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古董局中局简介 > 第49章(第1页)

第49章(第1页)

尹银匠&ldo;哦&rdo;了一声,说我父亲提过这个名字,药爷爷对他可是赞赏有加,说比自己更有资格统领五脉,那套海底针,据说原本就是属于他的。

我倒没想到,这卷工具居然是我爷爷的遗物。可转念一想,我突然眉头皱了起来:&ldo;药慎行和许一城,可是平辈相称?&rdo;

&ldo;应该是吧,许一城比药慎行要小几岁。&rdo;

这就太奇怪了。如果尹鸿说的没错,那么尹念旧和黄克武、刘一鸣、药来、沈云琛四人同辈,而我父亲许和平,也是这一辈才对。以此类推,药不然、烟烟他们,岂不是我的侄子侄女吗?

之前烟烟给我讲许一城的故事时,我就隐隐觉得不妥,现在从尹鸿这得到确证,更是一脑门子糨糊。

这事若是真的,麻烦可就大了‐‐我可是跟我侄女谈恋爱呢!

尹鸿可不知道我脑子里的纷乱思绪。他叹了口气,重新恢复到祷告的姿势,闭上眼:&ldo;我能说的,都说完了,你可以走了。&rdo;

这时我才想起来,正事还没办呢。我晃晃脑袋,把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暂时甩开,从怀里拿出那一片&ldo;三顾茅庐&rdo;的瓷片,递给他。

&ldo;你帮我看看,这枚碎片有什么说法没有。&rdo;我的语气很强硬,不容推辞。

尹鸿知道这事若不遂了我心意,我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只得转过身来,把瓷片接过去,细细看了起来。

&ldo;这是明青花吧?是个人物罐?&rdo;他一边看一边判断,基本上都猜对了。一接触到自己的专业,尹鸿的说话神气就完全不一样了。

焗瓷之人,对瓷器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有时候甚至还在瓷家之上。瓷器玩家,往往关注的是器形、釉色、历史传承等方面,侧重于美学鉴赏和分类,而在焗瓷匠眼中,这是一件有毛病的器物,釉滴如何堆积,纹路如何开片,看的是物性,研究的是成分‐‐这就有点像是选美评委和医生之间的区别。

&ldo;主要请你看看这一条白口。&rdo;我特意提醒了一句。

尹鸿手里一转,视线就移到了诸葛亮袖子上的那道白口。他唯恐看不清,托到眼前,借着外头she进来的光线端详了许久。

他忽然起身,我以为他要跑,没想到他快步走到布道台前,旁边有一个小屋,是神父休息准备的地方。小屋没锁,尹鸿进去,从里面拿出一个搪瓷缸子来,缸子上还写着某某单位三八红旗手奖励云云,和教堂的气氛充满了不协调感。

尹鸿晃了晃缸子,里面还有喝剩下的茶水。他把瓷片浸泡进去,约莫两分钟后拿出来看了一眼,然后又泡回去,再拿出来。如是三次,他才微微点了一下头,眼神似乎找到了答案。

&ldo;看出东西来了?&rdo;我问。

尹鸿让我看那道白口的边缘,手指抠住。我瞪大了眼睛,视线顺着他的指尖移动,却没看出什么端倪。尹鸿道:&ldo;瓷器的釉面叫作玻璃相,一般经久不变。不过若是环境太差,釉面就会发生沁蚀,个别部位变得松软,拿锐物一抠,会有粉末下来,俗称苏骨,科学名叫作钙化。&rdo;

银匠一般小拇指都留着长指甲,便于掐银做记号。他用小指甲往白口底部一刮,我清晰地看到指甲fèng里嵌入一星白色微颗粒。

&ldo;焗瓷工匠在修补瓷器时,最头疼的就是碰到苏骨,无论钻孔还是向前,釉色往往一碰就掉一大片,让局面难以收拾。&rdo;

&ldo;这么说,这白口也是个苏骨的痕迹?&rdo;

尹鸿的语气里略带困惑:&ldo;是苏骨没错,可却像是故意弄出来的。你看白口周围的釉面,似乎有星星点点的钙化斑点,浮于表面,这是用银粉撒上去的。你敲一下会发现,其实质地并未软化,硬实得很。民国有一种造假手法,即故意伪造苏骨痕迹,以新瓷冒充旧瓷。&rdo;

我瓷器水平太差,理解起来有点吃力,不过大概能捕捉到尹鸿的意思。苏骨钙化发生的区域,边缘通常是个渐进过渡,有个半软半硬的中间地带‐‐就像从森林地带到糙原地带,中间必有过渡的平原。

这片瓷器上的白口,边缘非常硬实,没呈现出过渡带的特征,但却被特意撒上银粉,伪装成有过渡的样子。

&ldo;这个碎片的边缘,很像是被人切出来的啊……&rdo;尹银匠自己念叨。

&ldo;不可能,我亲眼看到罐子摔碎,然后从中拣出来的。&rdo;

尹鸿不再纠缠这个话题:&ldo;你见过其他罐子上的白口吗?位置一样吗?&rdo;

我想了想,现在一共只见过&ldo;三顾茅庐&rdo;人物罐和&ldo;鬼谷子下山&rdo;人物罐的仿品,两件罐子的白口,开在了诸葛亮和鬼谷子的衣襟处。

&ldo;这就对了。为了处理衣襟层叠的效果,这里施釉往往比较重,堆叠厚积,手摸上去会微微拱起。像同治粉彩器里有一种叫波浪釉,跟这个差不多。利用这个厚度,里面的空间是可以藏东西的,称之为釉囊衣。&rdo;

&ldo;啊?这怎么可能?&rdo;我忍不住脱口而出。瓷器是要上窑里烧成的,几千度的高温,里面藏什么东西也都化了。我前两天看《倚天屠龙记》,里面说倚天剑、屠龙刀里藏着《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这怎么可能嘛,炼起铁来,啥书也都烧光了,跟这个情况一样一样的。

尹鸿慢悠悠道:&ldo;没说一定是书。如果是在素胎上刻几个字,还是能够保留下来的。明代有过一个故事,讲一个瓷匠染了重病,他担心自己死后,小儿子要被女婿侵夺家产,遂精心烧制了一个瓷瓶。瓷匠死后,儿子被姐姐和姐夫收养,家产也被移并过去,只有瓷瓶还留在身边。他儿子长到十五岁,把釉囊衣刮开,胎体里面刻着家父遗嘱。他拿这个印记去见官,终于把自己的家产拿了回来。&rdo;

&ldo;你的意思是,这个瓷罐的釉底囊衣里也藏了什么信息?&rdo;

尹鸿他手一翻,把瓷片的白口亮出来:&ldo;藏着什么,我不知道,但很显然里面的东西已被人取走了。这白口,就是刮开釉囊衣残留的痕迹。为防止别人发现,那个人对白口进行了精心修补和伪装,使之看上去只是一道苏骨浅沟。&rdo;

&ldo;这怎么可能?我看过白口边缘,很平滑,和周围瓷面是一体的。刮开后的瓷面,怎么可能会补成这样?&rdo;

补釉这种事,并不算罕见。用调好的釉汁涂抹在器物表面缺损处,入窑焙烧,出来便能补好,甚至开片纹路都能模仿出来。但是这种手艺,只适用于单色瓷,而且无法抹平釉面衔接的痕迹,总会留一道伤疤。像青花瓷的釉面,若是被刮开,绝不可能恢复如新。

尹鸿颇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ldo;说绝对可未必。这世间尚有一种焗瓷手艺,能够做到打开釉囊衣,再天衣无fèng地修补回去,那就是&lso;飞桥登仙&rso;。&rdo;

&ldo;啊?&rdo;我一愣,&ldo;飞桥登仙&rdo;不是用金银补瓷的手艺吗?

既然说开了,尹鸿也就不再忌讳,给我作了解释。原来这&ldo;飞桥登仙&rdo;,指的并非是具体的工艺,而是一种手法。让焗匠靠腕力控制釉浆或金银液走向,在极短的时间内精确覆盖到指定位置,既能镶金嵌银,也能开釉补釉,补起来不留痕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