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守在厂里的高晓华和朱琳他们看着人家提过来的数量,都惊呆了。
这一下子来这么多。
而且这一看就是苏青玉他们出去拉回来的。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拉的单子,一次性搞这么多。
对于苏家屯加米厂的同志来说,加米厂不嫌弃单子多,累不要紧,有效益就行。
于是几个知青同志热情的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户,有模有样的带他参观苏家屯的加米厂。
说实在的,在人家这眼里,这厂又小又破,要不是能加米,离得近,还真不想来这边。去公社那边还是熟悉点。
可是知青同志都热情啊,给倒水,给吃瓜子,态度实在太好了。不像在公社那边,搞的自己像个孙子一样的。
高晓华她们还介绍道,“只要派个孩子或者老人来看着就行了,回头上车下车都有人扛。上机器也有人扛,你们就派个人来看着数量就行了。”
其他女知青默默的摸了摸自己的胳膊。心道男同志能干的女同志也能干,不就是力气吗,都有。
这边队里派来的代表一听这话,心里就更满意了。
这可真是太省事儿了,每次加米就是怕耽误工作,因为要自己扛着去公社,要上机器,要扛回来,这都是需要家里的主要壮劳力来办的事儿,但是因为路途以及排队的原因,每次都要耽误一天工作,人还累得慌。
所以加米对于每年每户来说,也算是个大事儿。
现在苏家屯搞的这么贴心,那可真是帮了大忙了,只要安排个家里不用干活的老人孩子来就行了,有车接送,一点儿也不费力气。
于是立马就定了时间,“我们明早就来,可得给咱排上啊。”
“没问题没问题,只要你们提前准备好粮食就行啦。”
于是双方宾主尽欢,送走了人,几个女知青高兴的互相鼓掌,“太好啦,咱又有生意了。”
徐丽道,“就是有点憋屈,感觉咱上赶着似的。”以前人家逛商场,那些卖东西的可牛气了。
高晓华道,“厂长说啦,咱现在拼的就是个服务,人家是咱衣食父母,可不得上赶着?有工资拿就行!”
其他女知青也道,“就是,只要不下地干活,咱乐意上赶着。”
朱琳得意道,“小徐啊,你这态度要改改啦,要不然就得一直守厂子了。”
“去你的!谁是小徐?”徐丽瞪了她一眼。
朱琳吓了一跳,然后扁嘴,“凶谁啊,看你敢凶咱厂长不。就知道欺软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