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安德海是太监吗 > 第245章(第1页)

第245章(第1页)

乌&rso;旗,分明是向人们宣称他安德海是为西太后办事的,办的什么事?沿途搜刮民财,这正可以说他诬罔太后,难道不是不法行为?&rdo;

蔡老夫子的这一席话极有份量,令赵新掂量了半天:

&ldo;啊,蔡先生所言极是,如此看来这个钦差假的也是假的。

真的也是假的。西太后那么英明,就是让安德海出来,也不会叫他如此招摇撞骗的,只要本官一上奏,定让他满门抄斩。&rdo;

蔡老夫子见赵新已拿定主意,便又为主子献上一计:

&ldo;大人,安德海来势不小,确有不法行为,只是如果大人如实上奏,西太后袒护着他,杀不了安德海,只怕没大人的好日子过。如果知情不报,又无法向抚台交待。依愚夫之见,不如巧妙一些,采取&lso;夹单密禀&rso;的办法,方为上策。&rdo;

赵新十分感激地望着蔡老夫子,此时,他对这位师爷既敬重又佩服,还有些感激。

什么是&ldo;夹单密禀&rdo;?就是在正式公文之外,另用夹单附带把安德海沿途情况写得明明白白,如果丁宝桢不参奏,那么&ldo;夹单&rdo;并未存档,安德海也不会知道此事;如果丁宝帧参奏了,那&rdo;责任就由丁来承担,与自己无关。这样,丁宝桢参奏不参奏安德海,赵新都好脱掉干系。

这一手可谓高也,绝也!

------------------

四、圣旨发出

left接到了巡抚的奏折后,小皇上、东太后及恭亲王等几位军机大臣立刻决定:毋庸审讯,就地正法!righ

小皇上在急切的盼望中度过了十几天,这十几天来,他觉得似好几年似的,日子过得太慢了。密诏已发出18天了,算起来安德海也该人山东境内,究竟那里的情况如何,小皇上连一点也不知道。

上次东太后借探望西太后之机,巧妙地提出在西太后生病期间,由小皇上学习看奏折。尽管西太后不是十分乐意,但她也说不出口。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是亲生儿子,而他已14岁了,按祖制再过三年,他就要亲政了。此时东太后提出这个要求也不算过份,西太后只有勉强答应了她。

不过,西太后提出,小皇上必须到储秀宫来看奏折。理由是便于商议大事。就这样,每天上午,小皇上都按时到西太后这边看奏折,他虽十分焦急地等待了宝帧参奏安德海的奏折,但他却不敢把这份焦急心情表露在外。他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不慌不忙地一张张看下去。站在身边的李明玉暗自佩服:

&ldo;万岁爷才14岁,就这么沉着、干练,此乃大清中兴之希望也。&rdo;

一张张奏折翻过去了,尽是些救灾赈民的奏折,小皇上不禁又失望了。他仰望上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细心的李明玉生怕西太后看出什么破绽来,连忙干咳了一声。小皇上知道刚才自己有些急躁,连忙正了正身子,继续往下翻下去。翻完了今天送来的所有奏折,根本就没见着急切盼望的那一份,小皇上只好败兴而归。

&ldo;小李子,你说怪不怪,如果正常的话,了巡抚参奏小安子的奏折该到京了。该不会出什么事吧!&rdo;

李明玉此时也很心急,但他知道此时只宜稳住小皇上的情绪,切切不可火上加油。他便说:

&ldo;万岁爷,丁巡抚平日里恨小安子都恨到了骨子里,他接到万岁爷的密诏后不会不拿小安子,只是也许时机未成熟,或者有些棘手。依奴才之见,还是耐心等一等,看看明天是否有奏折。&rdo;

德州知府赵新虽明白安德海私自出京,有违祖制,一路上又招摇撞骗,搜刮民财,确系不法行为,但胆小怕事的赵新慑于安德海的淫威,不敢逮捕安德海。就这样,安德海从赵新的手下溜走了。但赵新为了给顶头上司丁宝桢一个交待,他采纳了蔡老夫子的建议,采用&ldo;夹单密禀&rdo;的办法,向丁宝帧报告了安德海从山东以后至德州的情况。经过他与蔡老夫子的一番斟酌后,决定如此上报:

&ldo;有安姓太监者,自称奉旨钦遣……伏思我朝三百余年,从不准宦官与外人交结;亦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况龙袍系御用之衣,自布织造谨制。……尤可异者,龙凤旗帜系御用禁物,若果系太监,在内廷供使,自知礼法,何敢违制妄用?……至其出差携带女乐,尤属不成体制!似此显然招摇煽惑,骇人听闻……或系假冒差使,或系捏词私出,真伪不辨也。&rdo;

赵新差人四百里加急送往济南丁宝桢手里,丁宝桢早料到赵新不会轻易逮捕安德海,他便暗中又派两个人密切监视安德海的行踪。这两个人是谁?以后再作交代。且说丁宝桢接到赵新的&ldo;夹单密禀&rdo;后,他基本掌握了安德海的行踪,没敢耽搁时间,派了两名心腹以六百里加急快速将参奏安德海的奏折送往京城。

七月二十五日,即安德海离开京城的第十九天,小皇上终于见到了盼望几日的奏折。这天,小皇上和往常一样,一大早便到了储秀宫,向西太后请了安,便坐下来看奏折。一份、两份、三份,都不是,小皇上还是认真地看着、批着,看他那份认真的样子,还真有点人君的风度。

也许天公作美,安德海该死,小皇上四天来学习看奏折,连一件大事也没有,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赈灾呀,济民呀,兴修水利呀。西太后这八年来,最头疼的就是这几件事情,干哪一件事不要银子?连年战争,国库早已空虚,哪儿来的赈济专款。这两年,西太后早有心重建圆明园,无奈恭亲王一再反对,说什么银根短缺,不宜大动土木工程,为此,西太后耿耿于怀,老大的不高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