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方式投入战斗。就是这种随意的机动灵活的射击打乱了敌人的阵脚,敌
人习惯于对付线式队形,在这种队形里,士兵依次成三列(后两列成立式),
这就提供了准确的目标。一听到冲锋号,法军第二线步兵就以密集的纵队前
进,几乎从来都无需动用刺刀,因为到这时敌军往往掉头逃跑了。战术毕竟
经历了某些变化。斗志昂扬的法国人倾向于用刺刀大规模冲锋来缩短射击战
斗的时间;随着没有经历过炮火的新兵数量的增加,指挥官们变得更喜欢使
用纵队。然而,一旦英国人,甚至德意志人改革战术以适应这种新方法时,
就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拿破仑战争艺术的弱点之一也许是缺乏对基层作战
单位战术的重视,而当反法同盟各国军队有所改进并发挥其有利条件时,法
国的弱点是没有随之改进自己的战术。
由于财政困难的限制,拿破仑的战争势必要速战速决,这就确保了皇帝
的威望。无坚不摧的威力和迅速结束战斗的无懈可击的机动灵活的致命一
击,直到今天仍然唤起人们富于浪漫色彩的敬佩。战役进行的迅速与勇猛成
为拿破仑火焰般性格的标志。就象供应军粮的方法一样,他的指导战争的思
想是在他所进行的最初几次战役中形成的。群山环抱的波河盆地使敌人无路
可逃。盆地面积相当小,巧妙铺开的部队很容易控制它,因此部队能够来回
运动而不致精疲力竭;这个盆地相当肥沃,足以为部队提供补给,使其得到
恢复。军队到了南德意志,距离拉长了,因而已经倍感艰辛;但南德意志还
是分为几块地区,所以仍然能运用原有的作战方法。但是一旦军队打进北德
意志、波兰和俄罗斯漫无边际的原野,情况就不同了。敌人现在能够逃跑了,
由于距离遥远,行军把军队搞得精疲力竭,军粮供应成为难只解决的问题。
沿路都要分兵驻守占领地,以致在开始战斗之前军队就分散了。经济情况不
能提供必需的运输工具,军事组织依然如故,后备力量缺乏。拿破仑的战略
完全是以地中海区域为依据,这种战略没有预见到新的地理条件,因此便不
能成功地完全适应这些新的条件。
第三章大帝国的创立
(1805‐1807年)
拿破仑即位的头一年,在严重的财政危机下进行的1805年战役使他处
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拯救了他,他控制了德意志,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