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对方不肯善罢甘休,老范也急了,再次向刘秀打报告,一口气指出和重申坚决不能立古文经的三十一个理由。
为了慎重起见,刘秀专门召集一批博士开会,认真讨论老范的报告。
一看刘秀屡屡重视老范的意见,长期研究古文经的郎官陈元终于坐不住了。
他跟老范一样,也向刘秀呈送了一份长篇报告,全面地、系统地、慷慨激昂地批驳了老范的观点,痛陈把古文经立为官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鉴于老范过去跟人家争论时,常常要跟人家比试考试,这一次,陈元也在报告里说,自己愿意在朝廷跟任何人公开辩论,来阐释孔氏之道,辨析左氏宿冤,如果自己对经学钻研不精,或者理不服众,甘愿伏法就死,虽死而无憾!
这是一个为了坚守理想奋不顾身的人!
为了表明自己也心怀对学术的尊敬和尊重,刘秀把陈元的报告也交给博士们研讨,并且提供机会让老范和老陈辩论。
史载,范、陈这哥俩儿棋逢对手,先后展开辩论十多场。
这哥俩儿有不少共同点:学富五车,品行高洁,把做学问看得远比做官重要,也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
这期间,许多高级干部和专家学者也纷纷上书,向刘秀表明自己的主张。
难能可贵的是,刘秀在极端的忙碌之中,在夜以继日地处理公务的同时,也要挤出时间来听取大家的见解,批阅大家的报告,经常搞到夜深人静才能休息。
面对面的争论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刘秀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决定把这种表面看是大学教材问题,实质是帝国思想文化导向问题的大争论引向一个新的阶段。
不久,经过认真的政治考虑和复杂的人事平衡,刘秀做出安排,把《左氏春秋》列为官学教材,同时要求朝廷有关方面(太常)在太学为之设立四个博士职位,并且抓紧物色人选。
按照刘秀的旨意,朝廷首先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古文经《左氏春秋》博士一名。
陈元当然是积极报名了。
经过一番考试甄选,老陈的综合成绩名列第一。
鉴于老陈在前一阶段的大辩论中表现过于抢眼,锋芒太露,刘秀决定晾一晾他,就钦点综合成绩排名第二的司隶从事李封入选。
不过,由于刘秀对这场争论的态度很暧昧,或者说,不少聪明人看出了刘秀其实是鼓励争论的,当朝廷对李封的任命文件下达时,一批钻研今文经的高级干部和学者立即强烈反对,多次在朝廷开会时展开争吵。
很不凑巧,没有多久,李封病逝了。
于是,刘秀不再对《左氏春秋》博士做出新的人事安排。
这样,古文经登堂入室、进入官学的努力暂告失败,它跟今文经的这一轮争论不了了之。
但是,经过这一番折腾,古文经的影响还是很快扩大了,全国干部群众欣赏和相信古文经的人越来越多了。
虽然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刘秀和他的子孙们掌控的整个东汉王朝都没有把古文经立为官学教材,但从刘秀时起,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研究它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地步入国家高级干部行列,今文经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了。
中国历史上&ldo;风化最美、儒学最盛&rdo;的时代
刘秀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太学建设上,而且体现在他对文化人的敬重上,一大批文人学者走上了高级领导岗位。即使研习古文经的学者,也有不少步入政坛。
爱好学习、学有所成的人才能得到国家重用。同时,国家用人也把人文素质当做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条件。
把刘秀时期的干部任免名单翻开看看,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在这样的导向指引下,不学习文化就没有出路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苦读经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当然,这种社会风尚和社会共识后面巨大的推手,还是刘秀经学治国的战略思想和文以化人的政策导向。
还是来看几个文人吧,他们作为社会人生大戏的演员,有幸跟刘秀同台竞技,也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难得的人文风景。
桓荣,是沛郡龙亢(今安徽蒙城东南)人,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仍然酷爱学习,讲颂不已。
当时,有人讥笑他读书太过于认真,说在一个没有公平正义的世道里,书就是读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他也不辩解,只是一个劲儿苦读不已。
长大以后,他到当时的京城长安求学,师从九江人朱普学习《欧阳尚书》。
由于家里实在太穷,根本出不起学费,他完全靠打工来支撑学业和生活。但是,在学习上,他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史称他以至于&ldo;十五年不窥家园&rdo;。
朱老师去世后,桓荣也已经学有所成,就以授徒为生,很受学生欢迎和敬仰。这些都是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事儿了。
刘秀不仅重视太学建设,重视文化人,作为&ldo;经学治国,文以化人&rdo;战略思路的一个必要的链条环节,他还非常重视并且强力推进帝国整个教育制度的恢复和完善。
西汉开国直到武帝,经过刘汉几代一哥的努力,以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建立太学为标志,帝国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