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赵匡胤 后宫 > 第99章(第1页)

第99章(第1页)

古城的西南面是绵延的中条山,东南面是巍峨的王屋山,西北面是流入黄河的两条小河,两条小河与王屋山之间是一条狭长的山道,这条山道由北向南直通古城小镇。很显然,董遵诲要利用这里山山水水的有利地形打敌人一个伏击。

看起来,董遵诲的确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他把大部人马埋伏在王屋山西侧的山坡上,而把剩下的军队隐于那两条小河之间。一切布置停当之后,董遵诲就在古城小镇里等候着李继勋的到来了。

数天之后,李继勋终于率军撤到了古城一带。看上去,李继勋不仅十分憔悴,也十分狼狈。不过,董遵诲并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而是问李继勋道:&ldo;辽人和汉匪还有多长时间可以追到这里?&rdo;

李继勋言道:&ldo;闻听董大人前来,弟兄们这几天跑得特别快!但据李某估计,顶多两个时辰,辽人和汉匪就会追到这里。&rdo;

董遵诲又直截了当地问道:&ldo;李大人,你和你的手下还可以一战吗?&rdo;

李继勋回道:&ldo;李某及手下虽然疲惫,但尚可拼死一战!&rdo;

&ldo;那好,&rdo;董遵诲言道,&ldo;请李大人率手下就在这小城内稍作休息。待辽人和汉匪赶到,再请李大人率众与之拼命厮杀。只要李大人能在此厮杀一两个时辰,那董某就保证能够一举将辽人和汉匪击溃!&rdo;

李继勋虽然对皇上任命董遵诲担当宋军主帅心存不解,但此时此地,却也只能言道:&ldo;一切但凭董大人吩咐!&rdo;

董遵诲又道:&ldo;有件事情想告诉李大人,董某数天前用来渡河的船只,已经撤往别处,如果李大人及手下不能在此坚守一两个时辰,恐一时也难以渡到河南。&rdo;

董遵诲说的虽委婉,但意思却十分明显:你李继勋及手下只能在古城一带背水一战,因为别无退路。

李继勋闻言多少有些不快,好在他没有将这种不快表现出来,而是铮铮有声地言道:&ldo;请董大人放心,我李某及手下虽然被穷追猛打多日,但皆非贪生怕死之辈!&rdo;

董遵诲不再多言,径去王屋山西侧的山坡中去统领军队了。一手下对李继勋言道:&ldo;这姓董的大人将我等放在这小城里拒敌,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啊!&rdo;

李继勋却道:&ldo;我倒以为,这董大人确有才干!如果辽人和汉匪真的穷追至此,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rdo;

而辽军和北汉军还真的沿着那条狭长的山道,往古城方向追来了。当得知李继勋并没有渡黄河、而是率众守在古城小镇里的时候,那刘继业便预感到情况有异,于是就对辽军统帅言道:&ldo;李继勋突然停止南撤,恐非寻常啊……&rdo;

辽军统帅&ldo;哈哈&rdo;一笑道:&ldo;刘将军太过小心了吧?李继勋的身后就是黄河,我等又追得紧急,他一时无法过河,无路可逃了,当然只能在此与我等拼命了!&rdo;

刘继业连忙道:&ldo;大帅虽然言之有理,但刘某以为,那李继勋早在两个时辰之前就到达这里,这里又是大宋的地盘,如果李继勋真想继续南撤,是不可能找不到渡河的船只的!&rdo;

辽军统帅大眼一翻问道:&ldo;刘将军,你以为这其中有诈?&rdo;

刘继业点头道:&ldo;我怀疑已有宋军援兵至此……果真如此的话,我数万大军拥挤在这一条狭长的道路上,实在是很不利啊!&rdo;

辽军统帅突地狂笑道:&ldo;刘继业,尔等惧怕宋军,但我大辽天兵却从不知惧怕为何物!即使宋军真有援兵至此,又能奈我何?&rdo;

辽军统帅的话中明显的有轻视刘继业和北汉军之意。刘继业也没计较,继续对辽军统帅言道:&ldo;大辽天兵自然是勇不可挡,但是,如果东边的山林中藏有宋军伏兵,恐大帅也不好应付啊……&rdo;

辽军统帅不高兴了,冷冷地对刘继业言道:&ldo;如果你要害怕,你就领着你的手下退后!本帅定要打过黄河,直捣洛阳!&rdo;

原来,辽国此番出兵援助北汉,确有趁机大举犯宋之意。如果这股辽军顺利地打过黄河、攻占了洛阳,那聚集在太原一带的数万辽军就会迅速南下,与这股辽军兵合一处,东攻汴梁。辽军之所以要分两步走,是因为他们尚未摸清大宋朝的实力,不敢贸然与大宋朝全面决战。

刘继业无奈了,只得讪讪地对辽军统帅言道:&ldo;刘某愿惟大帅马首是瞻!&rdo;

于是,数万辽军和北汉军在辽军统帅的指挥下,一起向着古城小镇逼进。辽军统帅还气势汹汹地吩咐左右道:&ldo;勇往直前,把李继勋和宋军赶下黄河!&rdo;

然而,李继勋并没有被赶下黄河。他率领手下,居然在古城小镇里足足坚守了一个多时辰,而且,趁辽军和北汉军暂时后退之机,他还率部出了古城,向辽军和北汉军发动了一次反冲锋,把那个辽军统帅气得&ldo;嗷嗷&rdo;直叫唤。

辽军统帅和刘继业一起,重新组织人马,对李继勋和古城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就在李继勋觉得实在难以抵挡、古城眼看就要被攻破的当口,那董遵诲适时地领着数万宋军从王屋山的西侧山坡中钻出来,对辽军和北汉军展开了全线攻击。

董遵诲一参战,战场的形势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辽军和北汉军正忙着要攻占古城呢,数万宋军一下子如猛虎般地从东边冲过来,辽军和北汉军顿时就阵脚大乱。

刘继业和辽军统帅在军队阵脚大乱的时候想法是一致的:赶紧撤兵。但在向何处撤兵的问题上,俩人产生了重大分歧。辽军统帅以为,西边的小河很浅,应将军队撤至河的西岸,重新整顿,然后再与宋军交战。很明显,辽军统帅虽然遭到了伏击,但仍不甘心,依然还要击溃宋军、打过黄河去。而刘继业以为,此时已经很难再与宋军交战了,更难以取胜,应不顾一切地向北撤,不然将招致重大伤亡。刘继业还对辽军统帅言道:&ldo;宋军既然在东边的山林中设有伏兵,那就极有可能在河的西岸也设有伏兵……&rdo;

刘继业所言自然是正确的,但辽军统帅置之不理。辽军统帅一边命令部队死命地抵挡东边杀过来的宋军、一边组织起一支万余人的军队向西涉渡那条小河。结果当然只能如刘继业所料:万余辽军刚刚涉过那条小河,还未在河岸边站稳呢,一支宋军就突然冲杀过来,万余辽军至少在小河的西岸丢下三千多具尸体,余部又狼狈地逃回到小河的东岸。

辽军统帅终于明白情形不妙了,也没用刘继业建议,就慌忙下达了全线北撤的命令。只是这命令下达得有些迟了,在宋军的围追堵截下,辽军和北汉军仅被杀死者就达两万多人。古城一战,宋军大获全胜。

宋军不仅取得了古城之战的胜利,还迫使辽军取消了大举犯宋的计划。只不过,辽军和北汉军在撤往太原的时候,把宋朝晋、绛二州的百姓和财物一掳而空。对宋朝而言,这自然是一桩不小的损失。

赵匡胤的使者驰到了董遵诲和李继勋的军中。赵匡胤旨令:李继勋班师回朝;董遵诲因立有战功,升任晋州刺史,领一路人马,就驻扎在晋州城内。从此役之后,董遵诲成为赵匡胤和大宋朝的一位独当一面的地方大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