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拳与朱家拳不同,朱家拳只传直系宗亲,马家拳却以武馆为生,广为收徒。虽然朱家拳贵为“河北第一拳”,但比起朱家拳的敝帚自珍,马家拳的发展要更为健康,至少不至于像朱家那样连百年家业都败坏掉。
朱马两家前两代的交情十分深厚,逢年过节两家都会互相遣人送礼问候,不过到了朱崇文这代,两家之间便不似从前那般亲近了。
朱崇文与马靖远的最近一次见面还得追溯到二十年多前。那次是马靖远来到永年城挑战朱崇文,结果他在擂台上被朱崇文打的颜面尽失。
凭借着三代相识,马良才这一声世伯朱崇文也不得不应。
马良才表现的谦恭有礼,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这股气质让他看上去不似习武之人,倒更像是一名文质彬彬的书生。
朱崇文微笑道:“是你父亲叫你来的?我与你父亲已经二十年未见了,他的身体还好吗?”
马良才道:“蒙世伯关心,家父的身体还算康健。小侄这次来倒也不完全是家父的意思。”
朱崇文道:“此话怎讲?”
马良才道:“小侄五岁学拳,蒙家父悉心教导,这一路上也算顺风顺水,但从半年前起,无论小侄如何努力,拳法都几无寸进。所以这才冒昧前来,想请世伯指点一番。”
朱崇文道:“练武遇到瓶颈是常有之事。你父亲乃是一代宗师,他若是没有办法,恐怕你到我这也是白跑一趟。”
马良才连道:“世伯过谦了。“河北第一拳”的名声谁人不知?家父说了,若是连世伯都没有办法,那才真是没有办法。”
朱崇文笑道:“你来这一趟也不容易,我总不能教你空手而归。这样吧,你一路舟车劳顿,今日先住下,明天清早你再来前院,我看能不能指点指点你。”
马良才拜谢道:“多谢世伯。”
朱崇文吩咐石伯道:“将西厢房收拾出一间屋子让马贤侄住下。”
石伯刚要领着马良才过去,正巧朱家源听到动静走进了会客厅。眼见有外人在场,朱家源转身便欲离去。
朱崇文见朱家源不懂礼数,正要喝住他,却被马良才抢先开了口。
马良才道:“这位便是朱公子吧?在下马良才,见过朱公子。”
见朱家源一脸困惑,朱崇文解释道:“这是你沧州马叔叔的儿子,我们朱马两家乃是世交。”
朱家源只好回礼道:“在下朱家源。”
马良才道:“不知朱公子今年多大了?”
朱家源道:“二十有二。”
马良才笑道:“良才虚长朱公子几岁,若朱公子不介意,良才便斗胆以贤弟相称。”
朱家源道:“这是自然。”
马良才道:“贤弟既是朱家之后,想必拳法造诣一定颇为深湛,有机会我们切磋切磋。”
朱家源面色不悦道:“我不会拳法,让兄台失望了。”
马良才先是有些惊讶,随即歉然道:“贤弟勿怪,是我莽撞了。”
朱家源斜了马良才一眼,淡淡道:“无妨。”说罢他也不等马良才回话便离开了。
不知怎的,朱家源见到马良才的第一眼就有些讨厌这个谈吐过于文绉绉的人,得知马良才是习武之人后,这种讨厌便变的无法掩饰了。
被晾在一边的马良才有些尴尬。
朱崇文赶忙道:“他不懂礼数,还请世侄见谅。”
马良才微笑道:“哪里。是小侄唐突,冒犯了朱公子。”他随即道:“世伯,那小侄先退下了。”
马良才宠辱不惊的表现让朱崇文对这个远道而来的“世侄”又高看了几分。
马良才住下以后,朱家大院里头一回有除朱崇文以外的人练拳。
马良才通打了一套拳法后站定,恭恭敬敬的向朱崇文请教道:“还请世伯指教。”
朱崇文道:“虽然刚才你打的这套拳比较简单,但是也足以见得你得了马家拳的真传。”
朱崇文何等眼力,寻常习武之人他只需看上几眼便可从走路姿势,吐纳节奏来判断出那人大致的实力,这就是几十年擂台生涯所锤炼出的本事。
马良才谦虚道:“世伯谬赞了。”
朱崇文话锋一转道:“不过这也并不是说你打的拳一点问题也没有。”
马良才道:“世伯教导,小侄洗耳恭听。”
朱崇文伸出双手道:“手上的功夫大多分为两类,一者是拳,再者是掌。若是把拳掌比作兵器,那拳就好像是刀,掌就像是剑。掌较于拳,优势在于回转灵活,收放自如,拳较于掌,少了一分回旋的余地,但也多了一分一往无前的气势。你的基础很扎实,出招到位却不死板,这一点实属难得。不过你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留力,也正是我所说的“回旋的余地”。我说的“力”并不是指刻意的保存力气,而是你在出拳时身体养成的发力习惯。当你对身体的控制没有达到那么精细的程度时,明明能发出十成的力,但全力之下打出的只不过九成的力气,另外一成力气就消耗在了身体的控制上。你马家拳与我朱家拳一样,都属于刚猛的拳法。既然主重刚猛,招式便多为大开大合,出拳能多向前一分便多向前一分,能多打一寸劲就多打一寸劲。虽然不留余地算不上什么好话,但这却正是我们两家拳法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