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都是知道这场史无前例“大座谈”的,不只是因为参与的人数多达数千人,更是因为致远科技的超高效率和铁打一般的精神。
足足23天的座谈会,每天十个小时的高强度讨论,在短短23天的时间里,完成了3万个问题的回答。
这在整个社会史上也算是一个绝对惊人的成就了,而且这场座谈会的讨论主题还是如何去建设一座高科技的未来城市?
座谈会已经结束了。
何致远委托李文秋,还有徐科,刘志以及一众人来帮忙整理最终要面向公众发布的致远新区建设白皮书。
整本书在整理完成过后,其内容将不会少于70万字,这对于智囊团来说,也是一个相当不小的压力。
何致远还有另外两件事,要去找高层商量两件事,一是往致远科技研究院里面输入高等级技术研究人员。
二是致远新区在教育建设这方面的问题。
往致远科技研究院里面输入高等级技术研究人员,这点不难理解,虽然初级研究院对人员的加持有限,仅有5%。
但却没有固定人员的能力,技术人员的能力越高,这5%能够加持的效果就会越大。
致远科技之前的技术人员都是系统直接弄来的,致远科技本身并没有关于技术人才这方面的条件。
但没奶的时候就哭娘就行了。
直接找高层要。
而教育建设本来是没有这个话题,但是在这一次的座谈会上,何致远却从相当一部分学者的城市建设提案中听到了一个词。
大学!
按理来说,教育不应该是致远科技需要做的事,但是在后面的讨论之中,众多的学者已经完全进入到了要打造一座未来新城的状态之中。
所以他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忽略了致远新区在高层定位上只是一个工具之城的定位。
转而认为,致远科技既然是新区,那就理所应当,在城市的各方面建设中都要透露出崭新的效果。
尤其是教育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很特殊,受邀而来的教育学者在这次论坛会上简直杀疯了,针对现如今的体系问题,提出了相当众多的意见。
尤其是他们回过神来明白致远新区只是工具之城定位的时候。
他们反而更认为致远新区这座城市简直就是作为实验的最佳支点。
因为哪怕是从未来之城的规划开始,各方面意见都是完全没有考虑到是否要在未来之城里面建设大学的。
论大学资源,京三角虽然好一点,但是你架不住周边的人口规模多啊?
所以何致远一开始没有想法,但是这么一提,他就觉得好像这也挺有趣的,建设一座大学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场实验,而是让这个学校直接和致远科技对接。
成为致远科技培养人员的后花园。
对于致远科技来说,似乎这也并不是不可以。
所以何致远直接找到了高层,说明这两个问题。
高层听到第一个要求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们也同样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把自己的技术人员输入到致远科技研究院,当然是一件好事。
不过关于教育建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