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
公元655年,安定公主死后一年后,王皇后被废,当然,两件事其实并无直接关系。
因为一般认为,李治废王皇后主要是为了皇权稳固,外加打击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势力。
说得更高尚一些就是打击门阀世家的势力,而这些通通跟安定公主的死扯不上太大关系。
说回正题,这一年,中书舍人李义府第一个支持李治废王立武,得到李治、武曌重赏。
见此,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也纷纷支持立武则天为后,更重要的是,英国公李绩表态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这一句话不足为道,但说这话的人份量那真不是一般的重,李治废王立武的图谋一下子由国事转为家事,变得非常有利。
于是,公元655年10月13日,李治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
又七天后,下诏立武曌为皇后,同时将最为反对武曌当皇后的宰相褚遂良外贬地方为官。
之后,公元659年,李治、武曌联手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
李治借此加强了皇权,一扫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门阀世家受此打击再不能左右朝局。
有句话叫拔出萝卜带出泥,长孙无忌等人一倒,受牵连者无数,无论对哪方势力来说都是元气大伤。
当然,这一年的胜利只属于李治,至于武曌,李治身体没出状况前她手中的权力非常有限。
但不急,时机马上出现!
公元660年,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朝政,于是让武曌代理。
代理朝政?武曌很满意,毕竟能代理,没说不能取代,反正都是代嘛,转正多好!
矛盾出现了,李治只是病了,不是死了,他能允许武曌趁机获得些许特权,但不能忍受权力从他手中缓缓流失。
废后的事,有一就有二,李治做得了一次,就能做第二次!
嗯,武曌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抢先一步下手了,赶在上官仪起草的废后诏书下达前,拦截成功。
看到武曌的身影出现的那一刻,李治很清楚,废后这件事搞不了第二次了,武曌终究不同于王皇后。
王皇后能依仗的,是家世,是门阀集团对她的支持,武曌的依仗是她提拔起来的庶族地主阶级以及李义府、许敬宗这些大臣所代表的政治力量。
看似前者的力量更强,但王皇后并没有那个能力整合,武曌不同,背后的力量虽然弱些,但她的个人能力足以弥补这层差距,乃至于更强。
李治不是动不了她,而是动了她之后,自身也要伤筋动骨,思来想去,这买卖不划算,算了,不动了!
李治说不动就不动了,但上官仪就惨了,直接成了背锅侠,除了孙女上官婉儿,其余族人全让武曌一锅端了!
同时,借着这件事,武曌成功拿到参政权,李治临朝议事,她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
时间来到公元665年,这一年,李治封禅泰山,嗯,武曌劝的,目的大概是增加自身的影响力。
对于非掌权者,而是夺权者的武曌来说,在天下人面前多露露脸总是好过隐于幕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