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天气开始放晴,美军发现高炮的数量从1966年预计的5,000门激增到7,000门,其中有1,200门是雷达瞄准的。新的高炮中有百分之六十是高效能的37毫米和57毫米炮。高炮的数量增加了,地空导弹亦不例外,sa-2导弹阵地估计大约有30个,每个阵地上有六个发射架。
到1967年4月,北越空军估计已拥有97架飞机,这是当时达到的最大数量。这些飞机当中除有少量的米格-15外,还有75架米格-17,16架米格-21,以及6架伊尔-28中程轰炸机。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多,米格机部队的飞行员数量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4月份是1967年第一个好天气的月份,美机与米格机交战50多次,击落敌机9架,但自己也损失7架,这证明北越飞行员技术日益成熟了。每次前来截击美国攻击机的米格机多达16架。为了对付这种情况,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首次批准轰炸驻有米格机的和乐和夹市机场。截至5月份,共有26架米格机在地面上被摧毁。
5月份美机继续每天同米格机交战,现在形势变得对美机有利。到了6月份,美国空军与北越空军的击毁率为5:1,美国占优势。因为北越空军不断派米格机进行空战,所以一个接着一个的米格机场被列入空袭目标。但是6月5日一天内就损失了三架米格机,北越终于罢手了。截至当时为止,除了在地面上被摧毁的以外,已有54架米格机在空中被击落,而美国只有11架飞机被米格机击落。
许多米格机于6月份转场到了中国的机场,以免在地面上被摧毁。此后,美国飞行员就很少在空中见到米格机了。
1967年的美国新式武器
f-4d&ldo;鬼怪b&rdo;1967年,美空军开始在越南使用f-4d&ldo;鬼怪&rdo;式飞机。开始f-4d型飞机上装有经过改进的轰炸计算机和瞄准具。新型瞄准具可利用稳定的雷达测距器计算空战所需的前置量,它能自动计算飞机和目标的弹道,指示飞行员应飞的航向,只要飞行员将机头对准目标,其&ldo;火神&rdo;式航炮即可命中目标。
1967年6月2日,f-4d开始参加空战,三天后取得了首次胜利。第一批取得战果的f-4d飞机属于美国空军第555战术战斗机中队。
&ldo;火神&rdo;式航炮1967年5月,美空军装备了一种新型航炮,suu-16。这种-61a1型20毫米&ldo;火神&rdo;式航炮装在f-4d机身中心线下的一个吊舱内。最初设计的f-4&ldo;鬼怪&rdo;式飞机只带空空导弹,这样做的理由是要采用远距空空导弹的新技术,近距空中格斗已经成为过去的事了。
新式&ldo;火神&rdo;式航炮弥补了导弹在近距无法使用的缺陷。f-4飞机加装航炮的头一个月内就击落了3架米格机,到1968年4月1日停止轰炸前又击落了7架。这些事实表明,这种航炮的效果是良好的。
&ldo;白星眼&rdo;式滑翔炸弹美国海军于1967年3月首次在东南亚战场使用了&ldo;白星眼&rdo;式滑翔炸弹。
&ldo;白星眼&rdo;滑翔炸弹长约11英尺,直径1英尺,装有垂直安定面,以保证准确地滑翔,它利用电视制导系统飞向目标。飞行员首先将炸弹的制导系统对准座舱中经过改装的雷达电视荧光屏上的特殊的深浅对比临界点上,这样&ldo;白星眼&rdo;滑翔炸弹头部的制导摄像机就对准了地面上的那个点,然后飞机就可以在对方火力有效高度以上投下炸弹,随后脱离,尽量减少飞机暴露在高炮火力下的时间。
飞行员不间断地接收来自炸弹制导摄像机的电视图像,直到炸弹命中目标。如果需要,飞行员可修改炸弹的弹道。&ldo;白星眼&rdo;式滑翔炸弹不但能提高轰炸机的生存能力,而且还能提高炸弹的命中精度。这意味着只消派出几架飞机就可顺利完成任何指派的任务。
5月19日,在一次使用&ldo;白星眼&rdo;式滑翔炸弹的攻击任务中,发生了自战争爆发以来海军参加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空战。那一天从&ldo;好人李查德号&rdo;和&ldo;小鹰号&rdo;两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海军飞机,执行&ldo;a&rdo;级(最大规模的)突击任务,前去轰炸河内热电厂,因此导致了大规模的空战。
两架a-4&ldo;天鹰&rdo;式飞机接受了向热电厂的窗户里投掷&ldo;白星眼&rdo;炸弹的任务,这个严密防护的目标的最薄弱的地方就是窗户。为了压制高射炮火,海军航空兵第24战斗机中队的6架f-8e战斗机在a-4飞机之前到达目标区。除此以外,&ldo;小鹰号&rdo;上的舰载机还对附近一个卡车停车场进行了牵制性突击,以转移北越的注意力,使其防空武器应接不暇。
北越空军的米格-17在美主攻机群突防时进行了截击,其中一架被菲尔&iddot;伍德上尉驾驶的f-8击落。a-4飞机用突然降低高度的办法增大速度并拉开了与米格机的距离,在最后10英里的航程里他们在超低空飞行。密集的高射炮火和sa-2导弹布满了天空,击落了两架护航的f-8。但a-4则成功地将飞机拉起向目标投下了&ldo;白星眼&rdo;炸弹。海军航空兵第24和第211战斗机中队的f-8向10架企图追赶a-4的米格-17实施了截击,同米格机展开了一场混战,从&ldo;树顶的高度一直打到4,000英尺&rdo;。保尔&iddot;斯菲尔中校咬住了一架米格-17,很快就将其击落。他的僚机,j&iddot;b&iddot;巴博&iddot;李上尉也打下了一架米格-17,a-4顺利地飞过山岗回到了海上。
ec-121型雷达监视飞机1967年8月,经过改进的载有一部高性能雷达的ec-121空中预警雷达监视飞机投入使用。早在1965年4月第一架f-105飞机被击落后,美军就开始使用了ec-121。美国从空中进行雷达监视,就能在北越空军的地面引导截击雷达覆盖的范围内与之抗衡。尽管综合防空雷达网使北越一开始具有较大优势,可是自从ec-121飞机开始在老挝和东京湾上空盘旋活动以后,再加上海军定位识别警戒区的巡逻哨艇收集的电子情报,美军就得以监视北越上空的大部分飞机的活动情况了。早期的ec-121高空性能较好,但在低空,由于雷达信号通常受到地面反射回来的杂波的干扰,故性能不佳,然而,大部分激烈的空战是在超低空至几千英尺的范围内进行的,在这个高度范围内,雷达性能一般都很差;在防空区外的远距离上,性能就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