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涣虽不明白这赵昚老儿的目的,为何要在罪状之中言及教育一事,难不成是**裸的土匪行径,他赵昚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哈哈,好啊,写就写,老子且写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东西来,看你赵昚有何反应。”刘涣心中愤慨。
他坐也坐不下,一只手扶着腰,一只手拿起笔,蘸墨提笔,手腕一动,龙飞凤舞的草书全部跃然纸上。
不过写到一半,他突觉得不对头,当即把那写好的扔掉,重新开始。
旁人看了热闹,还以为他刘涣是写不出来,在做挣扎。
那晓得刘涣心有计较,按理而言,皇帝动怒,且不论是真是假,但都不可大意。而今不过是打了他五十大板而已,万万不能因此而耍性子,还是要写正楷!
是的,刘涣就是要表现出那一份“猝然加之而不怒”的气势来,要给皇帝老儿展露一副胸怀,气也气死那老头……
写什么呢?
刘涣想想,自己断然没有过错,无非是表现得有些嚣张罢了,他深知自己得气焰过于高涨,连恩师赵汝愚也时常责怪他。
故而他开始胡言乱语,了一些个大道理。搞得自己很惭愧,很对不起“党和人民”一般……不肖片刻,关于对自己罪责的认识就写完。
接下来,他开始言及大宋之教育。
开篇写了几个大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他先分析了而今大宋的客观情况,毫不客气地一一指出,循序渐进地娓娓道来。
可写着写着的,尽把后世的教育体制写了出来。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应该而且必须为国家政治服务——这是刘涣的精辟论断。
他又把教育之体制分成三六九等,将科举分成几个阶段、将教学内容分成了若干内容……
其实无非是后来的考中考和高考;以及语文算数地里政治等学科,大抵还是凭借后世经验,抄袭而已。
可他心中真诚,在言及教育一事之事,从未有半私心。越写,心中越是澎湃,连了身上的疼痛也渐以忘记了……
他要做的,不单单是对现实的剖析,还有方法论,如何去抓落实的问题。
对的,再好的政策和法规,也要能够落实才好。他刘涣前世就是公务员,深知落实的重要性,也深知各种体制之间的权衡利弊……
这可苦了那些个等着复命的人,他们只见得刘涣笔势不停,脸上全是阳光灿烂的表情,有些后悔,是不是刚才下手太轻了。
众人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得天色渐沉,华灯初上,打了哈欠,心烦意乱之时,刘涣才把毛笔往地上一扔,道:“拿回去复命吧!”
带头的太监长身而起,往一旁的桌子上一看,我的个乖乖,这还得了,堆了厚厚的一大叠。
刘涣哪管他们惊疑不惊疑,拖着疼痛的步伐上楼去了。
话那太监走时,把那刘涣的“罪状”分成了三叠,每一叠得有二十公分厚。
呵,本来嘛,这用心写来的东西,又是言及一个国家的大事情,多也是正常。关键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又大,故而篇幅庞杂,也属正常。
几人真是见了鬼,有些疲乏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