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西北风与东南风的区别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南方方言为什么要列出这么多品种呢?因为它们不但调不同,连腔都不一样。比如吃饭的&ot;吃&ot;,北方人说话,怎么听也是&ot;吃&ot;,也就是调门有高有低,声调有长有短。南方人呢?说什么的都有。七、恰、夹、塞、噎、携,反正不是&ot;吃&ot;。腔相同,事情就好办一些。所以北方人和北方人说话,或北方方言区内人说话,虽说也会有不清楚的时候,但好歹大致能听懂。因为哪怕是东北话和云南话,也只有百分之二十的语音不同(粤方言与北方方言语音上的差别则多达百分之七十)。当然,听不明白的时候也有,但那多半是弄不清那些&ot;专用名词&ot;的意思。比如一个天津人告诉你,某某人&ot;干活崴泥,说话离奚,背后念三音&ot;,你也会一头的雾水。因为你实在想不到&ot;崴泥&ot;就是不出力,&ot;离奚&ot;就是不着谱,&ot;念三音&ot;就是讲怪话,可&ot;崴泥&ot;、&ot;离奚&ot;、&ot;念三音&ot;这几个字你还是听得懂。对方再一解释,也就什么都明白了。

听南方人讲话,麻烦就大了。首先是用词五花八门。比如第三人称,北方方言区都叫&ot;他&ot;。南方呢,有叫&ot;伊&ot;的(吴语、闽语),有叫&ot;渠&ot;的(赣语、粤语、客家话),还有叫&ot;伲&ot;、&ot;其&ot;的(吴语)。你,至少也有&ot;侬&039;(吴语)和&ot;汝&ot;(闽语)两种。又比如祖母,北方基本上一律叫&ot;奶奶&ot;。南方呢?有叫&ot;娘娘&ot;(温州)的,有叫&ot;婆婆&ot;(南昌)的,有叫&ot;妈仔&ot;(厦门)的,有叫&ot;阿嬷&ot;(广州)的,有叫&ot;依嬷&ot;(福州)的,有叫&ot;细爹&ot;(岳阳)的,甚至还有叫&ot;娭母&ot;(长沙)的,你弄得清?最可笑的,是广州人管父亲叫&ot;老豆&ot;。老爸如果是老豆,那咱们是什么?豆芽菜呀?写成&ot;老窦&ot;也不对。老爸是大窟窿,咱们是小窟窿?

就算是用同一个词,也未必听得懂。&ot;有&ot;是&ot;乌&ot;。&ot;无&ot;是&ot;馍&ot;,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再说也不是所有的南方人都把&ot;没有&ot;叫&ot;馍&ot;,也有叫&ot;猫&ot;的。他们也常常分不清l和n这两个声母,an和ang这两个韵母。结果,在他们嘴里,男子变成了&ot;狼子&ot;,女子变成了&ot;驴子&ot;。闽南人更好玩,干脆把人统统叫做&ot;狼&ot;,整一个&ot;与狼共舞&ot;。一个闽侯人在朗读《愚公移山》吋,因为实在改不过腔来,便把那段名言&ot;我死了还有子,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ot;,念成了&ot;我死了还有煮,煮死了还有酸,煮煮酸酸是没有穷尽的&ot;。这还是说&ot;普通话&ot;。要是说家乡话,那就更麻烦了。湖南人把&ot;捆扎&ot;叫&ot;tia&ot;,把&ot;劳累&ot;叫&ot;nia&ot;,连个同音字都找不到。你听得懂?

南方人说话还颠三倒四。比如&ot;死人咸&ot;,就看不懂。死人只会臭,怎么会咸呢?腌鱼啊?原来,这是闽南话,意思是&ot;咸得要命&ot;、&ot;咸死人了&ot;。因为闽南人喜欢把话倒过来讲,就弄得我们不知所云。其实北方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ot;死咸死咸&ot;,只不过当中并不夹一个人字,就好懂些。

所以,听南方话就跟听外语似的,恨不得找个翻译来才好。

三、方言与官话

说起来也是,要不是当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南方这些方言,可不就是外语?南方从来就是&ot;化外之地&ot;,南人也从来就是&ot;化外之民&ot;。&ot;化外之民&ot;在&ot;化外之地&ot;说的&ot;化外之语&ot;,不是&ot;外语&ot;是什么?不过那时&ot;外语&ot;的地位可不像现在这么高,要想活得人模狗样就非得&ot;至少掌握一门&ot;不可。相反,它还被看作是野蛮文化的象征。孟子就说南方人是&ot;鴃舌之人&ot;。鴃就是伯劳鸟,&ot;鴃舌&ot;也就是说话像鸟叫。可见,把南方方言视为&ot;鸟语&ot;,也是由来已久,少说也有两三千年历史了。

那时不但语音不统一,南方一片&ot;鸟语花香&ot;,北方也有&ot;齐东野语&ot;,就连文字也五花八门。用许慎的话说,就是&ot;言语异声,文字异形&ot;。秦始皇统一了文字(书同文),却统一不了语音(语同音)。反倒是,文字统一以后,沟通的困难少了许多,听不懂,还可以写出来看,大家也就懒得再去统一语音,故方言存焉。

所谓&ot;方言&ot;,其实也就是&ot;四方之言&ot;。华夏民族以中央自居,视自己为&ot;中&ot;,视周边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为&ot;外&ot;,则&ot;方言&ot;也就是&ot;外语&ot;。后来,天下一统,五族共和,成了一家子,又把更外边的&ot;老外&ot;,什么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葡萄牙看作&ot;夷狄&ot;,称为&ot;夷人&ot;,老百姓则称其为鬼子、鬼佬或鬼崽。如此,则外语就该叫&ot;夷语&ot;或&ot;鬼话&ot;。可惜后来大清帝国已不大摆得起谱,条约规定不得称&ot;夷&ot;,--鬼子们在中国混的日子长了,也知道那&ot;夷&ot;不是什么好字眼,于是改称&ot;方言&ot;。当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ot;方言学堂&ot;(即今武汉大学前身)就是外语学院。这回,东洋西洋,南洋北洋,又跟一家子似的了。其实,他们哪里也配姓赵?

自打&ot;夷语&ot;改称&ot;方言&ot;,倒是没听说鬼子们有什么意见。实际上他们又上当了。这是&ot;春秋笔法&ot;,他们不懂的。什么是&ot;方言&ot;?就是&ot;地方之言&ot;。地方上的比起中央来,还是低了一等,鬼子们不明不白又吃了一个暗亏。在玩弄词藻讲究名分这方面,他们从来就不是咱们的对手。

中央的话语就是官话,也就是国语。官话和国语也是古已有之的,三千年前就有,只不过那时叫&ot;雅言&ot;。雅言也就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因为那时五方之民,&ot;言语不通,嗜欲不同&ot;,又都尊周王为天下共主,则相互之间要沟通,要交流,要朝聘会盟,要勾肩搭背各怀鬼胎去打这个打那个,便约定都以周王室的语言为政治外交场合的正式通用语言,这就是&ot;雅言&ot;。雅,就是雅正、规范。那么,谁来规范呢?诸侯们是没有资格的。有资格的只能是&ot;天子&ot;。同样,谁需要把话说得一本正经呢?庶民们是没有这个需要的,有此需要的只会是诸侯和大夫。所以,雅言就是官方语言,也就是官话。

不过,那时的官话称作&ot;雅言&ot;,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ot;雅&ot;通&ot;夏&ot;。所谓&ot;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ot;,&ot;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ot;,雅就是夏。夏,就是华夏,也就是中原,甚至也就是中国(中央之国)。认真说来,这华夏中国的雅言,在当时也不过只是诸国国语中的一种,只因为它为&ot;天下共主&ot;所有,这才成了&ot;国际通用&ot;的官方语言。因此,等到天下一统,没什么&ot;国际关系&ot;了,雅言也就作废,而代之以&ot;官话&ot;。官话就是官场中人说的话。中央政府派到各地去的官员都要说这种话,所以叫官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