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九年
朱棣看着光幕上篡位二字,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和愤怒。
他的手紧紧握住龙椅的扶手,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心中涌起对建文帝旧臣和历史评价的不满和敌意。
群臣紧张不安的齐齐低头看着脚尖,眼观鼻鼻观心。
篡位二字无疑深深刺痛了朱棣的内心,他们在公开场合不敢多说,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朱棣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群臣,他的声音深沉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众卿家,朕自靖难之役,历经千辛万苦,终登大宝,此乃天命所归,非篡位也。
建文帝在位期间,奸邪当道,国事日非,朕起兵乃是为了清君侧,恢复大明的秩序与繁荣。”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朕即位后,对内整饬吏治,对外开疆拓土,大明的疆域空前辽阔,国力蒸蒸日上,这难道不是明证朕之正统吗?”
群臣们感受到了朱棣话语中的威严和决心,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无人敢有异议。
朱棣的目光如刀,扫过每一位大臣的脸庞,最终停留在了李庆的身上。
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李大人,你可曾听闻那些关于朕篡位的不实之词?”
李庆感受到了朱棣目光中的锐利,他心中一凛,但仍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回答道。
“陛下,臣等自然是深信陛下的圣明和天命所归。
那些诽谤之词,不过是宵小之徒的嫉妒和不满,不足为道。”
朱高炽:“父皇英明神武,此等诽谤不足为道,儿臣愿誓死扞卫陛下的尊严。”
群臣们纷纷附和,声音中充满了对朱棣的忠诚和对篡位之词的不屑:“陛下圣明,臣等誓死效忠陛下,扞卫正统。”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在这大殿之中,已经没有人敢于质疑他的权威。
他缓缓坐下,龙椅在他的重量下发出一声低沉的回响,继续说道:
“至于方孝孺之事,乃是建文帝旧臣的偏激之言,历史自有公论。
朕为天子,所作所为,皆以国家与百姓之长远利益为重,不容有任何质疑。
朕今日在此,不仅是为了维护朕之尊严,更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朱棣的目光再次扫过群臣,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朕希望众卿家铭记今日之言,忠诚辅佐,共创盛世。若有异心,休怪朕无情。”
群臣们齐声应诺,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朱高炽的眉头紧锁,他深知方孝孺的忠魂和气节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望,这对父皇的统治稳定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他显得有些忧虑,担心父亲的权威会因此受到影响。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父皇即位,是为稳固社稷,延续大明的血脉。
方孝孺所言所行,虽出于忠诚,但也显示他对新朝的不认同,父皇如何处置都不为过。
但民间对此人的忠诚多有称赞,或许吾等应考虑民间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