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学者以为,宋时&ldo;莫须&rdo;两字常连用,如《金佗粹编》卷二载高宗手诏:&ldo;据事势,莫须重兵持守,轻兵择利&rdo;。其&ldo;莫&rdo;有&ldo;岂不&rdo;之意。再如《永乐大典》卷一九七载宋哲宗主张恢复保甲军训,说&ldo;府界莫可先行&rdo;。《宋史&iddot;兵志》载同一语,作&ldo;府界岂不可先行&rdo;。所以,&ldo;莫须有&rdo;即&ldo;岂不须有&rdo;,意为&ldo;难道不应该有吗&rdo;,是一种以反问为形式的肯定语句。
然而,&ldo;莫须&rdo;在宋人口语或文章中确有&ldo;或许&rdo;、&ldo;大抵&rdo;的解释。如《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载:&ldo;兼前番临时曾言夏税秋赋。如碎杂豆油之类。如何搬运?设若本朝委曲从之,莫须折当,元帅与郎君皆言甚好。&rdo;《朱子语类》卷七三载:&ldo;占法则莫须是见豚鱼则吉,如鸟占之意象。&rdo;此外,&ldo;莫须&rdo;也有解释&ldo;莫非&rdo;、&ldo;可&rdo;的,表疑问语气。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有云:&ldo;馆使、侍读莫须与他商量了?&rdo;《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二记:&ldo;不知本朝所须底事,莫须应副得么?&rdo;这样,&ldo;莫须有&rdo;可作&ldo;当须有&rdo;、&ldo;岂不须有&rdo;、&ldo;或许有&rdo;、&ldo;莫非有&rdo;等多种解释,哪一种才是秦桧的本意呢?
有学者通过有关的史料考证分析,认为&ldo;莫须有&rdo;之说不是历史事实,而是无名氏《野史》编造出来的,后人失于考证,以假为真,辗转抄录,才使之成为&ldo;历史典故&rdo;。首先,一些重要宋代史籍中不载有这件事情,如史学家李焘,他与岳飞、秦桧、韩世忠是同时代人,经历过靖康之难、绍兴和议等重大事件,一生著述弘富,其《续资治通鉴长编》取材广博,考订精核,但在他所有著述中却只字不提有关&ldo;莫须有&rdo;之事。其子李也有文名,他的史着中同样不取此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和王明清的《挥麈录》也都没有相关记录,后者所记秦桧之事不下二三十条,却没有一处涉及&ldo;莫须有&rdo;。
其次,宋人记载此事的史籍有十余种,其中绝大多数在行文上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是互相辗转抄录的,有的稍作增删,有的干脆一字不动,也有脱字或讹字的。如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了此事。正文下自注,曾查阅过《王俊首状大理寺案款》、《刑部大理寺状》等资料,惟有吕中的《大事记》载有此事。在众多有关史籍中,只有熊克的《中兴小记》明确注明其材料出自《野史》,至于《野史》的作者是谁?其故事从哪里得来?就没人知晓了。所以其他记载此事的史籍,如《名臣琬琰集》、《宋宰辅编年录》、《皇宋中兴纪事本末》及《宋史&iddot;岳飞传》等,可以说都几乎辗转抄袭于《中兴小记》,难怪后来引用这条史料时,竟是这样惊人地雷同。
岳飞被害后,高宗、秦桧力主议和,抗战派官员遭到打压,许多人同情抗战派,又不能公开宣传,只能私下通过著述立说,抒发对朝中政治斗争的看法。估计《野史》的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得之于传闻,撰写出这一段有关&ldo;莫须有&rdo;的对答。岳珂《金佗粹编》中也有几处记载了这一故事,他在岳飞死后七十余年才编此书,为了给祖父增添光彩,寻访有关的遗轶之文,看到&ldo;莫须有&rdo;一事,能增加对秦桧之流的斥责力度,自然收容入书,而无须考辨真伪,这是很正常的事。
综上所述,秦桧所说的&ldo;莫须有&rdo;三字到底是什么含义,乃至历史上秦桧说没说过&ldo;莫须有&rdo;这句话,都需要重新探索一下了。
&ldo;九曲丛祠&rdo;埋忠骨岳飞是被迫害致死的,肯定不会有像样而确凿的墓地。二十余年之后才平反昭雪,当时要以一品官位的礼仪重新进行墓葬。那么,岳飞的遗体是从哪里找来的呢?它初葬时候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改葬地就是如今的栖霞岭吗?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这是个阴霾沉沉、天色晦暗的日子,三十九岁的抗金名将岳飞冤死在临安(今杭州)的大理寺狱中。消息传出,平民百姓无不凄怆落泪,文人志士又都扼腕叹息,这千古奇冤令多少人悲痛万分而又忿忿不平。时至今日,杭州栖霞岭的岳飞墓前,观瞻游览者仍络绎不绝,人们为岳飞一生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所感动,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仰慕之情,来凭吊这位曾以爱国壮举惊天地却换来悲惨结局泣鬼神的历史人物。当人们向这位民族英雄深深鞠躬之时,有没有想过这个墓中是否真有岳飞的遗骨呢?
岳飞是作为罪犯被处死刑的,当局肯定不会允许进行什么像样的墓葬。那么,当时岳飞先被草葬在何处?什么时候再改葬栖霞岭的呢?
据宋无名氏《朝野遗记》诸书载,当天,狱官将岳飞在风波亭拉胁而死,按照规定,在狱中处死的犯人尸体应该埋在监狱的墙角下,好心的狱卒隗顺冒险背负岳飞的遗体,躲过奸党们的监视,偷偷走出监狱,翻越过高高的城墙,于临安城西北的钱塘门外,将遗体偷偷地埋葬在九曲丛祠中王显庙旁的北山之水边。岳飞身上一直怀有一玉环,也许是对妻子深切感情的一种标记,即将它殉葬在遗体的腰旁,然后在坟前种两棵橘树,作为标记。周必大《龙飞录》还说,钱塘门外的岳飞初葬之墓假称&ldo;贾宜人之墓&rdo;。&ldo;宜人&rdo;原系宋代命妇的封号,为了不让秦桧党徒们发现,只能以此作为掩饰。那么,哪里是&ldo;九曲丛祠中王显庙旁的北山之水边&rdo;呢?《咸淳临安志》载,钱塘门以北,有九曲昭庆桥、九曲法济院、九曲宝严院。此地多湖泊,故城垣曲折,九曲城、九曲丛祠也因此得名。王显庙就在此九曲城下,绍兴年间所建。明嘉靖《西湖游览志》也说:&ldo;钱塘门沿城而北,旧有九曲城。&rdo;可见九曲丛祠与王显庙应在钱塘门外,估计即今昭庆寺以北一带,所谓&ldo;北山&rdo;,即今之宝石山。而南宋大理寺是在钱塘门内,所以隗顺负尸出钱塘门,到九曲城下的北山水边葬尸,较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