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王朝1566 电视剧演员表 > 第211章(第1页)

第211章(第1页)

洪武三年(1370),跟从大将军在定西(今甘肃定西)击败扩廓帖木儿,平定宁夏,立下战功。回朝后,封为中山侯,授予可以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十一年晋封信国公,参议军国大事。

汤和沉稳机敏,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每战又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朝廷的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开国功臣之一。

沐英有什么英雄事迹传世沐英(1345~1392),字文英,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少年丧父,跟随母亲躲避战乱,母亲又去世,被太祖和马皇后收为己子。年少时聪明敏捷,办事决断,太祖很器重他。

太祖洪武十年(1377),跟随邓愈征讨吐藩,立功显赫,授予可以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被授予征西将军,讨伐吐藩。在土门峡击败吐藩军,又取道洮州(今属甘肃临潭),俘获洮州首领阿昌失纳,又在东笼山筑城,拓展疆域数千里。

元军多次侵扰边境,洪武十三年(1380),沐英率军出塞,渡过黄河,翻过贺兰山,跋涉沙漠,擒获元将。第二年又从不同的道路出塞,大获全胜而归。不久又拜授征南右副将军,攻取云南。元将梁王派达里麻率兵在曲靖(今云南曲靖)抵抗,两军隔白石江相望。沐英便让军队装出要渡江的样子,暗地里却派奇兵从下游过江,到达敌人阵地后面,做出前后夹击敌人的阵势。敌军非常惊慌。沐英趁势挥军渡江,大败敌军,生擒达里麻,长驱直人云南。梁王逃亡而死。次年,太祖诏令留沐英镇守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沐英降服曲靖酋长的叛乱,平定广南(今云南广南)各处的少数民族。二十年,平定浪穹部,奉诏从永宁(今四川叙永)至大理(今云南大理),每六十里设一座城池,以做军队屯田用。二十二年,思伦发率领三十万部众侵犯定边(今云南南河彝族自治区),沐英选骑兵飞马救援,兵分三路,将士奋勇而战,大败敌军。

沐英沉稳刚毅,喜好贤才,不随便杀人。镇守云南时,注意选拔官吏,督促农桑,开垦田地,疏通河流,使滇中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太祖曾对他说:&ldo;使我高枕而无南顾之忧的,就是你沐英啊!&rdo;他为朝廷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善长为什么能够居开国第一功臣的地位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很有智谋,预料事情大多都能料中。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投于太祖军下。闲暇时,太祖曾问他:&ldo;何时才能平定天下?&rdo;他则让太祖效法汉高祖刘邦,一席话给雄心勃勃的太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他悉心辅佐,很快就成了太祖的得力臂膀。太祖也不断委以重任,把他当作心腹。随着太祖的威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投到太祖军中。李善长则细心考查他们的才干,荐举优秀人才。并经常反映将士们的意见,使军中人人心情舒畅。李善长的到来,为太祖军的团结起了重要作用,也使太祖的主将地位日益巩固。郭子兴曾盛情邀请李善长到自己军下,被李善长谢绝。太祖因此更加器重他。

李善长的全力辅佐使得太祖可以全力攻占,并无后顾之忧。太祖起兵驻军和州(今安徽和县)时,亲自带兵出袭鸡笼山寨,只留下少量兵力给李善长让他留守和州。元军知道这一情况后便来偷袭。未料想李善长早有估计,提前设下伏兵。敌军一到,伏兵四起,使元军落荒而逃。太祖听到捷报格外高兴,表扬李善长说:&ldo;怎么能说你仅仅是策谋划计的文人呢,你今天的胜利真叫执戈的武将也不得不佩服啊!&rdo;

此后太祖率军连续征战在外,命李善长始终留守应天府(今南京)。李善长很快便使那里将吏和睦,百姓安居,生产发展,百业俱兴,充足的军需源源送往前方,为太祖开国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祖称帝后,对李善长绝对信任。太祖洪武元年(1368)五月,太祖去汴梁(今河南开封)视察,留李善长在京居守,三个月间大小事务都由李善长按定规、时势自行处置。以后,太祖更把除军事外的一切朝廷事务统归李善长掌管,如建置地方各级职官、制订官民丧服仪礼、功臣爵赏、民间诉讼等。事无巨细,李善长也都不厌其烦地认真处理,安排有致。

洪武三年(1370)太祖大封功臣,认为李善长虽然没有攻城夺地的汗马功劳,但在连年征战中,精治后方,给足军食,功劳不可磨灭,晋封他为韩国公。在当时同封的功臣中,李善长位列第一,太祖把他和萧何并论,褒赞备至。

汪广洋为什么能够居于丞相之位汪广洋(?~1379),字朝宗,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太祖渡长江的时候,召他任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攻下赣州(今江西赣县)后,又授任他为江西参政一职。

太祖洪武元年(1368),山东平定后,由于汪广洋清廉明察,处事稳重,太祖便命他为主管行省。三年,李善长生病,中书省缺少官员,于是太祖便召汪广洋任左丞。当时的右丞杨宪处事非常专断,汪广洋处处依从他,但还是被他妒忌。杨宪一次次地弹劾,终于致使汪广洋被放逐到海南,直到杨宪被诛杀才被召回朝廷。

后来,李善长因病离职回乡。于是太祖便命汪广洋为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相。但由于汪广洋在任职期间并没有好的建议,因此后来被降职,迁任广东行省参政。不过,太祖心中仍然觉得汪广洋好,于是不久又把他召回来任左御史大夫。洪武十年,又升为右丞相,与胡惟庸同任丞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