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暗战什么 > 第75章(第1页)

第75章(第1页)

也就在这个时候,程诚找到了戚文彰,告诉他周总理的批示下来了。程诚这个时候的地位很有意思,原北京市公安局的领导冯基平、邢相生自然是&ldo;倒了台&rdo;,但是掌管大权的军管会和刘云非一伙发现他们毕竟管理不了北京公安局庞大的业务。这个时候连谢富治也明白,把北京市公安局全部砸烂了之后,只靠造反派们折腾是说不过去的。

这样下去,早晚他自己也无法交代。这样北京市公安局又进入了第二个工作组,抓业务的工作组。而程诚就是这个工作组的第二把手。

现在程诚向戚文彰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来而不往非礼也,奉陪到底。

程诚告诉戚文彰:&ldo;总理说,敌人为了中国的核武已经挖空了心思,如果不正面迎战,他们捣乱将永无止境。所以干脆让他们有什么本事都使出来,只有彻底失败,他们才彻底舒服。&rdo;

戚文彰心中兴奋,这正是他所期待的。敌人想到中国来捣乱,就彻底教训他们。

程诚还告诉他,军委已经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兰州军区。他现在应该跟兰州军区好好配合。争取打一个漂亮的反谍战。

戚文彰信心满满地回到兰州。

兰州马大军正为这个胥林德发愁。本来这个胥林德已经决意投诚,交代了自己所有的间谍罪行和有关的情报。但是到了兰州一看马大军等人就立即反悔,他推翻了自己的一切口供,而且跟看守人员拒不合作。这一下把马大军给搞得很被动。本来从戚文彰那里得来的消息是这个间谍已经反正。他下面的工作是向胥林德做好调查,收集好证据和口供,准备执行周总理的指示,&ldo;揭露敌人政治上搞间谍、贸易上搞诈骗的阴谋&rdo;,把vg跨国公司赶出中国。现在可倒好,胥林德来一个大翻供。马大军手下的人好言劝说、威逼恐吓都用过了,这个胥林德居然软硬不吃。

事情没有办法收场,于是就往北京调戚文彰。经过一番交涉,总算把戚文彰给请来了。见到戚文彰马大军连声诉苦:&ldo;这个德国鬼子真他妈的不是东西,比那个瓦特可坏多了。&rdo;

戚文彰也很奇怪:&ldo;可是我跟这个家伙谈得很好啊?&rdo;

马大军哼了一声:&ldo;那你就去见识一下吧。&rdo;

马大军直接带着戚文彰去关押胥林德的地方。那是原西北局书记林枫的住宅。当时林枫已经被打倒。戚文彰在北京是电告马大军,让他给胥林德安排在隐蔽而舒适的地方,结果马大军给他安排了这么个好地方。可着西部恐怕找不出第二家了。这个胥林德还如此捣乱,实在让人难以预料。

1964暗战原子弹(五)(18)

戚文彰等人一走进关押胥林德的房间,差点没有把马大军给气得心口岔了气:只见胥林德呼地站了起来,快步上前走向戚文彰,然后&ldo;啪&rdo;一个立正,给他敬了一个军礼!

&ldo;你是怎么回事?你答应我好好改造自己,怎么到了这里不配合调查?&rdo;

胥林德:&ldo;我只接受中国中央政府代表的审问。这里,只是一个百万村,没有国际法水平。&rdo;

马大军气得翻起白眼也没有办法。

戚文彰让胥林德继续跟香港保持联系,以便获得中央情报局的最新指示。每天他都和胥林德在一起等待香港的回音。此时的戚文彰完全知道,过去北京公安局侦查员逆用敌台的事情,已经被谢富治给定性为资敌通敌。现在他做的事情正好是逆用敌台,不过,他顾不得这么多了。他跟马大军商量,把一些假情报发了出去。促使对方下决心。终于胥林德接到了指示,命他设法联系北京的台北特工人员,把兰州军事地形图和布防图交给他们。让他们到兰州接应高原沙尘暴的空投部队。得到这个电报,戚文彰心中既兴奋又十分担心。兴奋的是敌人终于上了钩。担心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大问题。

本来为了诱敌,戚文彰让胥林德汇报情况时说局面大好,中国在进行&ldo;&rdo;,公安系统面临混乱,所以黑蛇小组只是先前遇到些麻烦,但是现在他却可以自由来往。所以胥林德才得到了上头的这种命令。但是真的让胥林德去北京,麻烦可就来了。

第一那是刘云非和军管会的地盘,戚文彰好不容易抢先把胥林德藏在了林枫的住宅里,现在再往北京送,岂不是正好送入虎口?一旦胥林德落入刘云非的手里,万人公审大会一开,整个引蛇出洞的计划就完全暴露了。

接着马大军等人又想出了让胥林德化装秘密潜入北京的办法,认真分析也很&ldo;不靠谱&rdo;,这个德国人身材高大,走到哪里都很显眼。

再说你化装改得了他的脸,改不了他的嘴巴啊。能够一路让他当哑巴吗?更严重的问题是政治后果。帮助外国特务化装潜入北京,这种事情,在那个时候可是说不清的,一个逆用敌台已经把一个公安局打成了里通外国,现在不论是马大军,还是马大军的上级都不敢担这个责任。而且,这个胥林德就那么可靠吗?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想来想去,马大军提出:&ldo;老戚我觉得,这个事情,好像还是要辛苦你一趟了。&rdo;

戚文彰没有说话。其实在一开始他就想到了这个方案。他作为一个侦查员,卧底的工作岂不是应当的责任?而且他伪装身份跟敌特打交道已经无数次了。但是这次他一直没有说话,甚至回避这个话题,因为他内心有很多的顾虑。人做事情要是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和生命安全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那个政治动荡,翻云覆雨的时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