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看出了王稽心中的挣扎,一颗心也沉到脚底,一股悲哀之情涌上心头。虽然明知道不可能,但他内心多少还是希望王稽能够慷慨陈词,说明自己是清白的。然而……
廷尉也长时间没有说话,维持着大帐内的沉寂,这种沉寂就像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压在王稽的心头,让他几乎要崩溃。
终于,王稽开口了,道:“尉公容告。臣久在宫中,受王深恩,自思百死无以报也。今诸侯军数十万集于上党,上党秦军才万余,众寡不敌,人所共见。诸侯军但克上党,必入河东。河东为山河所阻,分而为二。南阳久在三晋,以商为生,民皆轻土,而不能战;汾上,故韩地,入秦未久,秦法未及,但纳供奉而已,设有变,彼必离心。惟安邑,粗行秦法,民心尚稳,可为河东根本。臣思欲保河东,必以安邑为先。然安邑地薄而人少,不耐久战;战端一开,臣之生死固不足惜,其奈河东何!臣遂与诸侯议,分汾上、南阳与诸侯,而保安邑。若能不战而保安邑,则河东根本尚存,盐池犹在,一旦气力养足,王命一上将,足以克服全郡。若议不成,臣有死而已,不敢有辞!”王稽一口气说完这些话,似乎放下了负担,脸色平和下来。
廷尉道:“汝与诸侯议,何所通也?”
王稽道:“初时欲借汾上之力。然彼人心不稳,皆不向秦,臣恐为其所算,乃阴结濩泽。濩泽小邑,久服于韩。臣以秦令封之,令为所用。籍濩泽,遂通少上,得合阳之力,与上党交通。乃得三晋之议。”
廷尉道:“秦于上党有守,奈何不经上党?”
王稽道:“深恐动上党之心,而无对敌之志。上党虽只万余众,然依山阻险,犹可一战。是以直通上党。”
廷尉道:“其议何如?”
王稽道:“彼愿留安邑不攻,然……”
廷尉道:“然则何也?”
王稽似下了决心,道:“然则河东不得相助上党!”
廷尉道:“止,勿复言也!”叫来一人,将王稽引回其帐。
王稽走后,廷尉独坐帐中,沉思良久,不觉火把渐熄,帐中一片黑暗。
次日,廷尉派人去端氏召回麃公和无伤。自己则亲往蒙骜的帐中去见蒙骜。看守蒙骜的剑士进去通报,蒙骜迎至帐口。两人入帐后,蒙骜请廷尉上坐,自己坐在下。见只有廷尉一人来访,有些意外,道:“奈何尉公一人见造,不见他者?”
廷尉道:“事关机要,但得尔与吾耳!”
蒙骜道:“臣无有不可对人者,尉公其察之!”
廷尉道:“王命汝兼领上党、河东两郡,愿闻汝之志!”
蒙骜吃惊道:“臣自入安邑,即入营中,未及他往。尉公何此问也?”
廷尉道:“汝告河东守与诸侯通,王是以命臣亲查之。王信汝,故以河东相托。惟有王稽案由,乃使汝入剑士营,以明其情。然王稽事小,河东事大。守宁因其小,而失其大者矣!”
蒙骜道:“臣在上党,每思为河东屏障。长平既失,惟愿据少水以阻敌。然臣兵少,惟可援,而不可恃也。”
廷尉道:“王命汝兼领二郡,是知上党众寡不敌,而以河东为助。上党为河东屏障,战上党,所以保河东也。又以河东为本,上党为末。今汝兼领二郡,当依其本末,细加谋划,一以筹之。未可但限上党一隅,不及其他。”
蒙骜道:“臣死罪,因小失大,辜负王命!非廷尉之言,吾几自误!”
廷尉道:“臣于河东事已了,不日归咸阳。稽即随吾同归咸阳,河东之事,一付于汝,汝其劳之!”
蒙骜再拜道:“臣粉身碎骨,誓保河东!”
廷尉道:“少时汝与三公乘即往吾帐,了其余事。”言讫起身,蒙骜直送至帐口乃归。
廷尉回到自己的帐中,召来八名史、掾,命其将近日所得,按奏谳的格式,写成公文。又将所得的物证、人证一一清点。忙碌之间,夕阳西沉。前往端氏的麃公和无伤只带了几名骑兵,匆匆赶回,入帐相见。三人密议一时,乃召蒙骜及三公乘相见。
四人到后,廷尉让他们在各自的供状上画押。四人初一阅觅,并无异议,即行画押。麃公点起一百剑士,与廷尉、无伤一起,护卫四人同往安邑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