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罗依呆呆地望着他,滴下泪来,似乎无法接受这样粗鄙的言语。
北晋原是草原游牧民族,民风彪悍,但自建朝以来,一贯热衷效仿前朝文化礼仪,在注重边防军队的同时,文治也颇有建树,有教养的门阀子弟是绝对不可能对一个刚刚见面的年轻姑娘说出这种令人乍舌的狠话。
谢罗依明白了,自己出师不利,这个临川王很讨厌自己。可她不明白的是,自己到底哪里招他讨厌了?难道他品位殊异?看惯了弱质美女,喜欢健壮彪悍的?
保命要紧
谢罗依不信。
她不信是有原因的,皇帝曾透露过临川王澹台成德自小审美专一,喜欢过的女子都是温柔贤淑款,最具代表的就是他年少时的玩伴清越郡主,那位可是出了名的温柔贤淑,举手投足间的娴静优雅,应对时的大方得体可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一个人的审美怎会变化这么大?
谢罗依觉得要是不喜欢清越郡主又怎会与她青梅竹马、情谊甚笃?这在人性上可说不通。皇帝却觉得,临川王爱去花街柳巷其实是为了借机会做一些不可告人的事,而逛窑子只是一个障眼法。
她不觉得皇帝会看走眼,而且事实证明皇帝的怀疑不是空穴来风,派出去的人全都跟丢了,等到那些人无头苍蝇般地再转回去时,临川王正躺在某家妓院姑娘的床上逍遥快活呢。
皇帝傻眼了,成立了已有百年之久的暗哨机构虞信卫的校尉们都是饭桶吗?连一个王爷的行踪都搞不清楚?皇帝脸很臭,暗哨们很慌,私下纷纷琢磨,这个临川王不简单。
即便知道他不简单但也没办法,临川王看似放荡但行事谨慎,没落把柄谁也动不了他。
万般无奈下,皇帝想出了美人计,谢罗依作为京都第一美人就入了皇帝的眼,成了首选,况且她的父亲还是当朝的户部尚书谢运。
谢运有从龙之功,谢罗依是他的长女,是谢运与原配白月族首领的女儿所出,后来白月族叛乱遭先帝平定屠杀,好好的谢家当家主母从藩镇小姐变成了众人眼中的乱臣贼子。
为了保全谢家和官爵,谢运无奈休妻,谢罗依的生母,那个可怜的白月女子在走投无路之下惨死在街头,当时谢罗依刚满四岁。
之后,谢运再娶,如今的续弦是武威将军冯吉的二女冯氏。有了冯吉的帮助,谢运是时来运转,不仅平步青云,更押对了宝,全力辅佐当时的淮江王澹台上寻登上帝位,从此谢家风光无限。
与谢家春风得意不同的是,门第的抬升导致失去母亲的谢罗依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冯氏进门后为谢运连生二子二女,在府中地位如日中天,牢不可破。
到底不是亲生的,再加上谢罗依的生母是朝廷罪人,要不是谢运识时务,谢罗依的地位说不定还不如贱奴呢。出生优渥的冯氏当然对谢罗依怎么都看不顺眼,时常挑刺儿,轻则辱骂重则鞭打,不过鞭打只有一次,是在谢罗依七岁时,自那一次之后,冯氏再也不敢随意打骂她了。
明面上是谢运责骂了冯氏,但有种传言悄悄在蔓延,说这谢罗依继承了其母白月女的祖传本领,会养蛊虫会下蛊术,那冯氏吃了亏后就再不敢欺负她。由于朝廷严禁蛊术,这则说法就渐渐地压制了下来,短短几年间,几乎所有人都渐渐淡忘了。
还有种更隐秘的传言称当时还是淮江王的澹台上寻十分喜爱这个幼年就失去母亲的小姑娘。在外人眼里看来,这就是个将来要做王妃的人啊。对于这个将来可能要做王妃的人,冯氏自然不敢再放肆。这则说法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谈资,毕竟自古以来大家都是喜欢聊些风月艳闻的嘛。
种种传言让越长越美的京都第一美人无形中被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加上她甚少出门,每次出门又都是帷帽一戴,真正能见过的少之又少。
至于这艳名如何流传在坊间,完全是因为风流王爷临川王的画作《桃花仕女游冶图》,仕女手提素色折伞,头戴帷帽,在一片桃花雨中轻舞。微风轻扬,撩开了一抹凝脂一点红唇,顿时惊艳天地。
这种朦朦胧胧,半遮半掩的美最是动人心魄。
身为哥哥的澹台上寻几次试探后,深信自己的弟弟澹台成德对当时身处桃花林的谢罗依一见倾心,念念不忘,由此想到了由她待在他身边监视他的主意。
谢罗依在集市上见过那幅《桃花仕女游冶图》,画得还不错,画风很符合普罗大众猎艳的口味,但画工就稀疏平常,初初还以为是仿制品的缘故,后来在皇帝那儿也见着一幅,才觉得就是作画人水平有限。
当时还是淮江王的澹台上寻当着她的面假意赞赏了弟弟临川王澹台成德的画作,甚至打趣她,说要将来定是要做临川王妃的。
这种附庸风雅的事在临川王澹台成德身上还有很多,谢罗依无法相信他这么一个娱乐生活搞得有声有色又经验丰富的纨绔王爷会是个睁眼瞎,完全认不出她也就算了,甚至都看不出她素衣狼狈下一张惊为天人的绝世容颜。
谢罗依的双眼又红了一圈,泪珠挂在睫毛上似落非落,她矮着身子,慢慢地站起来,看样子是被他吓着了,好像正要如他说的那样滚下去了。
澹台成德冷眼看着她,也像是要等着看她怎么滚。
“止境,停车。”他敲了敲车门,停了车好让她滚得顺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