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瑜伽持戒是哪几戒 > 第15集本(第1页)

第15集本(第1页)

《瑜伽菩萨戒本》,绍安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页,庚三、住邪命法戒。我们菩萨戒的修行内涵基本上是两大内涵:第一个是戒体,第二个是戒行。谈到戒体,就是我们必须要先安住菩萨种性。菩萨种性在《成唯识论》当中提出两个内涵:第一个、你必须要发坚固的菩提心;第二个、你要具足大乘正见。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正知见,这两个事实上就是一种所谓的观照力,对生命的观照。我们在成就大乘种性,就是你首先要有一种智慧来观察生命的真相,在经论上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就是说我们在观照生命的时候,应该从他因地的相貌跟果地的相貌来观察。从因相来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功能,有一种摄藏,无始时来界,这个界就是种子,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所造作的业力虽然剎那剎那的过去,但是它的种子、它的功能会被我们内心保存下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种子又会生起一种善恶的现行,所以我们在造善造恶的时候,会愈造势力愈大就是这样。你刚开始去造作一个善法、或者恶法的时候,那个力量是薄弱的;但是你造久以后,不管造善造恶,势力都是增长广大。就是我们内心的因地,它像滚雪球一样,有一种展转增胜的功能。这种功能到因缘成熟的时候会有什么果报出现呢?「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因为这种功能的累积,会使令我们在生命当中就出现差别果报:有些人善的功能强,就出现安乐的果报;有些人恶势力的功能强,就出现痛苦的果报。所以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因果的相续,但是因果相续的关键点在于我们内心的相续,因为因果是由心所摄持。所以事实上在观照因果的时候,我们应该要进一步的去观察心的相貌,观心。怎么观察这一念心呢?在《成唯识论》指导我们怎么观心,它说:你应该观察这一念心是「恒转如瀑流」,就是我们的心就像一个急速的水流,这个急速的水流你可以从二个方面来观察:第一个、它是恒常相续的,它这个水流是不能停止的,表示我们每一个造作,这个因果是相续的,因果丝毫不爽,你今生的果报是前生的因地所创造的,来生的果报又是今生的因地所创造的,所以前世的因招感今生的果,你今生又创造一个新的因地又会招感来生的果报,因因果果是相续的,就像一个水流它从来不会停止,所以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第二个、心有前后变化的功能,「转」,就是说它虽然相续,但是这个水流可是剎那剎那的变化,这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这个自我意识的个体意识是不存在的,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就是说因果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说是我空、法空,就是生命是可以改造的。所以我们从观察这一念心性当中,就明白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当体即空;但是在空性当中,每一个造作对我们生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又是变化性、又是无常无我的。当我们这样子去观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去发起一个誓愿,所谓的「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由内心的观照发起了菩提的愿力,这样子的观照力我们叫做安住菩萨种性,也就是安住菩萨戒体。由这个戒体就付诸了真实的行动,所谓的戒行。在本戒当中讲到戒行,等于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有断恶、修善、度众生三种戒行。这三种戒行其实就是分成两部分:从自利的角度,就是断恶、修善,就是一种内心的调伏,透过观照以后,我们知道应该要去调伏自己的过失,以增长自己的善业,调伏力;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就是一种摄受力,这个时候观照就不是向内观照,是向外观察众生的根机、众生得度的因缘,施设种种的善巧方便,这个就是所谓的摄受力。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整个菩萨戒的修行就是三种力量:第一个是观照力为自体,表现在自利方面的观照就是调伏力,以戒定慧来调伏自己的过失;表现在利他方面就是对众生的摄受力:就是观照力,调伏力跟摄受力。其实我们每一条戒都是具足这三种力量。好,我们看《讲义》三十页:庚三、住邪命法戒辛一、明染违犯这个讲到持戒度,持戒度当中有七条戒,这是第二条戒。首先我们解释邪命,什么叫邪命呢?就是用不正当的方法来取得财富、来资养我们的生命,你取得财富的方法是不正当、非法,叫做邪命。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明染违犯,我们看戒文: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内心当中具足对生命正确的观照力,但是他这个时候生起诡诈,他内心当中生起一个诡,诡就是虚妄不实的意思,他明明没有这个功德,他假装有这个功德,叫虚妄不实。他为什么虚妄不实?主要的动机就是一个诈,就是想要欺诳他人,诈就是欺诳他人,以虚妄不实的功德来欺诳他人,内心当中有这样一种邪恶的动机。他以这样的一种动机,当然就是他的观照力失掉了,他开始随顺妄想而转。他进一步付诸行动,虚谈现相:虚谈是一种口业的邪命,用口业来创造邪命;现相是一种身业的邪命,以身体的造作来创造邪命。口业跟身业的邪命,在《大智度论》当中讲到出家众有五种邪命:前面两种是身业,身业当中第一个是诈现异相,就是说出家众本来的身相应该是剃发染衣,但是你这个头发故意不理,头发留得很长、胡须留得很长,穿着破旧的衣服、打着赤脚,表现出修行苦行的样子,以这样子来博取别人的供养,这个就是诈现异相。第二个是占相吉凶,出家众的本业应该是弘护正法、续佛慧命,你却从事看地理、看风水、算命卜卦,以此来获取财富,这个也是一种邪命,这是属于身业的邪命。口业的邪命有三种:第三个是自说功德,你经常在居士的面前赞叹自己的功德,你说「你看我持戒多么庄严,我内心当中有殊胜的禅定、有殊胜的智慧、有殊胜的种种德行」,你自说功德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去博取别人的供养;第四个是高声现威,我们在居士面前故意现出一种有威严的声音、很特殊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摄受力、来博取别人的供养;第五个是说所得利,就是说你在彼处得到利养而在此处宣说,你向某一个人说「某某居士他供养我什么什么东西」,言下之意,你也希望对方能够比照如此的供养,这个也是属于邪命。出家众的邪命等于是由身业跟口业,当然这样的邪命主要的是内心生起了诡诈,有虚妄不实的欺诳之心。总之,他的内心当中没有安住在内心的功德上,等于是「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以种种口业、身业的方便来取得众生的供养,目的就是假利求利,就是以利养来求取利养。假利求利有另外一层意思,律上也有说明,就是我们出家众,你可能是个执事,你把僧团的东西送给居士,或者你把别人供养你的东西送给居士。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你就是要拉拢感情。本来身为一个僧宝是要受居士的供养,做众生的福田,结果你反而拿东西来摄受居士、来拉拢感情,希望他对你做出更大的供养,这样子就是「假利求利」。总之这个意思就是说「味邪命法」,贪着邪命之法,内心当中无有羞耻,坚持不舍,对于这样的过失,你内心当中没有想要改过迁善的意乐,念念的坚持不舍,这样子就违犯了菩萨戒,也等于是伤害了菩萨戒体。这个地方「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主要是讲到出家众的邪命,但是因为菩萨戒是通于出家在家,所以在《涅槃经》当中也讲到在家居士有十六个邪命,身为在家菩萨要避免的:第一个是屠儿,屠就是作杀生的事业;第二个是魁刽,魁刽就是厨师,也不能做厨师,因为厨师拿刀子去杀众生,伤害你的慈悲心;第三个是养猪,养猪虽然你不直接杀生,但是你跟杀生造共业,你为什么养猪?你不是慈悲心要去养它,你是把它养大了要卖掉杀掉,所以养猪也造了共业;第四个是网鸟,去抓鸟;第五个是捕鱼;第六个是捕蛇;第七个是养鸡,养鸡跟养猪一样,都是去创造一个杀生的因缘;第八个是猎师,从事打猎;第九个是捕贼,你抓贼,抓贼的过程当中也容易起瞋心,去做一些伤害众生的事。第十个是咒龙,就是用咒术去杀龙;第十一是做贼,你自己做贼;第十二个是做狱吏,狱吏就是管犯人,犯人的个性刚强,你去管他们,你可能会起瞋恨心,数数起瞋恨心就容易伤害你的菩提心;第十三个是做淫女;第十四个是沽酒,卖酒,在菩萨戒是非常忌讳一个居士卖酒,因为酒是无明药,你把无明药卖给众生,这个过失很重;第十五个是洗染家,就是你不能开洗衣店,因为洗染家、洗衣店都会放一些漂白水、消毒水,这些东西排到水沟的时候会伤害这些水沟的众生;第十六个是压油家,这些豆子要压成油之前都要放一段时间,可能会长虫,所以你在压油的过程当中也会伤害生命。总之在家居士,不能够从事有关杀盗淫妄的职业,这个就是所谓的邪命法,就是以不正当的方法来取得财富、来资养生命。辛二、明无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这一条戒的开缘是初心菩萨,可能你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曾经有邪命的业、有邪命的因缘,你现在受了菩萨戒,知道这是过失相,你内心当中已经生起要除遣邪命这样的一种意乐,换句话说,你内心当中已经依止正见来如实的观照,观照邪命法在生命当中,对你来说是创造一种过失的,你开始厌恶邪命之法,而且你发勤精进,你也采取对治调伏的行动,开始慢慢的去改造这个事情。但是因为这个邪命之法在你的生命当中,你可能已经从事了好几十年,所以对于邪命的烦恼特别炽盛蔽抑其心,心有烦恼的活动经常的障碍你的正念,所以你有时候会经常的现起这个因缘,这条戒在这种情况下,佛陀把它列为开缘。这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我们研究菩萨戒,我们看到佛陀对于一个人生起增上惭愧心是非常的包容,如果我们今天看这个戒律会发觉一件事,佛陀当然也会待人处事,你看佛陀在僧团当中有两个弟子跟他特别亲密的:一个是阿难尊者,一个是提婆达多。这两个都是佛陀的堂弟,但是佛陀对这两个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你看阿难尊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过失出现,佛陀的口气是摄受的、鼓励的;但是如果是提婆达多犯错,佛陀的口气是非常严厉的诃责詈。有弟子就说「佛陀的心不平等」,佛陀说:我的心就像大地一样平等的呵护众生,但是为什么对阿难尊者跟提婆达多有不同的差别呢?因为阿难尊者内心当中具足惭愧;提婆达多是无惭无愧,所以不用这种骂詈粗恶的言词,他没办法改过的。佛陀讲完这个事情以后,就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佛陀说:过去有一个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发心要做一个功德,就是在荒野山路的地方,他挖了一个井叫做义井,提供过路的人在这个地方歇歇脚、喝喝水、洗洗脸,很多人因为这样子就得到很大的利益。有一天黄昏的时候来了一群野干,野干也到这个井来喝水、洗脸、休息,野干用完水要离开的时候,野干王就把头伸在勺子里面,头往上一摇、往地上一摔,就把这个木头做的勺子给摔坏了,摔坏以后它就很得意。其它的野干就劝谏说:这个勺子有它的作用,很多人用它来汲水,你把它破坏了,其它人就不能受用了。野干王说:我的心情只管我欢喜不欢喜,这个勺子有什么作用,我不在乎的。讲完以后它就离开了。离开以后,这个时候有人就跟婆罗门报告说:你的义井做得很好、地点很好,但是你的勺子被摔坏了、被野干摔坏了。这个婆罗门说「没关系,摔坏了我再做一个」,他又做一个新的放在旁边。第二天这个野干王又带一群野干来用水,用完以后,它又把头伸进去,然后一摔又把它弄坏了。摔坏以后,人家又跟婆罗门报告,他又补上去一个,这个野干王总共把勺子摔坏了十四个。凡夫的心情在做善业耐心是有限的,凡夫跟圣人的善心不同,凡夫的善心是夹杂烦恼,你不能刺激他。这个婆罗门被摔了十四个勺子以后,他的烦恼被触动了,他说「是谁障碍我做功德」?他很生气,这一天早上就拿着一根棒子,躲在树后看看是谁破坏这个勺子。早上过去了,没事;中午也过去了,没事;哦,到了黄昏的时候,野干王又带了一群野干来喝水,喝完水以后,野干王的烦恼习气又发动了、老毛病又犯了,又把头伸进去准备要甩的时候,婆罗门就拿起棒子把野干王打死。佛陀说:野干王就是提婆达多的前生,提婆达多的个性,做什么事情都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一个人没有惭愧心,在佛法来说是非常严重。我们身为佛弟子,我们也会犯错;一般的人他没有学佛,他也会犯错:但这两个错误所产生的因缘果报是不同的。就是我们犯了错以后,我们回到了佛堂会拜佛静坐,这个时候把心静下来,把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内心正见的功能就发动出来,开始观照自己今天身口意的行为,我们就会马上检查到自己的过失出现,这个正见的善根会产生一种惭愧反省的力量,这个在我们生命当中是非常珍贵的、非常珍贵的。一个人其实不怕犯错,就怕你那个错误出现的时候,你没有反省对治的力量,你就会一直错下去了;就是这个人开车,他永远不知道踩煞车,这个车子就一直开下去,直到撞到墙壁为止。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戒本身的修学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诸位要知道菩萨戒不是引导大家成就阿罗汉,阿罗汉四生就可以成就,这是一个成佛之道。换句话说,菩萨戒的四重四十三轻戒的圆满,是成佛的时候圆满,那是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修学四重四十三轻。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佛陀要求每一个菩萨:我们不可能刚开始就把菩萨戒持得圆满,但是你起码要先把观照力、调伏力栽培起来,你要有惭愧心。你有惭愧心,就表示你的生命永远充满了希望,虽然你现在做得不好,但是你充满了希望,你的生命会不断的增上。所以佛陀看到这个人未来增上的功德,所以对他暂时的过失生起包容,因为他有潜力,他这个过失相是暂时的,他马上要解脱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今天一个人没有惭愧心、没有观照力,那你真的是没有希望、没有解脱的希望。当然惭愧心来自于观照力,而观照力的根源来自于正见,你要多多学习经论、明白道理,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你才能够生起观照、生起惭愧。这个地方是说一个人已经开始生起观照、生起调伏,虽然烦恼炽盛暂时的蔽抑其心而时时现起,但是佛陀认为这个人是无违犯,因为这个只是暂时的因缘,他已经开始在改过了。庚四、掉动嬉戏戒辛一、明犯相壬一、明染违犯这当中分成两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相当中又分成两科,先看染违犯,我们看戒文: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諠哗纷聒,轻躁腾跃,望他欢笑,如此诸缘,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的内心有掉举的烦恼,先看他的意掉,意业掉举,他的内心当中为掉所动,他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经常为掉举的烦恼所扰动,所以他内心当中经常是心不寂静的,他就经常向外攀缘、经常是散散乱乱。心不寂静,我们一个人总是有些人事的因缘,这件事情可以谅解;但是比较严重的是下一句话,不乐寂静,更可怕的是他的内心当中根本不好乐寂静,也就是说他对于内心这种掉举的相貌根本不想去改过,他也不知道这是过失相,不想改过当然不可能改变,就是他的意业经常是保持散乱的,而且他也认为这个散乱心是一种功德相,这个是他快乐的唯一根源,这表示他的意掉。再看他的口掉,「高声嬉戏,諠哗纷聒」:他经常高声讲话很大声,而且经常以高声来嬉戏,来做一些游戏;諠哗就是大声刺耳的音声,这个声音也特别的尖锐刺耳;纷聒就是杂乱无章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杂乱无章的、东讲西讲。这个是口掉。再看身掉,「轻躁腾跃,望他欢笑」,轻躁就是这个人轻浮躁动,而且身体经常是跳来跳去的。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因为要博取他人的欢笑。「如此诸缘,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个就犯到重的突吉罗罪,也就会去伤害到你菩萨的戒体。壬二、明非染违犯若忘念起,非染违犯。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菩萨本身是好乐寂静,但是在特殊的因缘之下,他只是一时的忘失正念,他并不是以掉举来当做他的习性,一时的忘失正念,这样子是非染违犯,虽然是犯到这条戒,但是轻的突吉罗罪,一时的忘失正念。掉举在《佛遗教经》,蕅益大师解释《佛遗教经》把它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属于世间的修学法要,就是你要成就世间的功德,在《遗教经》当中提出两个,一个是布施、一个是持戒,透过布施、持戒而成就人天安乐的果报,这个叫世间修学法要;第二段判做出世间的修习法要,如果你生命的规划是要寻求出世的解脱,这当中就有所谓的七科、七段,就是少欲、知足、远离、精进、不忘念、禅定、智慧。刚开始你想要修出世的功德:要少欲知足;然后就是远离,远离很重要了,远离的意思就是远离愦闹,好乐寂静。远离愦闹在《遗教经》当中讲出一个譬喻,说我们修行人为什么要远离愦闹呢?它说:「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就是说饶你过去的善根有多么的深厚,你过去生有戒的功德、禅定的功德、智慧的功德,你是一棵大树、有堪能性,但是你好乐热闹,经常跟人群这样往来、跟众生这样往来频繁,你这棵大树就众鸟集之,很多鸟就停在你这棵树上,你这棵树就有枯折之患,被这些鸟摧残到最后枯折而死。这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站在自利的角度,善根的栽培,你一定要闲居静处,你要找一个寂静的处所来修行,要好乐寂静,这个是一个人在修学佛法,到底你要成就世间的果报、或者要成就出世间的功德的关键点,就是你是不是好乐寂静。辛二、无违犯相看戒文: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广说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恼;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顺将护,随彼而转;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恶谋憎背,外现欢颜,表内清净:如是一切,皆无违犯。这当中有五种的开缘:第一个「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就是说这个人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他欢喜掉举、欢喜热闹,但是他受了菩萨戒以后,他读圣贤之书也就明白圣贤之道,他就会观照到掉举的过失,他内心当中已经生起要去改过对治的意乐,而且他发勤精进,也是用种种的方便来对治心中的掉举,但是一时的烦恼炽盛蔽抑其心而时时现起,这就是所谓的广说如前,这个时候是开缘。第二个「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就是说这当中有人对菩萨有嫌恨之心,可能某一个人跟菩萨过去有点误会,这个时候菩萨跟他见面以后,如果又表现出很庄严肃穆的样子,可能就更增长彼此的误会,菩萨为了化解彼此的误会,暂时的说说笑笑,讲一些戏论的话来释放善意,这个时候主要是在化解彼此的嫌恨,这是无犯。第三个「若欲遣他所生愁恼」,就是初学菩萨跟老参菩萨不同,诸位,我不知道诸位是修学几年,总之刚开始修学佛法这一段是最困难的,因为你要修习善法之前,你要先处理你心中的烦恼,这是一个问题。我记得我读佛学院的时候,很奇怪,我七十六年度去佛学院,我第一年在课堂上听老师上课的时候,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就是这念心跟佛法之间有一个障碍,就是烦恼、妄想,第一年的时候坐在课堂上,听了很久很久,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事情。慢慢慢慢佛学院读到第二年、第三年,「原来老师在讲这件事情」(呵──),就是内心的这些疑雾比较淡薄了,看到太阳出现。所以刚开始修学佛法会比较辛苦。所以初学者(你看一些人修学佛法,他不是在调伏自己,整天唱歌跳舞、办那些活动,这些人我们就不谈)有志于修学圣道的,你刚开始一定要有一个过程,就是要调伏烦恼,调伏烦恼的时候,这个时候真妄交攻内心容易愁闷,所以旁边的老参善知识就很重要了,因为你自己走过来,你有时候会讲一些开心的事情、开开小玩笑,来告诉他说「其实这是暂时的因缘,烦恼也不是真实的,既然不是真实的,它假借因缘所生,它也能够假借正确的因缘而消灭,它并不是我们想象那么坚固」,所以初心菩萨在修学的时候,他面对内心的情绪烦恼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一时的忧愁苦恼,这个时候老参菩萨会开开小玩笑让他欢喜,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菩萨本身不喜欢掉举,但是众生有这个需要。「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顺将护,随彼而转」,有些人、特别是初学佛法的人,他的个性喜欢说说笑笑、身口意的掉举,菩萨也认为这个人虽然喜欢掉举,但是可也有善根,菩萨为了要方便摄受他,使令众生能够随顺于菩萨的教化,所以暂时的随彼而转,随顺他的心意而生起身口意的掉举。换句话说,菩萨本身是好乐寂静,但是为了摄受众生,暂时的随彼而转,这个是不犯。「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恶谋憎背」,就是有一类的有情对菩萨有所误会,他以为这个菩萨要对他做出一些不良的意图,对菩萨有所「猜阻」,这个时候这个有情众生就心怀嫌恨了,说「你要对我有不良的意图」,这个时候就恨这个菩萨,而且准备要弃舍菩萨而去,可能要去学习外道、或者亲近恶知识了;这个时候菩萨为了挽回这样的一个因缘,暂时的现出欢笑来表达内心的善意,就是「我没有这个恶意的,你误会我了」,以身口的这种掉举欢笑来表达自己的善意。这种情况,「如是一切,皆无违犯」,这个都是为了摄受众生的方便。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本身是好乐寂静,但是为了摄受采取一时的方便。这条戒我们讲一下。曾经有人问我说: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人适合出家、一个人不适合出家?同样是有善根。我个人认为:好乐寂静是一个标准,你要是个性好乐寂静,你这个人适合出家;如果你好乐热闹,你最好不要出家,你会出事情、会出事,这种出家枯燥的生活你没办法相应。你就是内心当中以寂静为乐,这个人适合出家。当然出家、在家都能够往生净土,但是你怎么知道你适合出家、不适合出家呢?这是一个判断点。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