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李鸿章传梁启超在线阅读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所以,弥补湘军力量的不足,上海绅士的乞师,促成了淮军的编练

1861年11月8日,由上海道吴煦筹银20

万两,雇佣外国轮船,派遣主事钱鼎铭和知县厉学潮等人以苏浙乡绅名义到安庆向曾国藩求援但曾国藩顾虑上海同安徽&ot;地处遥远,一旦有紧急事发生,不能相通&ot;,而手下又无多余兵力,于是并未应允援助上海钱鼎铭探知李鸿章是曾国藩亲信幕僚,深得宠信,于是便亲自登门拜访,请求他帮助劝说曾国藩

李鸿章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多方劝说曾国藩立即派兵助守上海同时清政府接受大学士、常熟人翁心存的上疏,颁发谕旨命曾国藩速遣大将东下江南,以慰&ot;乡民&ot;之望至此上有朝廷谕旨,下有江、浙、沪官绅的坚请,再加上曾国藩认真考虑了当时局势,以为湘军正从西线顺江东下,威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分兵援沪,&ot;由下捣上&ot;,就可以造成东西两线互相配合形成分进合击之势,逼迫太平军陷于两面作战的困境曾国藩终于痛下决心拨兵援沪主意打定之后,曾国藩对领兵援沪的人选问题,作了周密安排起初,决定派其弟曾国荃前往,进而,他又改派曾国荃为主帅,辅之以李鸿章、黄翼升但是此时曾国荃心志不在于援沪,而在南京于是他12月31日写信给曾

国藩拒绝援沪,这样,曾国藩不得不派李鸿章、黄翼升先行救援上海这种变化,为李鸿章创立淮军,掌握兵权、控制饷源重地上海、登上江苏巡抚宝座开辟了道路因为此时李鸿章手中无可以直接控制和指挥的一兵一卒,而曾国藩的湘军因全力防&ot;剿&ot;各地太平军,没有充分的兵力可供调拨于是,曾国藩于1861年12月让李鸿章先行回安徽招募淮勇,用以

组建援沪之师李鸿章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军事条件下着手组建继湘军之后晚清另一支地主军阀武装‐‐淮军这也标志着李鸿章政治生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李鸿章奉招募淮勇之命后,回到安徽老家,考虑

到&ot;徒党星散&ot;,&ot;立时募练&ot;困难重重,而庐州一带旧有团练较为强悍,自己对当地人情也较为熟悉,所以决定罗致并改编庐州一带旧有团练,组建淮军

他没有返归故里,而是坐镇安庆,通过派人或通信积极与淮南各地团练头目进行联络:一是通过其父文安旧部张树声联络合肥西乡民团头目刘铭传及周盛波、周盛传兄弟;二是通过其门生潘鼎新联络庐江官团头目吴长庆等;三是派人联络其在合肥办团练时的旧部张桂芬、张志邦、李胜、吴毓芬等;四是令其弟李鹤章、李昭庆回乡利用乡族关系募集亲兵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正式组成一支5000多人的军队,当时

叫淮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淮军

这支淮军由&ot;鼎&ot;字营(营长潘鼎新)、&ot;铭&ot;字

营(营长刘铭传)、&ot;树&ot;字营(营长为张树声)、&ot;庆&ot;字营(营长为吴长庆)、&ot;春&ot;字营(营长为张遇春)五个营组成1862年2月下旬,李鸿章所招募的淮

勇陆续抵达安庆北门城外驻扎,曾国藩亲临祝贺李鸿章深知淮勇实力单薄,难膺重任,于是恳请曾国藩调拨数营湘勇,以加强战斗力根据李鸿章的请求和淮勇实际情况,曾国藩决定从湘军中陆续调拨8个营归李鸿章统一节制这其中有曾国藩的亲兵两营,由韩正国统带,充作李鸿章的亲兵;有曾国荃的&ot;开&ot;字两营,由程学启统带;有滕嗣林、滕嗣武统带的&ot;林&ot;字两营;有由陈飞熊统带的&ot;熊&ot;字营和由马先槐统带的&ot;垣&ot;字营所有这些,就是淮军初创时期的基干队伍,加上原募5个营,共计13个营,6

500人1862年3月4日李鸿章陪同曾国藩检

阅铭、鼎、树、庆和程学启、滕嗣林等营,标志着淮军正式建成

李鸿章组建淮军,虽得到曾国藩支持而较为顺利,但也遇到了困难:一是军心不稳;二是缺乏统帅;三是粮饷不继但总的来说,淮军的建立不仅扩大了湘军力量,而且也使李鸿章拥有了兵权,为其今后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基础

淮军仓促成军,同湘军相比较,有不同的特点

湘军初创之时,兵将均出自湖南,其组建原则是&ot;选士人,领山农&ot;其将领主要是一些名利熏心而政治地位不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ot;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ot;的传统人生信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ot;忠君&ot;思想极为浓厚而曾国藩就是依靠程朱理学,以忠君报国的&ot;真诚&ot;、&ot;血性&ot;为精神支柱来统率湘军的但淮军则不同,李鸿章虽身为翰林,但却鄙薄那些以科名相标榜的人,他重视的不是门第身世,而是才能韬略,所以淮军的将领只知道为李鸿章卖命出力,只知道&ot;感恩图报&ot;讲江湖义气在淮军主要将领中,只有潘鼎新一人是举人出身,其余的如程学启是太平军降将,品德低下;刘铭传是贩卖私盐的头子,唯利是图观念相当浓厚,却不知多少忠君报国的大道理至于兵勇来说,湘军士兵一般是山村朴实无华的农人,他们易于接受传统思想的灌输而淮军主要兵源来自于团勇和太平军降众,可谓&ot;兼收并蓄&ot;,杂凑而成因此,淮军虽也有浓厚的地方乡土色彩,但较湘军为淡,且其将领不学者多,无共同的最高理想,惟以功名利禄是图,因而军纪与精神远逊于湘军但是,湘淮&ot;本系一家,淮出于湘,尤有水原木本之谊&ot;,因而湘军和淮军有基本一致性如营制饷章、编制训练以及武器装备上,淮军与湘军是一脉相承的总之,淮军既是对湘军的继承和发展,又不是简单重复;淮军既与湘军有相同之处,又具有本身特点这与淮军所处客观历史条件和环境有关,也是由它的统帅李鸿章的建军、治军思想决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