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其目的为何、纯不纯粹,也不太重要,总归亲生父母之间,血脉亲情总是有的。她早已下定决心,不论将来她到底能走到何种地步,是贫穷还是富贵,她都会尽己所能的供养父母,也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一番心意。
这就是这个时候的她,最朴素真诚不过的愿望。
在原书剧情里,到了后来,即使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女主也没有忘记,自己年幼时许下的心愿,尽己所能给了张家父母和兄弟们最优厚的待遇。
也是因为一家独大,亲儿子当权,无人敢质疑当时已是太后的女主的决定,毕竟尊贵的皇上总不能有一个身为平民的外祖父不是。
这也恰恰成了原主最介怀的地方。被当做扶弟魔的她,实则并未损害夫家多少的利益,只是以作为一个姐姐、一个姑姑的身份去帮扶自己的兄弟和侄子侄女又有什么错呢?
在她心中,夫家是家,可娘家也是养育了她这么多年的家啊。她又何错只有呢?
不见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一力封土地里刨食的娘家为侯府,也没有人敢议论她的不是吗?
由此可见,并不是她的做法有什么不对,而是人们对一件事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在太后身上,就是不忘养育之恩,在她身上,就是身在夫家心在娘家。
‐‐‐‐‐‐-
且不说那一边的女主作何感想,回到家中的周念夏顿时似是卸下了一副重担,轻松的不行。这件事一直压在她的心头,沉甸甸的,包袱现在可算甩出去了,她相信女主会处理的比自己好。
短时间内,她都不会再去女主那里,还是老实呆在家里收拾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吧,以免被问出什么不该说出口的,她从来不怀疑女主的聪慧。
周念夏这边自觉轻松了,却不知女主那边,开始了绞尽脑汁的思索,如何说服自己的父母及说服其他人,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
这显然不是凭借自己以往表现出来的略微成熟的印象就能达到的。这是对于全族、全村都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她得好好筹谋好、取得别人的信任才是。
不过即使周念夏知道女主的苦恼,也只会更加庆幸自己的明智选择,。她只愿意当那一只小小的米虫,在米粮充足的大米缸里,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短短一辈子的幸福与舒适。
至于这些复杂的,自然让更有能力的人去操心。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啊啊啊,脑子坑了,上一章设置的存稿时间晚了一天。我为什么这么犯蠢这章才是21号的。
第67章开国皇帝的小皇后5
接下来,在周念夏偏安一隅悠闲度日的时候,女主张菁华一直苦苦思索该如何劝服其他人,在自己什么依据都没有的情况下。
这日,一直没有想到办法的她十分烦心,思及周念夏所言的饥荒,她不禁生出一股出去走走的念头,毕竟往后不一定能一直见着。
作为一个性格偏向成熟的小大人,张菁华平日并不大出门,总归家里也不需要她在外面过多的劳作。但是一个村子里,大家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了。
一路与熟悉的村人打过招呼,东家婶婶、西边姨姨,熟悉的面貌与笑颜,举目四顾这满村子不都是骨肉亲情。
张菁华一直从张家院子所在的西边,慢慢踱步大村头的大柳树,再从南边转回来。张菁华想到自己一路上所见所闻,顿时生出一股荒谬感来。
这么祥和的一幕,若是真的饥荒来临,又该多么可怕啊。
村里的人们,再也不会这样欢声笑语的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再也不会期待着来年的好收成。尽管现在很是艰难,但是大家都还是愿意相信,眼前的难关只是一时的,只要撑过难捱的今年,只要下上两场雨,来年春天野菜长起来了就能撑过去,足以等到来年收获的日子。
但却从没人想过,也可能是没人敢想,若是一直不下雨呢?倒是定然是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回到家中,张菁华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所背负的责任和使命,她必须得让大家相信她对于灾荒的&ldo;预言&rdo;是真实的。是的,张菁华已经打定主意将这个她贸然的猜测转变为&ldo;预言&rdo;,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愿意相信。
定下心来,张菁华打算尽快开始行动,否则真等到粮食被村人卖出去了就迟了,一年的粮食不卖不是太大的问题,真到了有钱无处买粮才是惨呢。
只是,其间的困难仍是真实存在的。
先不提其他人,单是说服自己那对老实巴交的父母就让她绞尽脑汁,最后无法的她也只能选择以毒攻毒,用父母一直深信不疑的谣言来说服他们。
既然父母能相信她是那道士口中的有福之人,在遇到大灾荒之前,有所预警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吗?虽然这个理由,连她自己都蒙骗不过去,但张菁华还是决定试一试父母看行不行。
精心选择了一天夜里,张菁华装作如往常一般正常上床睡觉,实则眼睛都没敢闭上,全是为了晚上大半夜里上演一出好戏。
于是,这天的张家院子里,在半夜爆发出了一阵尖叫声,叫人一听就知道是哪家孩子做了噩梦。这事本也不稀奇,噩梦谁家小孩没做过,稀疏平常。稀奇的是这叫声也太凄厉了。
&ldo;这得是多可怕的噩梦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