其实也很清楚,能够把卫国治理好。但实际上孔子在这一点上是错的。

卫国是周商混血的国家,文化上比较重视商业,而鲁国重视农业。卫国地处强国之间,国际生存环境比鲁国糟糕得多,因此卫国人也更加灵活务实。因此,鲁卫两国的政治即便不是南辕北辙,也完全谈不上兄弟之政。正因为判断上的错误,孔子没有摸清卫国政治的脉络,到了卫国之后无法向卫国国君提出任何有针对性的建议,被卫国国君冷淡,失去了在卫国发展的机会。

理想主义者孔子犯类似的错误比较多,常常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看待问题,因此处处碰壁。孔子以一个鲁国人注重亲情强调裙带的思维方法去理解世界,注定了无法得到认同。

【现实解说】想当然是很危险的,基于想当然所作出的决定则更加危险。按照孔子的方法,如今的英国和美国就是&ldo;兄弟之政&rdo;,实际上都是南辕北辙。现代商业社会,市场调查是必做的功课,基于历史想象所做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52(95)

子畏于匡,曰:&ldo;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rdo;

【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ldo;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在我这里了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后人就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rdo;

【解析】孔子临危不惧,尽管身处危境,依然泰然自若。孔子本是不讲天命的人,此时讲天命,也是给自己壮胆,给弟子们打气。

孔子在卫国看不到前途,于是决定前往陈国。途中路过宋国匡地(今河南省长垣县),这里原本是宋国的土地,后来被郑国侵占。八年前鲁国的阳虎曾经在晋国的命令之下攻打郑国,拿下了这里。可是鲁国和郑国之间隔着宋国,于是鲁国把匡地送给了宋国。所以,这里现在属于宋国。当初,阳虎率领鲁军占领这里的时候,对当地百姓十分残暴,因此匡地人都对阳虎恨之入骨。可巧的是,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因此被匡地人认为就是阳虎,将孔子师徒包围了五天。好在最后匡人知道这时候阳虎还在晋国呢,围错了人,这才放了孔子师徒。不过,经此一难,孔子不敢再往前走,匆匆忙忙回到了卫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