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先生讲三顾茅庐,他提到了魏略和三国志,出师表中的不同记载。魏略中讲是诸葛亮主动去见刘备,席上未受重视,于是散席后劝谏用牦牛尾巴编帽子&ldo;聊以忘忧&rdo;的刘备,并献上了和谐外来人口的好计策。而三国志,出师表都很清楚地说明是刘备三顾,才得诸葛亮相助的。
谁是正确的呢?
易中天先生一方面从历史学角度推定三顾茅庐的确是可靠的,另一方面也没有完全否定魏略的记载。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猜想,两件事可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可能历史上是孔明曾经先去见过刘备,并献过策,不过当时并未停留在刘备幕府中。但是刘备此后意识到了诸葛亮的才能,于是三顾茅庐,请出他为自己做事。易先生并抛开三国志先主传中所说&ldo;凡三顾,乃见&rdo;的说法,猜想这个三顾,应该不是去了三回才见面,而是多次都见到了,经过几次交谈后,孔明才正式加盟。
仅仅是一个猜想,听听就可以吧?
应该说,易中天先生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一个猜想的背后,有的是文章。听他的讲述,总感到易先生脑袋后面有条狐狸尾巴甩来甩去的。易先生和老萨不同,我写东西,常常是有五分写到十分。没办法,知识面的限制如此,而易先生,我觉得他讲课,大约应该是有十分只讲一二分的,求的是一个有把握。
有那么严重么?呵呵,看看这段分析猜想,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些易先生没说出来的东西,如果有认识易先生的,可以和他核实一下,看老萨猜的是否准确。不对也没关系,易先生又不是彩票,猜得对不对,都不会有人挂彩的。
比如,尽管相信三顾茅庐的真实性,易先生为何还会保留对魏略记载内容的可信看法呢,是因为它对细节的描写太象真的么?还是觉得逻辑上孔明作为荆州名士,参加刘备刚到荆州时期的招待会符合常理?我猜,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罗贯中。
因为罗贯中曾经在三国演义里面采用过这个情节,只不过把时间换到了孔明出山以后,和三顾茅庐没有冲突。
罗贯中写的不是小说么?易先生会当回事儿么?
我认为易先生恰恰会把罗贯中利用这段史料很当回事。原因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个小小的毛病。大家都知道罗贯中的观点是尊刘抑曹,所以刘备集团的很多出色事迹,其实根本不存在,是罗贯中安上的。比如关公斩华雄,孔明草船借箭,诸葛亮空城计等等,都是如此。然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这些事迹尽管不是刘备集团的,却的确是当时的史实,只不过主角另有其人,比如关东联军的确杀死了华雄,不过下手的是孙坚,草船借箭的确发生过,在船上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空城计,则是魏延的杰作。利用并裁剪真实史料,使它适合自己的中心思想,是老罗的拿手好戏–仔细看三国演义会发现他习惯使用&ldo;真实的史料&rdo;来裁剪,而很少生搬硬造。
那么,易先生看到这部分时候肯定会琢磨–怎么看着眼熟呢?和空城计,草船借箭写法上一个调调阿。把魏略这段史料改头换面,很符合罗贯中的一贯风格。说明罗贯中对这段史料,也是持较为信任的态度的,至少是把它作为真实的史料来看待的。。。
罗贯中比我们离三国近四百年,而且绝对是三国大家,他对于这段魏略史料的看法,我想对易先生是有影响的,坚定了易先生对这段史料可能真实的看法。–比别的教授给他的意见还影响大,因为没有哪个教授敢说我比罗贯中还懂三国的。
其实,这一段里面易先生没有讲出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为何认为刘备可能没有当场留下诸葛亮,还要去追,去顾?放在别人身上不合理,放在刘备身上很符合它的性格--曹操在赤壁之战逃走路上说过,刘备这个人呐,是很厉害的,但他的思维总是慢半拍。于是,见到诸葛亮当时没有立即重用,过后想明白了马上去请,符合刘备的性格;而三顾每次都见到叙谈的构想,也符合诸葛亮的性格。&ldo;诸葛一生唯谨慎&rdo;,选择老板,特别是刘备这种朝不保夕的老板,绝对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事情,诸葛亮可能聊上几句就慨然出山么?他不是那样冲动的人,我想他恐怕是要花些时间感受一下刘备这个人和传闻是否一致吧。而双方的了解程度,也随着时间而变化,所谓看对了眼也。于是,孔明出山了。
言归正传,回到煮酒论英雄。我们来看曹操为何会错摆乌龙。
谈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热热身。大家琢磨过没有,曹操和刘备谈话的时候,两人吃的是什么?
[待续]
?
2007-08-2719:38:49
大中小
标签:艺术赏析
这个问题说来只是一个小游戏。粗粗看来,青梅煮酒么,曹刘所食,梅子和黄酒就是了–梅子的事情可以在《世说新语》里面找到证据,不是传说。推测二人喝的是黄酒,则因为当时还没有白酒酿造技术,酒又是温了喝的,想来只有黄酒符合条件。
可是席上肯定不仅仅有这点东西。
靠几个梅子下酒当然不是不可以,我家长辈中有位好杯中物的,文革潦倒时候一撮红糖也可以下酒的。但是,这和曹操的身份不符。曹操当时可不潦倒,而是堂堂丞相,又在自己府中从容设宴,光吃几个水果下酒未免过于寒酸–他们俩又不是属猴的。宴请对象刘备还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享受到都记入史书了。老曹对刘备当时甚是礼遇,宴席上不会太节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