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曹操传书 > 第69章(第1页)

第69章(第1页)

总之,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国家未曾一统,于战争不断时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说是曹操立的大功,他是公认的建安文学的组织者和领袖。

擅长诗歌 胸中气概歌以咏志

曹操不仅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建安文人的组织者,而且也是建安文坛的主将。他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特别是在诗歌方面,其造诣和成就更为突出。

在汉代,诗歌主要是用四言。曹操不仅善于作四言诗,也提倡用五言作诗,并奠定了五言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

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和《短歌行》(&ldo;对酒当歌&rdo;)是四言诗中的精品之作。此外,像《秋胡行》其二,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作品。诗中说:

不戚年往(不因年老而悲戚),

忧世不治(只是对这混乱的社会忧心不已)。

存亡有命(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

虑之为蚩(若一直考虑这样的事,实在非常愚蠢)。

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215年西征张鲁之时,这时曹操已经60岁。这几句诗表达了曹操济世忧民、壮心不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积极奋发的精神。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着重用五言诗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自己感情和抱负的诗人。像前边有关章节中已经提到的《薤露》、《却东西门行》、《苦寒行》等,都是内容深刻、意境雄浑、语言质朴的佳作。

《薤露》(后半部分)写了董卓之乱造成的严重恶果;《却东西门行》写了从军征战的漂泊之苦和怀乡之情;《苦寒行》写了山地风雪行军的艰苦和内心的感受。这些都是揭示社会离乱,描写军旅生活的现实主义诗篇。特别是《蒿里》和《薤露》二诗,可以说是曹操诗歌的代表作。

《蒿里》诗的内容是: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汉末从外戚、宦官斗争到董卓之乱,军阀混战,对社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历史事实。群雄争霸,很少有人体恤民情,为黎民百姓着想,曹操就是其中的一个。《蒿里》这首诗是曹操内心切实感受的反映,表达了曹操尽扫群雄、安定社会、维护统一的决心和愿望,是东汉末年真实的历史写照。

这首诗把曹操个人经历和思想观点的记述同客观现实的揭示描述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曹操现实主义诗歌的显著特色。

《苦寒行》是曹操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之一。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此诗写的是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正月,曹操自邺出发北上太行山征讨高干的事。诗中对于征人之苦的描写,透露着现实主义风格。肃杀的天气、险峻的地势与人的心情融合在一起,令人如身临其境。诗中结尾处表达作者感于战争之苦,渴望以战止战的意愿。

由此可见,曹操很善于从纷乱复杂的事件和变幻不定的人事关系里面提炼材料,集中典型,且文字质朴,言近实录而不乏文采。曹操崇尚现实主义,并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除此之外,曹操也有颇具浪漫主义的诗篇传世。他的一些抒发理想的诗作和仙游诗,大都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心情,因而增强了诗作的感召力。比如,《对酒》表达自己的理想,使一个吏不呼门、主贤臣良、民无所争、路不拾遗、恩泽惠及世间万物的美好社会跃然纸上。而《气出唱&iddot;一》写道:&ldo;驾六龙,乘风而行,路下之八邦。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rdo;腾云驾雾,云游八方,又何等逍遥。这些描写都是虚无缥渺的,但它透露着一种积极人生的向往。一股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隐含其中,颇有艺术感染力。

曹操还经常&ldo;以诗言志&rdo;。他的诗中常有的&ldo;歌以言志&rdo;、&ldo;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do;等等,并不是虚词,而是包含着实际内容。其一,它表明诗中所言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其二,它反映了诗人的文艺思想,即崇尚中国古来即有的&ldo;诗言志&rdo;的传统观点,并将其贯彻在自己的诗作中。这一点,我们从所有曹操的诗作中,甚至包括仙游诗在内,都能清楚地看到或体会到。其中,最能体现他以诗言志的是《龟虽寿》: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在这里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因而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

文姬归汉 历代文坛传佳话

建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女文学家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是东汉末年名儒、曹操的老友蔡邕的女儿。蔡琰精通音律,博学多才,尤以诗歌见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