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说到,宝钗回家路上偶遇站在花阴下的黛玉。宝钗明明听到黛玉奚落她,但因记挂母亲哥哥,也不回头,一径去了。
如何让我遇见你
在我感到吃醋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尽快让我实现心愿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美女
站在你必经的路旁
躲在花阴下
慎重的想好了该说的话
句句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奚落的声音
是我内心的呐喊
而当你终于无视的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黛玉忽略了宝钗的无视,依然站在花阴下,遥遥的张望着怡红院那边。一波又一波的人们进去了又出来,唯独不见凤姐。这不科学,一个喜欢打花胡哨(虚情假意敷衍)的同志,怎么会主动放弃讨好老太太、太太的大好机会?凤姐同志这么晚不出场,肯定是有原因的。
黛玉虽然心里胡思乱想,眼睛却一刻没离开过怡红院的大门——前面花花簇簇的一群人是谁?说笑着向怡红院方向走去了。定睛一看,没错,那个搀扶着贾母,身后邢夫人、王夫人、周姨娘等簇拥着的不就是凤姐吗?
黛玉好不伤感,还是有父母的人好呀,想自己父母双亡,如今寄居在姥姥家,这个中滋味谁会了解?想到此,黛玉不禁潸然泪下。
不一会儿,薛姨妈和宝钗也进去了。
紫鹃静悄悄的走过来,说道:“姑娘回家吃药可好,水都凉了。”
黛玉答道:“不要催了,我吃不吃的跟你有什么相干?”
紫鹃勉强笑道:“姑娘一大早就站在这儿,已经站了大半天,天这么热,太阳这么毒,花阴下又这么潮,姑娘也该回去歇歇了。”
黛玉这才觉得自己已经站到腿发酸,于是,扶着紫鹃,慢慢回到馆。
一进院门,只见竹影青青,苔痕浓淡:总有一种单纯的绿意,可以取代花的颜色;也总有一种清愁,可以抹去幼时的欢颜。
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黛玉叹道:“崔莺莺呀崔莺莺,你虽然命薄,但还有孀母弱弟,而黛玉命薄,却连孀母弱弟也没有。自古红颜多薄命,我既不红颜,为何上天还要我薄命胜于崔莺莺?”
走到门前,前廊上挂着的鹦鹉见黛玉来了,扑棱棱飞了下来,在黛玉面前表演了一个优美的低空翻,仍飞回到架子上了。
黛玉:“作死的,扇了我一头灰。”
鹦鹉叫道:“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
黛玉笑了,问紫鹃:“给鹦哥吃过饭没?”
紫鹃还未说话,那鹦鹉忽然长叹一声,学着黛玉的语气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