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辰的概念中,并没有什么商人的地位问题。
饮食方面的问题,全凭经济实力决定。
毕竟糜家到底还是有钱,估摸着早饭应该也要比自己的好一点才是。
他来找糜竺的目的,是要说服糜竺,给海船的打造和研发拨款。
只不过这会儿既然刘备手下归属他管辖的户部尚书有困惑,自然还是要给他解惑的。
落座之后,在陈辰的示意之下,两人边吃边谈。
糜竺将自己对于商贾的看法大致讲了一下。
“糜家本就是商贾世家,所以下官的眼界可能会有所局限,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国公提点。”糜竺的姿态摆的很低。
尤其是现在这种“摸不清陛下到底在想什么”的情况之下,更是小心非常。
“子仲何时如此客气了?你我也算是相识于微末了,唤我表字即可。”陈辰对于这个之前总是跟自己讨价还价,不轻易松口的糜竺的感官很好。
这会儿听着他左一个国公,有一个国公的喊自己,反而有些不习惯了。
“子仲方才所言不差,商贾之事,并非祸国殃民之道,反而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陈辰先是确定了基调。
听到陈辰这么说,糜竺心里面也是松了一口气……
又这句话打底,即便是之后“刘备新下的政令”对商贾不是很利好,但是起码不会过分为难糜家了。
“所谓‘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商贾之事并未曾断绝,由此可见,商贾一事乃是天道所认可之事,自然不会是什么祸国殃民之道。”
古代大部分时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眼界的问题。
大部分的统治者会简单地认为,若是百姓发现从事商贾一事,能够很轻易地就能够赚到足够的钱,从而导致所有人的心思都在生意上面,而不是在生产上面,导致最后没有人在愿意耕种。
这种想法站在后世的角度上看,完全没有一丁点道理,纯属统治者自己的被害妄想症。
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被管仲当年的手段给吓出了ptSd,而采取的极度不讲道理的一刀切政策。
“子仲既然通晓商贾之道,我且问你,同样是贩卖粮食,如何能够赚到更多的钱?”陈辰想了想,准备给糜竺举个例子来说明。
“自然是从价格低的地方买进,然后卖到价格高的地方去。当然路途中的损耗也要考虑在内。”
道理很简单,就是低买高卖。
这种行为在后世还有一个相对时髦的词——投机倒把……
“那请问,为何有的地方价格低,有的地方价格高?”陈辰耐心地引导着。
“那自然是粮多的地方价格低,粮少的地方价格高……”糜竺心中隐隐有些明悟,但始终还隔着一层薄膜。
陈辰决定在后面帮糜竺推一把,“物以稀为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子仲不妨细想,若是种粮食的人越来越少,导致粮食越来越少……”
“那么,粮食的价格就会越来越高……直到利益大过从别人那里购买粮食倒卖!”
不负所望,糜竺终于还是在陈辰的引导之下成功突破了薄膜。
“不错,市场上的物价,其实是有着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可能在一个周期之内,粮价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起伏。但是在这种波动的幅度一定会越来越小,直到经商所获得与种田所获达到平衡的状态。”
陈辰气定神闲地又往嘴里塞了一口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