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为了应对此次辽国的军事行动,边疆各城池的领军将帅纷纷聚集在沧州,在曹瑞与常雄的组织下,召开了较大规模的军事会议。
常家一向是常雄说了算,所以大伙对“常远兆元帅”自始至终的沉默,并未感到奇怪。与以往不同的是,作为监军的潘竹青也参与了此次会议。
武将到底不比文官那般细腻,对这个空降的所谓监军并不太买账,除了来时去时的基本礼节外,几乎当他不在场。这是潘竹青首次参与军事活动,由于算是个标准的门外汉,他从头至尾都表现的十分低调。这也是他比一般人精明之处。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甘于将锋芒遮掩的一丝不漏。但这并不代表他心不在焉,
相反的,他把所有注意力全都放在听和学上,任何人说的话,提的意见,他都会放在心上默默琢磨一番。最后根据常雄和曹瑞的抉择,去粕存精,存放在自己脑子里。
会议的主心骨虽是常雄和曹瑞,但与会将领们对于此次的御敌计划各有各的想法。
以杨尽义杨尽忠为首的一部分将领,主张将大部分军力调集在玉门关玉池店附近安营,就算不能吓退辽军,也能在第一时间布阵迎敌。
但是以潘恶少,何勇为首的一部分将领,却坚持各自坚守城池,直到确认敌方最终以何处为战场时再集中兵力也不为迟。
双方各自都有各自的合理说法,僵持不下,始终没个定论。就连常雄与曹瑞也持相反的意见。常雄倾向于杨尽义的建议,曹瑞则认为潘恶少的想法更为稳妥。
一直从上午争论到晚上,始终不声不响的潘竹青倒是终于开口说了他在场后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话:“其实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可拿主意的总该是三军统帅不是么?”
这无异于背后一刀,捅在本就紧张兮兮的方知文屁股上,让他倒抽一口凉气,瞬间成为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这时,大部分人才反应过来,这个三军统帅,今时今日也忒没存在感了。潘竹青这么做,并非是要揭穿方知文的身份。他知道在座有很多方知文的捉刀手,比如常雄,何勇,潘景元……各个都有能力替他把这局面圆回去。但他觉得,总不能让常远兆与方知文就这么舒舒服服的瞒
天过海,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而且,方知文此刻出的任何洋相和纰漏,实际上都只会应在常远兆身上。
就在常雄,潘景元与何勇各自在脑中迅速搜索可以拿来化解这尴尬局面的说辞时,神经快要崩断的方知文说了一句让这三个人无语凝噎的话:“我……能不能……先去趟茅房……”
不知内情的人被他这句话,和他说话的口气逗乐了。心里都在琢磨,这常远兆到底是个毛没长齐的小屁孩子,平日里耀武扬威也就罢了,他老爹一在场,吓得连说话都不利索了。到底不是个能挑大梁的……
“当然。”潘竹青对所有人的表情和反应表示满意。
当方知文面色苍白落荒而逃的离开大帐时,薛九在耳边对潘竹青嘀咕了一句:“该不会,跑了吧?”
潘竹青没回答,端起茶碗放在嘴边抿了一口,嘴角似有笑意。若是跑了,更合他心意。
这短暂的插曲之后,大伙儿忽然又炸开了锅,陷入口水战中。杨尽义是个爆脾气,那葛小青也不是省油的灯。两个人你来我往,赤耳面红,恨不得在帐中打一架再说。
“你他娘的懂个屁?你才打几年仗?老子带兵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这是杨尽义口没遮拦的怒吼。
对面的初生牛犊葛小青也不客气的反击:“你怎么说话呢?会不会说话?这儿你资格最老吗?你当曹大将军不存在吗?别目中无人!”
在座的人要么劝,要么帮着骂。常雄和曹瑞早已对手下这帮臭小子的脾性见怪不怪,并不予理会,而是凑在一起小声讨论。
可潘恶少何勇,却再也没有心思参与在这嘈杂的辩论当中,他们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打起了鼓,怕方知文就此被吓跑了。
“你大哥怎么回事儿?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可真会揍他的……”何勇终于忍不住对潘恶少小声吐槽了起来。
恶少也皱着眉头扫了一眼潘竹青,对方并未注意他,他轻叹了一口气,对何勇说:“别说这些没用的,我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