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侯爷呀!现如今这官谁能当的久,还不是一年半载就要挪地方?
也就是说,这刺史肯定挣不回一万万钱!
刺史也不像三公,没有钱途,但地位尊贵,等于是花钱买个荣耀,光宗耀祖荫及子孙。
侯爷,你说我买了这个刺史既没有名,又没有利,张涵图什么呀?&rdo;
其实,张涵对青州刺史志在必得,黄巾之后,一个刺史就是一方诸侯,就是再加一万万钱也值得‐‐想想看,若是花上二十六万万便能买下了大汉国,那张涵真是做梦也会笑呀!但是,新里是这么想的,嘴上可不能这么说,砍价的时候,一定要光挑对方的缺陷讲。
张大木站在张让身边伺候,看这样子,就知道张让是一定要卖给张涵了,就开始帮腔。
&ldo;伯润,话不能这么说,买刺史,也未必会赔本。
青州有四国两郡,每个太守、国相你收上两三百万,这样一年下来,至少也有一千万,再加上其他的,有个几年时间,这钱不就回来了?&rdo;
张涵暴汗不已,莫非张大木以为他是灵帝不成,&ldo;这话不然,刺史并没有直接管辖权,只是个监察官,如果他们不肯给钱,怎么办?&rdo;
&ldo;伯润,那好办!谁不给钱,你就弹劾他,回头就让他滚蛋!如此一来,我就不信,他敢不给钱?!&rdo;
&ldo;侯爷怎么说?&rdo;
&ldo;大木的话,就是本侯的意思。&rdo;
&ldo;那好,侯爷都开了口,张涵也不能不识抬举。如果陛下应允,刺史四年不动,在这一万万,我张涵就出了!
不过……&rdo;
张让再有城府,听到张涵肯出这一万万,脸上也不禁流露出一丝喜悦。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就关切地问道:
&ldo;怎么?&rdo;
&ldo;张涵想额外给家祖父讨一个关内侯,不知……&rdo;
关内侯明码实价五百万,张涵这摆明了是要回去贿赂祖父。张让哈哈一笑,声音尖锐怪异。
&ldo;行,这事本侯做主,准了!&rdo;
‐‐‐‐‐‐‐‐‐‐‐‐‐‐‐‐‐‐‐‐‐‐‐‐‐‐‐‐‐‐‐‐‐‐
小桥流水青石路,石板路上干干净净,路旁却积满了落叶,一抹斜阳照在火红的枫树林上,似给燃烧的火焰染上一层金边。项让很喜欢这样的景色,在夕阳的余辉下,坐在窗侧,品着美酒,欣赏着美景,风摇树叶的沙沙声,溪水流过的汩汩声,小鸟的鸣叫声,一起沁入心头,说不出的惬意。
&ldo;咳咳&rdo;
忽然,张昭爆发出一阵儿强烈的咳嗽声,打破了宁静安祥的气氛,项让忍不住蹙起了眉头,随即便笑了起来。
&ldo;怎么?伯润又给你惹事了!&rdo;
&ldo;咳,也不是,&rdo;张昭为自己的宝贝孙子辩护,&ldo;涵儿买了个青州刺史……&rdo;
&ldo;哦?&rdo;
项让不相信张涵的来信就写了这些。
张昭没有说话,直接把书信递给了项让。
&ldo;哦,还真买了个青州刺史……噗!&rdo;项让比张昭还夸张,&ldo;多少钱?不是我看错了吧?&rdo;项让反反复复看了几遍,没错!&ldo;那就是伯润写错了!&rdo;
张昭无奈地白了他一眼,都什么时候了,还开玩笑。多少年的朋友了,项让一点也不怕张昭,大笑这说道。
&ldo;怎么样?怎么样?我一早就说,伯润此去,肯定会做出点儿事情来,没说错吧?&rdo;
&ldo;哼!又不是涵儿自己愿意的,张让这个竖阉要强买强卖的话,你敢不答应呀?&rdo;
项让的笑声嘎然而止,开玩笑,他当然……也是不敢的!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宦官们的心胸狭窄是出了名的,他怎么敢不答应?!
&ldo;再说了,涵儿何时吃亏过,总不会买个空头刺史回来,这里面肯定有不方便写的……&rdo;
&lso;那可未必……&rso;项让心道,若说张涵不会买个空头刺史,他相信,若说张涵没吃亏过,他是绝对不信的,不过,张昭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偶尔说说还行,一直打击下去,脾气再好也会发火的,项让便适可而止了。
‐‐‐‐‐‐‐‐‐‐‐‐‐‐‐‐‐‐‐‐‐‐‐‐‐‐‐‐‐‐‐‐‐‐
光和二年(179年)秋十月,驺县张涵张伯润以一万万钱的高价,买下了青州刺史,灵帝私下承诺,张涵可以在情州做三年刺史。同日,封驺县张昭关内侯。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第五章买官[下]
自从灵帝开始卖官以后,买官的消息就不稀奇了。不管有没有本事,有没有资格,只要想当官,就一定得到西园去交钱。然而,张涵花一万万买下青州刺史的消息,还是轰动了雒阳。张涵创造了一个记录,这个闻所未闻的成交价格,激发了雒阳人八卦的热情。一时间,雒阳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要了西园卖官上了,张涵也赢得了&ldo;张万万&rdo;和&ldo;万金刺史&rdo;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