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巡检县丞纷纷带队回来后,仍没瞧见主簿刘华,眼看天色已黑,又落着雨,谭璇不免有点担心,在街肆上巡防完,拧着眉头出声问:“刘大人还未回城?”
“大人别着急,刘大人去的是九龙镇,离县城最远,约莫在路上耽搁了呢。”一衙头忙应声回答。
九龙镇辖区地方大,且村民有不少住在山脚,路途艰难不好走,谭璇稍一思索,觉得说的有道理,且刘华办事稳重,应该出不了什么差错,便放下心。
睡梦中的谭璇突然感觉一股凉气扑面而来,紧接着外面响起丫鬟婆子尖叫声,吓的他一激灵一撅而起。
黑黢黢的下地用脚探鞋子,结果鞋子没寻到,竟然踏进凉凉的水中,没过脚踝。
纵是再傻谭璇也不可能认为房顶漏水造成的。
心口一悸,暗道,不好,出大事了!来不及多想,颤抖的摸索找出火石将灯烛点上,只见卧室一片昏黄水光,越漫越深。
在谭璇赤脚往外冲时,忽听仆从的急迫叩门声:“砰砰……砰砰……老爷,不好了,起大水了!”
因房门阻隔,卧室中的水远不及院中深,谭璇拉开被水压迫得紧紧的门杠,瞬间一股小浪冲来,转眼间洪水已到了大腿处。
在摇曳的火光中,可见诺大的宅院里一片汪洋,夜空中四面八方传来惊慌失措的呼喊声。
“赶紧让府中的丫鬟婆婆站在高处,你们先讲粮圈的米粮、柴房的木炭搬到房中桌案上……”
谭璇吩咐完府里的临时管家,淌水急速往府外走,外头呼天喊地的群众定是乱作一团,更要命的还不知刘华可返城了。
第116章
院外的水比院内的稍微深点,有些低洼之地竟到了他腰窝以上。一想到上游水库连声招呼都不打夜间突然泄洪,大水淹到清河县县衙,谭璇恼恨的猛捶水面。
难道在他们眼中,小县城的百姓活该在睡梦被淹死?
“娘,娘,呜呜……三丫怕……”
“当家的,娃子让他们自己站在水里,你背着娘……”
“大伙别慌乱,官道上地势高,水不深淹不死人,小娃子缠在背上别掉下去了……”
……
谭璇提着灯笼深一脚浅一脚的刚出了内衙,尚未到县衙前的大道上时,已听到百姓惊惶的吵杂声,间夹有轮值衙役的安抚声,整条路上安顿的都是从各乡镇转移的避难群众。
高举火把的衙头眼尖,瞅见了几十米外的谭璇,仿佛瞬间有了主心骨,激动的朝慌乱成一团的百姓大喊:“看,县令大人来啦,大伙别乱,听大人吩咐!”
立在水中的百姓,顺着衙役手的方向齐刷刷向谭璇看去,有些情绪崩溃的妇孺呜咽哭喊起来,“县令老爷来救咱们的命了……”
其它值守的衙役,连忙将手里的火把举起,透过迎风闪烁的火光,谭璇被眼前的一幕凄惨景象冲击到了。
只见县衙廊檐下的石阶上挤满了人,怀中抱着孩子,背上背着塞满物什的背篓。大概天生对官权的畏惧,两旁的大石狮子身上未见攀爬之人。
路上的百姓同样模样,家有木板车的,车上站满了瑟缩的孩子们,本该童真的面庞却露出凄惶。齐腰深的水面上漂满柴禾木屑等垃圾。
谭璇鼻头直发酸,作为一县的父母官竟然无法护佑治下百姓,官当的真是不称职。
勉强压下心底的纷杂情绪,扬声道:“乡亲们别慌,别管东西,先把家人护好!”在众人火热目光的注视下,谭璇加快淌水的动作,走向人群。
县令大人出声安抚,顿时让水中惊慌失措的百姓镇定不少,心思渐渐活泛,开始展开自救。
清河县不少人家以打鱼为生,船只数量定然可观,不过那些民户多居于海边临近村落,台风来临前,大都避难到其它地方,船只具体不知停置在何处,贸然去寻反而耽误时间。
但近几日海水正值涨潮期,上游水库可能继续泄洪,县城中的积水一时半会消退不去,人一直浸泡在水中,大人还可坚持,但一些身量长成的少年少女以及上年纪的老人身子铁定受不住。
正苦于找不出好法子,却在不经间瞥见水上的浮木,猛然记起县衙仓房里存放有大量的毛竹和木料,那是用于建塘围田的。
没船可用,再重新做便是了,因此谭璇就地点兵从人群里挑选水性不错的壮年男丁,吩咐他们待明日清晨到仓房,用竹子和木料做筏子,以作紧急之用。
刚安抚完县衙大道上的百姓,其它官吏气喘吁吁的陆陆续续赶到县衙门前,同谭璇碰面,听候差遣。
因城中其它街道安顿的也有不少避难群众,谭璇被绊住尚未来得及过去,于是立即让马志才等下属官员前去安抚受惊吓的百姓。
大灾之时,充足的物质是民心安定的基础。
分派妥任务后,谭璇马上想到接下来百姓的口粮问题,清河县的粮仓坐落在农庄里,位于县城东北角郊区。
尽管农庄地势很高,粮仓库房更是建在一处平坦的土坡上,但谭璇仍不放心,生恐浸了水粮食霉变,造成县中百姓缺粮的惨状,故而一定亲自查看才安心。
同时心底暗自庆幸当初自家的几盆兰草让知府大人心悦,下拨万石粮食,否则情形更糟。
考虑去县郊有一定的脚程,而且城外分布着不少沟渠池塘,谭璇先遣人抓紧时间用毛竹做几个小竹排筏子,待出了城,再合并一起上面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