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兵去收复中原?梁武帝这个蠢老头子在开天大的玩笑吗?不过意外的是陈庆之又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他居然做到了!他真的把元颢送回洛阳当了皇帝!
不过这段历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把陈庆之吹上了天:七千对百万,兵行三千里,连胜四十七场,克城三十二座,杀得北军落花流水。自古以来为避免鲜血刺眼,军服都是深色,唯独陈庆之这支军是白袍,一时间中原&ldo;千军万马避白袍&rdo;。这种英雄气概流传千年,连毛主席都不禁要一读再读,感叹:&ldo;再读此传,为之神往。&rdo;但又据考证,陈庆之不过是浑水摸鱼,当时中原被尔朱荣搞得一片稀烂,所有人都顾头不顾腚。陈庆之看见人家的头就避开,碰到一个腚就猛踢,造成了战无不胜的视觉效果。最后尔朱荣抛开一切事务,集结百万大军,全部用头对着陈庆之。但白袍神军以少胜多已成习惯,这次陈庆之头碰头,用七千士兵把尔朱荣的百万大军又打败了。客观地说,这并不是陈庆之真的比尔朱荣厉害一百四十三倍,而是和淝水之战苻天王的九十万大军溃败类似‐‐兵太多,无法有效指挥。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刚识字不久,不懂管理科学,以为兵越多越好,结果自己上了自己的当。尔朱荣还算天分好,虽然百万大军指挥不过来,但也没溃散,而且他脑子很清醒,我打不过你老陈我还打不过元颢吗?带着百万大军两三下就把正在洛阳当皇帝的元颢踩扁了,失去后勤来源的陈庆之也就很自觉地跑路了。
在杀光前朝君臣、扑灭元颢反攻后,尔朱荣连续废立了几个小皇帝,掌稳了朝政,估计正在筹划着篡位称帝,重大意外却发生了。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尔朱荣立的小皇帝轮到了二十三岁的魏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估计尔朱荣都不一定认识那个&ldo;攸&rdo;字,不过他也没兴趣认识,魏帝只是他的橡皮图章,用得着把条纹都看那么仔细吗?魏孝庄帝却不这样想,他恨死了尔朱荣这个凶残暴戾的权臣,一心想杀了他。但尔朱荣大权在握,怎么杀?历史上只有董卓杀少帝,还没听说少帝能杀董卓。然而魏孝庄帝无法通过正当游戏规则铲除权臣,压抑日久,终于产生变态心理,他决定通过一次技术犯规来达到目的。
除了外镇主力部队,禁宫戍卫也都是尔朱荣的人,起兵杀他自然没门儿。而百官都不能携带武器上殿,谁想夹带武器在和尔朱荣见面时暴起刺杀之也不太可能,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人‐‐皇帝自己。
对,皇帝自己是可以佩剑的。尔朱荣和他的部下也都没想到皇帝自己会来搞刺杀。其实这招秦王子婴用过一次来刺杀赵高,但尔朱荣这些人估计连子婴是谁都不一定听说过,于是放心大胆来上朝,被魏孝庄帝一剑劈个正着。这一剑下去不管权力大小,横竖是个死。
这当然是一次严重的技术犯规,政治斗争就应该用政治方式来进行,搞刺杀本来就不对,还皇帝亲自来刺杀,还是个没有任何根基的傀儡皇帝。你那一剑不顾政治,好比球场上技术防不住人家,就不顾技术把对方踹倒在地,这就犯规了。大家当然不能承认魏孝庄帝这次得分,作为犯规的惩罚就把他杀了,但尔朱荣这个人也活不转来了。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盖不住场面,原亲信冀州刺史高欢在北方起兵,灭绝了尔朱氏,杀入洛阳又废立了一大堆元某皇帝,成为新的权臣。但是到二十三岁的魏孝武帝(元脩)时,这人又搞犯规动作,这次不是皇帝搞刺杀,而是很有新意地逃出了洛阳!所以,魏孝武帝还有个谥号叫出皇帝,大概就是这意思。出皇帝和长安守将宇文泰联系好,他逃出高欢的魔爪,他们君臣在长安重建中央,他就成了真皇帝了。这位年轻人不但和魏孝庄帝一样暴躁,一样不守游戏规则,而且智力更低‐‐逃出了高欢的魔爪,但凭什么认定宇文泰就不是尔朱荣而是诸葛亮?他逃到长安,理所当然地就被宇文泰控制起来。
高欢见皇帝撒腿跑了,肯定很生气,但也没办法,只好另立宗室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这边宇文泰也很快弑杀魏孝武帝,另立宗室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东西两魏都推行大鲜卑主义,高欢从血统上讲是汉族,但文化上已经完全鲜卑化,甚至根本不会说汉语,所以也从来没人认为东魏包括后来高氏建立的北齐是汉族政权。而宇文泰更是一个强烈的大鲜卑主义者,而且是一位鲜卑古典主义者,他不但不准鲜卑人汉化,还想把汉族鲜卑化。宇文泰要求西魏宗室将元氏又改回拓跋氏,并给汉族将领赐鲜卑姓氏。隋唐两朝分别为西魏汉将杨忠、李虎的后裔建立,他们在当时都被赐了鲜卑姓氏普六茹、大野。然而两魏的鲜卑化在本质上又有差别,高欢的统治建立在鲜卑各部的支持上,除了他本人的血统,东魏是一个很纯正的鲜卑政权。而西魏相反,尽管宇文泰做了大量胡化的表面功夫,但这个政权的实质在汉化。尤其是宇文泰重用汉相苏绰,用汉式公共管理体系建设国家和军队,他觉得汉魏官制太复杂,让苏绰改定一套周代官制。一个要鲜卑化的国家重拾周礼,按孔子的标准来看,比南朝更汉化。宇文泰还将任免地方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他自己),经济上劝课农桑,恢复均田,这分明是在建立一个汉式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