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不少人对南明很不解,须知南宋偏安江南一百五十三年,几乎是独立的一个新朝代,南明为何就做不到?应该说这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平行化的中华帝国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确实很缺乏这种抗风险能力。如果按晋朝的分封建国制度,藩王就可以在江南以原有藩镇为框架,快速建立一个新王朝,宋明的藩王显然就缺乏这种能力。个人观点,南宋和南明都不应该存在,南明的快速灭亡才是正常的,南宋才是宋高宗硬生生扛出来的一个奇迹。这不得不说是平行化中央集权帝国最大的一个缺陷,次次都有南宋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许这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终篇 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
本书包含了两条主线,一是历朝历代都有太宗,把他们的故事接起来就行了;二是各位太宗塑造的不同国家结构。
首先还是回顾一下有幸登场的各篇主角。在以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讲完他们的故事后,也有必要拉到一起做个谢幕。其实,我知道有人已经按捺不住:&ldo;给他们排个名,评一评谁是我们中华帝国的最佳太宗吧!&rdo;
商太宗:
小兄弟,怎么第一个就是你?说真的,你没被人砍死已经够幸运了,你是不是觉得这么好的运气还可以延续到评优?你还是回家重修一下概率论吧!
秦二世:
有点冤枉的小悲剧。不少人把一些不该他负的责任也栽到了他头上,我们应该在传统印象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对他的评价。当然,即便如此,他的排名应该仍然是倒数几位。
汉文帝:
三大贤主中唯一一位太宗,给人感觉虽然不错,但又略显平庸,主要是吃了没打大仗的亏,也缺了点亦正亦邪的个性来塑造文艺效果。尽管他的威名或许比不上后面某些人,但恶名更比不上。其实后世称赞或诫勉当朝皇帝,最爱以汉文帝为标杆,正是因为他没什么明显缺陷。把皇上比为唐太宗吧,皇上想:&ldo;你暗示我得位不正,还贪慕虚荣?&rdo;比为宋太宗吧,他想:&ldo;你又暗示我得位不正,还打得一手烂仗?&rdo;那比为明太宗吧,他又想:&ldo;你还在暗示我得位不正?还性功能不全?小样儿要不要来试一下!&rdo;所以,比为汉文帝就最合适。魏文帝:
历史上形象尚可,主要是很多人把篡汉的恶名错扣在了他爹头上,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被他弟弟掩盖了不少。
蜀后主:
阿斗,把自己扶起来去找罗贯中索讨名誉损失费呀!
吴大帝:
生子当如孙仲谋!尽管很难算正统政权,但孙权本人无疑是二世祖的一个标杆。
晋太宗:
之所以要让这位山寨货在本书占有一席之地决不是为了凑数,而是为了让您明白:人多了难免有南郭先生,再规范的体系也难免有漏洞,我们要做的并非妄图创造一个完美的体系,而是不断总结完善,以更大的概率避免这些漏洞。看了晋太宗这个未能避免的小概率误差事件,希望您能悟得管理学的这层境界。
宇文护:
把最佳太宗颁给你,你敢来领奖吗?其他候选人都是皇帝,对,就是你专门杀的那种。
隋文帝:
其实他的影响似乎比汉文帝更加深远,他带领中华帝国走过了进入中国特色封建社会后最重要的瓶颈,他调整的框架似乎至今仍然适用。但他个人的缺陷又太明显,子嗣问题尤为令人诟病。关键是最佳太宗如果出在一个二世而亡的朝代,就好比超级女生的冠军是一个纯爷们儿那样别扭。
唐太宗:
这位选手,麻烦你把嘴从我的乳头上移开。你看,我只有两个乳头,不是你老爸,不要吮了。唐太宗个人功业奇伟,青史风采惊人,但又为历史的发展作了多少正面贡献呢?透支资源换来的表面繁荣能让人热血沸腾一时,又岂是可持续发展之道?当然,作者对唐朝这个朝代的态度极不客观,本书中唐朝有两位皇帝入选,尽管是后唐,但东汉、南宋都没享受到这种待遇啊!可见对唐朝有严重偏向,所以你们将作者对唐太宗的评价再调低一点,才更接近客观真实。
朱友珪:
你先去找欧阳修解决一篇本纪再说吧。
唐明宗:
五代唯一的明君,其实作者很欣赏,但如果把奖状发给你,反正你也不认识上面的字,还是留给别人吧。
晋出帝:
孙子,这本书里面再没有比你更丢脸的主角啦!
汉隐帝:
好吧,我收回上面那句话。汉隐帝成为一章的主角为不少读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痛苦的根源在于明知这个人和晋出帝一样,原本可以在免费的笑话网站上看他当喜剧演员,现在却不得不花钱买这本书来看他当太宗。
周世宗:
宋人吹捧的两大偶像中的另一位,他用行动告诉世人一个道理:急流勇退是保持良好形象的妙方。当然,皇帝急流勇退的方式一般只有一个‐‐去死。这又稍微惨了点。
宋太宗:
作者:光义,你知道吗?在这本书里,再没人比你打起仗来更像是一坨狗屎。
宋太宗:要知道,我的长处不是冲锋陷阵,而是设计科学的阵形。
作者:可你设计的阵形也很像一坨狗屎。
宋太宗:要知道,我的长处不是打仗,而是构建科学的文官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