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崇禎上吊
第四十三章:崇禎上吊
李自成起兵直接进攻北平,一路势若破竹。刘宗敏率领轻骑至北京城下。三月十七日夜,指挥北路的农民军攻占外城。
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
“闯有几十万大军,希望陛下能割西北一带而封王并且出百万银两犒赏三军。闯若受封,愿为朝廷担忧而剿灭群寇,协助劲旅剿灭辽藩,但不奉诏觐见!”
崇祯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
崇祯提拔了一批忠臣良将,组建了一套极具效率的政治军事框架。在最后关头分秒必争的紧急时刻,命令吴三桂进京勤王仍然要他弃地不要弃民。遗书中写着“勿伤朕百姓一人”。
崇祯即位时,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阉党文官把持朝政,君权受到极大的限制。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又被清朝鞑子使用反间计加以杀害。
他虽非亡国之君,却面临亡国之运,自己又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和个性,更何况明朝廷已如将倾大厦,积习深重难返,已无法再扶立起来。
京城接连出现的异常天象,国库空空无法付出大量的军费。加上华夏接连爆发两次地震,山西各地又遇到蝗灾之年。
为了抵抗势如破竹的大顺军团,崇祯向大臣化缘,请求他们捐出家财银两作军费开支。结果,那些凭着大明朝才富得流油的官员们,个个喊穷叫苦,即使亲如田弘遇这样的外戚,都只不过在皇帝的再三请求下,勉强拿出了一万两银子。
崇祯明知李自成等反复无常,哪里肯出卖明朝的基业。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宁可玉碎不求瓦全!崇祯和周皇后勉强支撑着,将三个儿子叫到面前,为他们换上粗布旧衣,让太监将他们送出皇宫逃生。
哭成一团的父母不会知道,等待十五岁太子、十二岁永王、十一岁定王的是怎样的将来。看着剩下的一群女人,崇祯向后妃传下了他最后一道旨意,让她们全数自裁。
当天夜里,天启帝张皇后自缢;崇祯周皇后自缢。其余妃嫔也多数自尽,有几个不肯自尽的也被近侍杀死。得到家人自尽消息的崇祯皇帝,茫茫然地在乱成一团的紫禁城里游走,来到了女儿长平公主居住的寿宁宫。
长平公主只有十六岁,她希望象弟弟们那样逃出皇宫的可能,她不愿就这样死去,拉着父亲的衣服,涕泪交流的哀求他放自己一条生路。
崇祯摇摇头,哭道:“孩子,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
话音刚落,他的剑就向毫无准备的长平公主劈面挥去。长平公主下意识地一避,利剑落下,切断了她的左臂。一声惨叫之后,她倒在血泊中,没有了知觉。失魂落魄的崇祯认为女儿已经死了,没有再劈第二剑。
他转身又来到了三女儿居住的昭仁殿,看到十岁的女儿蒙头在睡,哀叹着说道:“孩子,也许你这样死去不会感到痛苦!”
崇祯一剑下去,隔着被子杀死了第二个女儿。这时候,在桌子下一双眼睛流露出无比的恐惧,一个女孩咬着牙控制着颤抖的身子,害怕被疯狂的皇帝发现。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崇祯回到上书房,挥笔写下最后的遗书,拿着一根丝带走到寿皇宫外煤山的一棵树下。
煤山,即北平市城内景山公园中的景山,相传明永乐年间修建宫殿时曾在此堆煤。山东麓一株老槐树已枯死。假山后一个小女孩远远地望着,她几乎要喊出声来!
她是明朝的二公主,别看只有十岁,确实机灵过人。父皇下旨女子全数自裁,她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快结束了。但她不甘心,用酒灌醉了一个小宫女,把她的衣服兑换然后蒙住头盖住了被子。
她想逃出去,却不知不觉跑到这里。看到父皇上吊,她的眼泪噗嗒噗嗒直往下流。身穿宫女服的公主,暗暗下定决心:“谁能把闯贼的兵马灭掉,终生为奴报答此恩!”
她是昭仁公主,从此改名朱亚兰。跑到宫门口,发觉无有人把守,她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北平那里有安全之地?她迷茫了,坐下来解着脚上的缠胶布,穿好鞋朝景山果园里逃去!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进入皇城,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知道后下令予以“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
大顺军进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朱亚兰出城,没有被把守城门的士兵刁难和盘问。她逃出来后疑惑了:“我该逃到哪里去?”
黄河北岸没有一处是稳妥的地方,朱亚兰在路上听着人议论,决定选择到襄阳去!十岁的小姑娘,用沉重的脚步要走完一千公里,这种勇气谁能想得到?
没有吃的,她沿路乞讨。渴了喝路边的污水,瞌睡了钻到麦草垛里把全身盖严。也许是上天怜她,在定兴县意外的捡到一匹战马。小姑娘爬上马背,开始了她的逃亡行程。
告读者:这是一本热血、争霸、yy的书,每天最少一章,收·藏十个加更一章,打·赏一百以上加更一章。送花十朵加更一章。各位大大请支持,让你看个爽!我爱123拜!
ps:收·藏起来,这对你看着也方便。作者需要鼓励、需要动力,花儿、收·藏、打·赏多了,作者会更卖力的写作和加更!
给我加油吧,我希望爆发,希望在大家的鼓励下每天多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