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王朝1566 电视剧演员表 > 第212章(第1页)

第212章(第1页)

只可惜,他为求保住官位,只知道随波逐流。十二年(1379),中丞涂节说胡惟庸毒死了刘基。太祖问汪广洋,汪广洋却不以实情相告,妄图包庇胡惟庸。太祖震怒,把他贬到海南,中途又下令诛杀他。

太祖初年设立中书省,设左右丞相管理主持朝廷事务。当时大都任用有功勋的大臣兼管中书省事务。但这些大臣又会经常接受命令率兵征讨,不能专门管理中书省事务。因此,太祖初年真正名副其实的丞相只有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三人。汪广洋虽忠谨厚道,能保住自己,但却不知揭发奸邪,实在有愧于丞相这一职务。

第三十一章

为什么刘基被视为诸葛亮式的人物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今浙江青田)人,博通经史,尤其精通星象、谶纬之学。西蜀时赵天泽评说江左人物,把刘基列为第一位,说他是诸葛孔明之类的人物。

太祖攻下金华(今浙江金华)后,听闻刘基的名声,便礼聘他出山。刘基向太祖陈述了关于时务的十八条策略。太祖非常高兴,建礼贤馆让他居住,恩宠备至。太祖又询问他征伐攻取的计谋,刘基说:&ldo;张士诚只是个武夫,胸无大志,不足为虑;陈友谅劫持君主,占据上游,没有一天不想要杀掉我们,应当先除掉他。陈氏灭亡了,张士诚就会势单力薄,一下就可平定,然后我们再北进中原,就可成就王业了。&rdo;太祖依计而行,后来王业的发展,果真大致就如刘基最初所谋划的那样。太祖就曾经对刘基说:&ldo;先生是我创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rdo;

刘基又精通天象,经常借助天象向太祖进言。出现大旱时,他就请求太祖审决以前积压拖延的案件。太祖命他负责纠正冤假错案,没过多久,便大雨如注;他还经常通过分析太祖的梦境向太祖进言颁布一些与民有利的政策。在他告老还乡之后,太祖都还曾亲笔致信向他询问天象,他都逐条地做了回答,主要内容就是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如今国家的威严已经树立,政策应该稍微宽大一些,与民休养生息了。

刘基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常有许多出其不意的战术,每遇战事往往以奇计制胜。安丰动乱时,太祖欲亲征,刘基劝他:&ldo;汉、吴在找寻进攻的机会,不可前往。&rdo;太祖不听,结果陈友谅趁机包围了洪都。太祖后悔说:&ldo;不听你的话,差点误了大事。&rdo;于是又率部解救洪都,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战。太祖坐在船内督战,刘基站在旁边,忽然大呼:&ldo;赶紧换船!&rdo;太祖仓促地刚上了另一条船,还没坐定,刚才所乘的船只就被飞弹炸得粉碎。陈友谅见了大喜,但是一会儿又见到太祖的船,大惊失色,在湖中相持三日,刘基劝太祖把住湖口,结果陈友谅大败而死。刘基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没有人能够揣测,因而世上流传的都很神奇,都说他是个诸葛孔明式的人物。

宋濂在明初有什么事迹见于记载宋濂(1310~1381),字景濂,自幼就机敏过人。

太祖攻占婺州(今浙江金华)后,开设学校,请宋濂前去讲授《五经》。第二年被征召到应天府(今南京),负责给太子讲授经学。对于太子的一言一行,他都用礼仪法度来约束。

太祖洪武二年(1369),太祖下诏修纂《元史》,宋濂任总裁官。当时,太祖比较重视文治,从四方征召儒学士子后,从中挑选出众的提拔为编修进文华堂修习课业,并命宋濂做他们的老师。

太祖经常向宋濂询问有关吉凶征兆的事情,宋濂回答说:&ldo;受命不在于天,而在于人。吉凶不在于征兆,而在于仁。&rdo;主张以&ldo;仁治天下&rdo;。太祖的侄子朱文正犯了罪,依律当死。宋濂为他求情说:&ldo;朱文正固然当死,但希望陛下您能亲爱亲戚,把他安置到偏远的地方就好了。&rdo;

洪武六年(1373),迁任侍讲学士,掌管皇帝的诏令,参与修纂国史,并兼任赞善大夫。又奉命与詹同等人修定日历,与吴伯宗等人编纂宝训。后来确定散官的资格和品级时,太祖想封他为中顺大夫,委以政事。他推辞说:&ldo;我并没有其他的特长,只要待在皇上身边就够了。&rdo;太祖更加器重他。

宋濂性情诚实。有一次与客人饮酒,太祖派人秘密去侦察。第二天询问昨天饮酒没有,座中客人是谁等,他都一一据实回答。太祖很高兴地说:&ldo;的确是这样,你不欺骗我。&rdo;他为人又非常严谨,做官那么久,从没攻击过别人,居住的房室题为&ldo;温树&rdo;。太祖私下里曾让他评价群臣,他只举出好的说,并说:&ldo;好的与我友好,我了解;平时不太接触的就不了解了。&rdo;茹太素的奏疏在言词间有过激之处,太祖非常愤怒,向群臣该如何处置,有人便说这是不恭敬的行为。询问宋濂的时候,宋濂说:&ldo;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要广开言路,怎么能重责他呢?&rdo;后来,太祖又看茹太素的奏疏时,发现内中确有一些可行之处,便责备群臣,称赞宋濂。

宋濂一生都未曾离开书卷,对于所学无所不通。他的文章醇厚情深,气势绵长,朝中有关重大典礼的文告都由他撰写。他不止一次地被推为开国文臣第一,登门求文的士大夫接踵而至,外国使臣也都知道他的名字,高丽、日本等国甚至出高价购买他的文集。虽然他的功业比不上刘基,但许多礼乐制度都是他制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