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借势
杨晟刚一天泡在办公室里,除了喝茶就是看报纸,似乎就等着退休,可是他今年才五十岁,还有十年才到退休年龄,这种情况看上去并不正常。
而且这老小子跟那个老菊花,已经勾结在一起,估计没憋什么好屁,张子健心中思考着,可是又想不出他们想干什么。
这个时候电话响了,张子健看了一眼,立刻换上严肃的表情,拿起了电话用平稳地声音说道,“孙市长您好!”
电话那边传来孙前胜的声音,听起来有一丝焦躁,“小张,你立刻来一趟我的办公室!”
说完电话挂了,张子健手里拿着电话愣了几秒钟,听语气似乎有很急迫的事情,可又不知道什么事,张子健收拾了一下衣服,急急忙忙打开门出去了。
十分钟后张子健出现在孙前胜办公室门前,门半敞着,张子健走过去轻轻敲门,里面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抬起头,看见是张子健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之色。
他是孙前胜的秘书李明。
秘书也分三六九等,一等秘书跟着跑,二等秘书写报告,三等秘书搞外调,四等秘书核文稿。
这句话说明领导身边并不是只有一个秘书,而什么秘书最吃香,那当然是跟着领导跑的那种。
能在领导身边工作,如果你的素质过关,眼明手勤,时间长了,肯定会有感情。
而领导提拔干部,往往是从身边的人开始考虑,所以贴身秘书是最容易提拔的,例如官场有很多领导就是秘书出身,例如你懂得的四个大秘,当结局都比较惨,如果有兴趣可以直接找度娘。
但从另一侧面可以反映出,贴身秘书确实是一条官场终南捷径,李明无疑是正在上终南山!
李明见过张子健,也知道这个家伙,因为这厮实在太出名了,干的每一件事都足以让整个横江官场侧目,可张子健偏偏一点事情都没有,依旧这么活蹦乱跳的活着,就是得劲!
这段日子孙前胜在他面前踢到几回张子健,而且是带着赞赏的口吻说,偏偏孙前胜很少表扬人,就连他李明鞍前马后伺候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得到过半句表扬,这未免让他心中有了不平衡,有了妈妈的愤怒,于是只要张子健出现,他一般都是板着一张扑克脸,估计想用这种方式秒杀张子健。
结果张子健就像小强一样,并没有被这张扑克脸吓死,反而似乎有上瘾的趋势,来得更勤了。
“呵呵李处在啊!”张子健笑着说道。
市一级的领导贴身秘书,都会解决一下级别问题,领导身边人嘛,待遇如果上不去,实在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一般情况下都会给个虚职,然后在行政级别上体现以下,而李明已经是在正科的位置上呆了六年。
作为公务员来说,要从正科升上去到副处至少也要3年,可他两个三年过去了,还没有挪动的迹象,所以心中总有一股怨气……。
李明有股怨气,但这股怨气当然不敢在领导面前表现,在工作中也不敢马虎,可怨气又不像钱一样不断贬值最后化为泡沫,反而像通胀的物价一直上升,所以在平时待人接物中,总想刁难一下人。
当然被刁难的人,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能见副市长的人都不是普通人,所以能被他撒怨气的人也不多,虽不至于凤毛麟角,但珍稀程度跟熊猫差不多。
而张子健恰恰在他心目中属于熊猫一类人,所以李明没少给张子健脸色看。
其实要想升职,必须具备五大要素
一、有“关系”。
自古就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古话,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关系就是官场的生产力,关系决定了在官场能走多远。
在当今唯利是图的年代,没有关系想在官场平步青云,简直就是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关系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分。先天性的关系多半是你祖上为你打下的根基,比如说官二代。后天性的关系就需要自已打理,不断拓展人脉,努力与领导靠近。故有“关系中自有“生产力”,关系自带“乌纱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说。
二、会“协调”。
协调能力强与否,是考察一个公务员是否具有领导基本条件的一大要素。简明扼要的说要具有“三德”:喝酒要有“酒德”(“能喝四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党放心!”,“能喝三两喝四两,这样的同志能培养!”一句话:喝得!)、打牌要有“牌德”(与领导打工作麻将要输得!),领导的“**”要有“口德”(严格遵守保密工作条例第一条之规定)。
三、有“智慧”。
在工作中,要有实干加巧干的智慧。光做“老黄牛”不行,得学会多动动脑子,俗话说:实干的不如巧干的、巧干的不如会向领导汇报的、汇报的不如向领导献媚的。要在领导面前争取更多的“曝光率”,以此获得领导的认可。
君不见那些影视明星,今天弄出个绯闻,后天整出个包养,赚足了大家的眼球,为的是什么?就是曝光率。只有不断曝光观众才忘不了他们,他们才能继续红下去。
官场也是一样,领导面前曝光必不可少。
想当年高士奇在和珅府上帮闲,有个官员想提拔于是给和珅送了不少礼,可是送和珅礼的人车载斗量,哪里记得住他,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后来高士奇找到这个官员说能帮助他,只需要纹银千两,而且包办成,不成退纹银两千两。
这个官员于是答应下来,高士奇要了他的拜帖,在上面轻轻添了几笔。
和珅回到府中,他的习惯先看看拜帖,在拜帖中会夹杂着礼单。
当翻开头一个,顿时大笑起来,因为拜帖的上面写的人名叫任毬是,是人怎么会写这个名字?于是有了很大好奇心,第二天特意把这个人叫来,详细问了一下,原来叫这个人叫任毛事。
至于这个求字,是高士奇自己填上去的。
隔天,乾隆问和珅人事安排,和珅想琢磨个人,可任毛事口留给他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于是举荐了任毛事,最后任毛事得偿所愿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