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之后的事情张魏兵不用听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他也没再多说什么,短暂思考过后,开口说道:“这件事我来解决,我们先这样……”
半个小时之后,张魏兵变作孙悟空的样子,与萧若雪来到五庄观。
镇元大仙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到张魏兵所化的孙悟空,立刻开口问道:“猴头,你可找到了医治我那人参果树的方法?”镇元大仙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这个孙悟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总感觉这个孙悟空有丝不对劲,但他又不清楚不对劲得地方在哪。
张魏兵镇定地道:“大仙莫急,俺老孙自然是寻得了法子。只是这法子需大仙配合一二。”
镇元大仙捋了捋胡须道:“只要能医好果树,些许配合又何妨。”
此时萧若雪悄悄拉了拉张魏兵的衣角,张魏兵会意,故作神秘说道:“这果树受损,乃是因为缺失了天地间一种特殊的灵气,此灵气唯有大仙的袖里乾坤能够捕捉收集。”
镇元大仙听闻后沉思片刻,随后施展袖里乾坤。刹那间,周围风云变幻,一道奇异的光芒被吸入大仙衣袖之中。
按照之前想好的计划,暗中使出一道现代科技制造出的模拟生机能量注入果树根部。只见那原本萎靡不振的人参果树渐渐焕发出光彩,树叶重新变得翠绿欲滴。
张魏兵见状,立马趁着众人视线都在人参果树上面,偷偷开启时光通道,瞬间将孙悟空唤了过来。
就在镇元大仙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眼前那棵刚刚恢复生机的果树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背后传来了一丝丝奇异的能量波动。然而,他却佯装毫不知情,依旧静静地注视着果树逐渐焕发出盎然的生命力,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一般。
片刻之后,镇元大仙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恰好落在了孙悟空身上。只见他脸上露出一抹了然于心的笑容,微微颔首后轻声说道:“好一个猴子啊!当真是有本事,将我这人参果树救活。”
孙悟空冲着镇元大仙咧嘴一笑,谦逊地回应道:“大仙您实在是太过奖啦!俺老孙也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能救活这果树纯属侥幸而已。”
听到孙悟空这番言语,镇元大仙不禁开怀大笑起来。随后,他心情愉悦地下令身旁的童子去取来两枚珍贵无比的人参果,并将其分别赠送给孙悟空以及站在一旁的萧若雪。与此同时,他还释放了被关押已久的唐僧等人。
孙悟空满心欢喜地从童子手中接过人参果,转手便递到了萧若雪面前,笑着示意她赶紧品尝一番这难得一见的仙家美味。
镇元大仙面带微笑地看着二人享用着人参果,稍稍思索片刻之后,他突然再次开口对着孙悟空言道:“悟空啊,依老夫之见,你这古灵精怪的性情着实有趣得紧。今日你不仅成功拯救了我的果树,更是展现出非凡的能耐和智慧。本仙有意与你结拜金兰之好,从此以兄弟相称,不知你意下如何呀?”
孙悟空眼睛一亮,扔掉果核跳起来道:“哈哈,能与大仙结拜自是极好。”一旁的唐僧师徒也面露惊喜之色。
于是,镇元大仙立刻吩咐童子准备香案酒水。。。。。。
就在同一时刻,在大明永乐年间,京城郊外有一座戒备森严、气势恢宏的军营。这座军营之中,营帐林立,旌旗飘扬,一片庄严肃穆之景。
而此时此刻,在军营的主帐之内,明成祖朱棣身着一袭华丽的龙袍端坐在帅位之上,他目光如炬,神情专注地凝视着手中的一本史书。在他的周围,一众身经百战、威风凛凛的部将们也都各自手捧一部史书,或俯首沉思,或低声交流探讨。
朱棣放下手中史书,扫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本将欲开疆扩土,扬我大明国威,尔等可有他国犯错之处可作攻伐理由?”众将领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
这时,一员老将站出,抱拳道:“陛下,那西域小国近日似有异动,听闻他们暗中与草原部落有所勾结,此乃对我大明边境安全之威胁。”
朱棣微微皱眉,“证据何在?我们乃天朝上国不可师出无名。还有,我退位给高炽这么久了,你们不可再称我陛下!”
老将忙回道:“探子回报,见有西域使者频繁出入草原营帐,只是尚未探得确切盟约之物。”
朱棣站起身踱步,“仅凭如此,难以服众。再探,务必拿到确凿证据。我们大明,乃是仁义之邦,要让天下人知道,朕出兵是正义之举。”
众将领整齐划一地高声应和道:“末将遵命!”声音响彻整个营帐,仿佛要冲破云霄一般。朱棣微微颔首,然后稳稳地坐回到帅位之上。
紧接着,朱棣再次低下头来,继续专注地翻阅着手中那本厚重的史书。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营帐的缝隙洒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此时,朱棣刚好翻看到了关于汉朝的那段历史记载。突然之间,他的眼睛猛地一亮,原本严肃的面容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那笑声犹如洪钟大吕一般响亮,回荡在整个营帐之中,让周围的将士们都不禁为之侧目。
“诸位,你们觉得这样做如何……”朱棣将自己的想法与诸位将领缓缓道出。
众人听后顿觉眼前一亮,纷纷出口附议,随后朱棣兴奋得让众人下去休息,然后自己独自一人跑到皇宫找朱高炽商议具体细节。
在朱棣的威逼利诱和软磨硬泡之下,朱高炽总算同意了朱棣的想法,于是朱棣一脸兴奋得回去休息了。
三日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着京城的大街小巷。朱高炽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肃穆地审视着手中那道即将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圣旨。终于,他微微颔首,示意身旁的太监将圣旨宣读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监尖细而高亢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上,犹如黄钟大吕一般震撼人心。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整个大殿陷入了短暂的寂静,紧接着便是群臣山呼万岁之声。
与此同时,大明朝的使臣们早已在宫门外集结完毕。他们身着华丽的朝服,头戴高耸的官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骄傲。
一声令下,使臣们一个个趾高气扬得迈着步伐走出宫门,登上装饰精美的马车,四散分开向着大明周边的各个小国缓缓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