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讲刘秀的最好的书 > 第662章(第1页)

第662章(第1页)

还有民谣称赞他:&ldo;桴鼓不鸣董少平。&rdo;意思就是有董少平做官,社会公平,衙门前桴鼓不响,老百姓无冤可申。

史家也对老董赞誉有加,称他为&ldo;强项令&rdo;,就是&ldo;硬脖子县令&rdo;。《后汉书》虽然把老董列为首席酷吏,但对他满篇字里行间都是赞美之词。

老董坚持原则,做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他敢于碰硬,虽降职、罢官、坐牢、赐死也不改初衷;他不贪钱财,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一位值得所有为官者学习,值得所有老百姓纪念的官中楷模。

同时也必须看到,老董之所以成为老董,除了他本人的秉性和努力,还与组织上的培养和使用密不可分。

老董能在洛阳令上书写政治传奇,也是刘秀任人唯贤、倡导官场清廉的结果,否则,在一个黑白是非不分、买官卖官盛行的政治环境里,就是有一百个一千个老董,也给贪官、庸官和豪强们玩死了!

老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死在任上。

当时,刘秀专门派人前往吊唁看望,那情那景实在让人感慨万端:

老董仅有布被裹尸,老婆孩子相对哭泣,家里仅有大麦几斗、破车一辆。

刘秀得到报告,既十分伤感,又十分自责,说:&ldo;董宣廉洁,朕直到他死了才知道!&rdo;

于是,刘秀亲自安排,以老董曾经担任过的最高职务级别、两千石大夫的礼节安葬他,并有赏赐,安排其儿子到中央机关上班。

马成案‐‐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刘秀通过褒奖老董公开表明,在汉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任何人违法,都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正在这个时候,广汉郡太守、董宣式的干部蔡茂有感于贵戚及其家奴在各地都有不法行为,敏锐地把握了刘秀施政的战略思想和政治导向,及时地向刘秀上书,要求&ldo;欲令朝廷禁制贵戚&rdo;。

蔡茂是河内郡怀(河南沁阳)人,是个很有才干也很有个性的干部,曾经完全凭着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在西汉哀帝、平帝时官至侍中。

但是,他坚决不跟王莽玩,在王莽当政时称病辞官。后来,他跟好朋友窦融一道投奔了刘秀,官至广汉太守。

这段时间,皇后阴丽华家族的家奴在广汉郡一带经常有违法犯禁行为,蔡茂纠察打击起来毫不回避,绝不手软。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对手都是通天的人物,这样搞下去,自己能够坚持多久,他心里也犯嘀咕。

现在,他看到刘秀处置董宣一事发出的明确的政治信号,对老董非常钦佩,就想请求朝廷加大抑制贵戚的力度,严厉制裁那些依仗贵戚权势作威作福的不法之徒,并且形成制度和国家法律。

这当然十分契合刘秀的思路,刘秀立即予以采纳。

后来,蔡茂官至大司徒。

妥善处理了老董跟刘黄长公主的争执,果断采纳了蔡茂的建议之后,虽然贵戚及其家奴、朋友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刘秀从不姑息,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支持有关机构和干部秉公处理,依法严惩。

公元48年,又有一个董宣式的干部当上了洛阳县令。

他名叫虞延,是陈留东昏(今河南兰考东北)人。

既然是老董的同行,肯定也是个猛人。虞延秉性质朴刚正,乐善好施;为官正直清廉,不谄权贵;又行侠仗义,乐善好施。

在刘秀当一哥的时代,这样的干部注定要经常书写政治传奇。

王莽篡汉时,其宠姬魏贵人权势熏天。

她的一个门客依仗着这种裙带关系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无人不恨。

王莽时期也正是&ldo;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rdo;的时期,大多数为官者除了损人,就是利己,没有谁想着老百姓,想着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给该门客提供了绝好的生存土壤。

该门客横行不法,而地方干部们个个不闻不问,就像都睡着了一样。

当时,虞延同志还是个村民组长(亭长),为了铲除祸害,硬是带着一帮哥们儿闯进该门客家里,把他擒拿归案。

刘秀登基之后,虞延官至执金吾,后又外放为县令。他在任上是非清楚,恩怨分明,深受老百姓爱戴,也很是被坏人嫉恨。

上任洛阳县令,是对他的重大考验。他一如既往,秉公办事,惩恶扬善。

天子脚下,京官儿最难做。在洛阳,钱再多未必就算富人,官再大未必就是高干。达官贵人云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层出不穷。

此时,洛阳最有权势的家族除了刘秀家,就是阴丽华娘家了。

老阴家集自己的无限权势和皇家的万般宠爱于一身,什么能人在其门前都显得窝囊,什么富豪在其门前都显得寒酸,什么高干在其门前都显得官小。

同时,有这样的大树傍着,老阴家的家奴、朋友也是很容易就牛起来,横起来的。

一次,老阴家的一个家奴叫马成的,因为&ldo;常为奸盗&rdo;,被虞县长逮捕查办。

老阴家有人多次给虞县长写信,为马成求情。

虞县长坚持不给阴家这个面子,不仅亲自审问马成,而且每接到一次阴家的求情信,就对马成鞭笞两百下。

这个鞭子打在马成身上,等于打在老阴家人的脸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