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路过来,大家都跟李老掌柜的打着招呼。
随后,陈氏把那先前跟汇源钱庄的那笔款子入墨坊的账,如此一来,前些日子的谣言也就散了。
接着几个管事便被招了进来,七祖母宣布退回原属于李家八房的股份,随后又把给贞娘那一份记录在八房上,如此,八房便占了三成份子,李老掌柜的再一次成为墨坊的大掌柜。
如此,一切就绪。
三天后,李家八房就搬家了。城门洞的人帮着一起出把子力气搬了过去。
八房在祖宅这边的宅子正处于七房同九房中间,屋门朝着四宝街的一条偏街,叫清水巷,而清水巷是因为这巷子里有一口老井,井里的水不管下多大的雨都是清的,因而得名。
八房这宅子是徽州常见的宅子,马头墙,门头中间的一块砖上有提字,翠堤什么的。
一进门就是大厅,厅的两边东西厢房,从厅的边门进去,就是天井,天井相对的,就是一个敞开的大厅,一般用来待客的,厅的正面,摆着八仙桌,太师椅,正面的墙上挂着祖宗画像。
厅的后面便是后堂,正屋,以及书房。
而后堂有上楼的木楼梯,楼上是阁房。一般人家未出嫁的女儿便住在楼上的阁房里,于是这些阁房便是通常说的闺阁了。
再后面便是后院,七房,八房,九房,几家的后院都有院门相通的,这便连成了一片。
等到一切收拾好,赵氏带着郑氏和杜氏等人好好的整了几桌席面,请了城门洞的邻里聚聚,算是感谢城门洞人这些年来的帮衬。
因此,几桌人吃的那叫一个欢快。一些小家伙更是打听着,李家什么时候再搬家,把一些个大人乐的不行。
李老爷子兴致高,亲自写了几副队联,贴在门上,算是乔迁之喜。
贞娘也凑趣的写了一对:“春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这其实是一对倒读联,顺读倒读都成的,贞娘有些恶趣味,觉得穿越的总要借用一把。只可惜家里没一个正经的文人,都没在意,贞娘倒是得了个没趣,便准备进后堂。
这时。门房的李六斤带了李家大姑姑进来了。
李六斤原是七房那边的下人,李家八房过来。七房那边就拨了李六斤夫妇过来,主要是帮着守门引客人的。
“大姑姑来了。快坐,我去叫我娘亲来。”贞娘连忙迎上前道。心里却在琢磨着大姑姑的来意,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一向以来,大姑姑对她们八房是不太瞧得上眼的。
“不用不用了,贞娘,不用去叫你娘,我就找你说点事情。”韩李氏拉住正要往后堂叫人的贞娘,急忙道。
“那大姑。有什么事啊?”贞娘一听是找自己的,便不由的一肚子官司着,大姑姑这次回娘家最大事情就是借钱买地,而她一直盯着的就是那一笔货款。如今突然找上自己,不会是大姑姑在七祖母那里没借到钱,跑到这里来打自己的主意吧。
毕竟那笔生意是自己做成的,在这方面,自己是有一定发言权的,难不成。大姑姑想让自己帮着她说说话?贞娘猜测着。
虽不中,亦不远。
听得贞娘问,韩低便略压低了声音道:“贞娘,大姑想跟你打个商量。墨坊那笔款子你先借点给大姑用用,等明年的生丝生意过后,大姑就还你。怎么样?”
贞娘听自家大姑姑这话。竟不是让自己帮她在七祖母那里说话,而是直接借钱。不由的乐了:“大姑,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以前墨坊是我做主。如今七祖母没事,自然是七祖母做主。更何况是那样一笔大款子,我如何做得了主?大姑还是别开玩笑。”
“你这丫头,你看大姑一大早颠颠的跑来,象是开玩笑的样子吗?我可听说了,过了年,你七祖母打算让你去南京,那一笔款子是要让你到南京去开墨庄的。你是有自主权的,我想着啊,这墨庄要开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倒不如把那笔款子先借我用用,到时一准还。”韩李氏又道。
贞娘听得她的话,却是有些愣了,七祖母打算让自己去南京开墨庄?
虽说贞娘清楚,李家要发展,必然要走出去,去南京开墨庄是必然之路,只是贞娘倒没想到七祖母会把这事情交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