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说论语的诗句 > 第49章(第1页)

第49章(第1页)

【解析】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ldo;人之将死,其言也善。&rdo;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

曾子与老师孔子的境界确实有不小的差距,这样的临终忠告也都是面子上的东西。

不得不承认的是,鲁国权贵们对知识分子倒是很尊重。

【现实解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很多人不是到将死的时候,是不说真话的。

【附】曾参与《论语》

《论语》是谁修的?基本上的公论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论语》对曾参无一处不称&ldo;子&rdo;,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除开和孔子问答之词以外,单独记载曾参言行的,总共十三章。

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参最年轻,而且有一章还记载着曾参将死之前对孟敬子的一段话。这一段记载为曾子弟子所记,毫无可疑。曾参这一辈的学生中,只有曾参的晚年有所介绍,其他人都没有,证明修编者是曾参身边的人。

除开这两条,其实还有更有趣的证据。

《论语》整个记载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在某些篇里还是颇有学问。其中,第一篇就暗藏玄机。

我们不妨来研究第一篇的人物出场顺序,从中看到一些玄妙之处。

第一个出场的人物自然是孔老夫子,这一点合情合理;第二个出场的就有些掉眼镜了,竟然是有若,而且有若在整篇《论语》中都被称为有子,受尊重程度仅次于孔子,甚至高于第三个出场的曾参,奇怪吗?第四个出场的是子夏,第五个出场的是子贡。出场顺序说明了什么?

更有甚者,第一篇里的出场人物除了孔子,竟然只有这四个人,而老资格学员一个也没有,孔子最信任的子路、最喜欢的颜回竟然也没有。这说明,在编修者眼中,这四个人的地位非常特殊。

怎么回事?这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孔子去世之后,孔子私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最终形成这样的结构:校长有若,教导主任曾参。有若作为校长,社会地位很高,所以鲁哀公才会向他请教。曾参主要负责教学,学生们听他的。学校的主赞助商是子贡,子贡有的是钱,向学校提供赞助和助学金奖学金之类,同时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那么,子夏与孔子学校有什么关系呢?

子夏去了魏国的西河办学,成为魏文侯的老师。当时魏国为天下第一强国,子夏的国际地位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子夏需要彰显自己的孔门正统,而恰好曾参也需要一个强大势力作虎皮,因此师兄弟很容易就把两所学校结成了兄弟学校,之间的往来频繁,互为声援。而曾参的弟子们也很为拥有这样一个师伯而感到骄傲,言必及子夏师伯。

不知道是谁建议了修《论语》,于是《论语》编写小组成立,组长有若,总编辑曾参,总顾问子夏,总赞助子贡,这就是组织架构了。资料搜集工作也主要由他们来做,当然也会找在世的师兄弟们提供。

到曾参去世,终于《论语》修编完成。出场顺序自然要有所讲究,有若老师是前校长兼组长,排在最前面;曾参老师是总编辑,排在第二位;子夏师伯是总顾问,排在第三位;子贡师伯是总赞助,排在第四位。

当然,作为曾参的学生,除了把老师排在第二位出场之外,第一篇里讲孝的东西还特别多。

可以这样说,《论语》是由曾参主导的,于这本著作来说,居功至伟。有人也许会说《论语》可能完完全全就是曾参的弟子在曾参去世之后编写的,与曾参无关。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论语》就是主要讲曾参而不是讲孔子了。所以,孔子及他的学生们的事迹,一定是曾参在世的时候整理的,他的弟子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条件。

第十一部分游张

言偃,字子游,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的第三批学生。鲁国人,也有说是吴国人。子游应当是武城人,此处在鲁吴边境,有时属鲁有时属吴。子游与子夏齐名,是孔子第三批学生中学业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为人非常聪明,机警善变,深得孔子喜爱。但是,与子夏互相瞧不起。后曾开设私校讲授儒学,称为子游之儒,可惜成就不大,日久湮没。

颛孙师,字子张,小孔子四十九岁,是孔子的第三批学生。陈国人,是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收的学生。子张学习努力,但是有些古板,爱钻牛角尖,性格有些乖僻,较难相处。孔子曾经非常欣赏子张,但到晚年,对子张较为失望。子张也曾开设私校讲授儒学,被称为子张之儒,成就不大,日久湮没。

111(426)★★★

子游曰:&ldo;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rdo;

【译文】子游说:&ldo;侍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rdo;

【解析】数,列举的意思,如数家珍的数。此处就是说太啰唆的意思,话太多,所以言多必失。孔子说&ldo;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rdo;,就是这个意思。

子游这个人,聪明而且灵活,口才也好,在孔子第三代弟子中情商最高,最懂得如何处世。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他的处事原则。从这两句话,也能看出子游这个人也是相当的清高自傲,怪不得与子夏合不来。

尽管话是子游说的,思想还是孔子的。78(1223)子贡问友。子曰:&ldo;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rdo;这段话,是同样的意思。

历史上,许多人就是没有听从子游的建议而遭殃的。譬如岳飞,整天说&ldo;直捣黄龙,迎二圣还朝&rdo;,也不管人家宋高宗愿不愿意,说得多了,宋高宗不高兴了,派秦桧把他给杀了,冤不冤?

【现实解说】无论对谁,点到为止,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点了没点到,也要止,没有灵犀,再点也没用。

112(17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ldo;割鸡焉用牛刀?&rdo;子游对曰:&ldo;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lso;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rso;&rdo;子曰:&ldo;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rdo;

【译文】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ldo;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rdo;子游回答说:&ldo;以前我听先生说过,&lso;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rso;&rdo;孔子说:&ldo;同学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rdo;

【解析】杀鸡焉用宰牛刀,这个成语来自这里。孔子的意思,礼乐这么高尚的东西,在这里给草根们表演是不是太浪费了?

子游的口才确实好,孔子说了错话,结果被子游&ldo;以子之矛击子之盾&rdo;,孔子只得说自己是开玩笑,找个台阶下。

能够让老师当场下不了台阶,并且不得不给自己找台阶的,也就是子游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