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祖曾谆谆教诲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们还记得师祖的教诲吗?假如要当官,师祖多少次都当了,可是师祖为什么叫孙征君?因为他看出当那种官不能造福百姓,那不是官,是祸害,是家国的祸害,社稷的祸害,百姓的祸害,所以师祖拒绝征召,专心学问。
你们是我的师叔,论岁数比我大,论读书比我多,可是我真诚地以师侄地身份请问你们:你们到师侄这里来做什么?假如是和师侄我一起造福百姓,为社稷立功,为国家立业,师侄衷心地欢迎你们,我们可以同甘共苦。
可是如果师叔们是想借师侄这点威望,来做人上人,我想师叔们来错了地方,我虽然被大家尊称为天师,可是您们的师哥,我的师傅一直要求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从来不敢对百姓有任何的强霸。知道吗,这里是山东,文明源头,圣人故乡,这里的人民,不可轻侮!!!
---------------------------昨天有急事,今天补更
大明孽子六十五章单桥惊变
小二冬和大冬在一起赶着大车,宫秀儿在车里学着做衣服,原来的宫秀儿根本不会女工,让她拿针还不如让她去拿大顶(倒立),父亲没有儿子,从小就教给宫秀儿的就是石锁,沙包,父亲的严厉管教和大家的骄纵夸奖,让宫秀儿觉得自己武功天下无敌。
可是碰到了这个冤家朱慈悲,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功夫还不及天正突击队里的小兵;自己原来文不成,武不就,不会女工,做饭都不好吃,真是太打击自尊了,怎么办?学吧!
好在自己活做得不好,白妮大姐也不笑话自己,可是自己知道,地位是自己争取来的,要是这样下去,在朱慈悲眼里,整个一废物点心,那做人也太失败了。现在宫秀儿生完孩子,也不再练功夫了,天天学白妮做女工,可是学也学不出个样子来,这不针又扎手了。
突然车停了,宫秀儿问外面二冬:&ldo;到哪里了?&rdo;
二冬说:&ldo;到单桥了。&rdo;
宫秀儿还记得单桥的驴肉和烧鸡好吃,告诉二冬,去给我买些驴肉来。
二冬告诉宫秀儿,单桥出事了。
宫秀儿是喜欢热闹的,她麻利地钻出车厢,抽着鼻子闻闻有没有驴肉的香味,可惜刚进村,离桥头还远,没闻到什么香味。要不就是今天没有煮肉,宫仙儿郁闷的想。
村口聚集着一群人,高声低声吵吵嚷嚷,小二冬现在有点江湖经验了,遇到这种不明情况,先把车停在远处,过去问问情况,再选择是否把车赶过去,否则遇到什么麻烦可说不准。
大冬虽然是哥哥,可是现在已经习惯了听弟弟的命令,二冬叫他看好马车,有什么不对就赶着马车带宫仙儿逃跑。
二冬走过去,向一个大哥问讯:&ldo;大哥,不知前面出了什么事?&rdo;
&ldo;他奶奶的,官府要解散石桥会,大家正在商量怎么办呢。&rdo;
&ldo;怎么办?造反呀!&rdo;二冬是&lso;看戏的只嫌不热闹&rso;。
那位大哥白了二冬一眼:&ldo;说的轻巧,造反哪有那么简单,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有用吗?我们这是在等史秀才,去跟官府辩理。&rdo;
二冬颠颠地跑回来,跟大冬和宫秀儿说:&ldo;有热闹看,你们去不去?&rdo;
宫仙儿撇撇嘴:&ldo;我们还要赶路呢,小孩子心性,没个正形。&rdo;
&ldo;师母你开开恩,我去听听就回来,绝不惹事,大哥给你赶车,前面不远就是卖驴肉的你们边吃驴肉先走,我骑马很快就跟上了。&rdo;
二冬不等别人回答,一溜烟跑去人群中。
人群中不止是石桥会的铁杆会员,也有胆小的,心虚气短的嘀咕:&ldo;大哥,别被官府当做造反的抓起来呀,咱们这些人有用吗?来一队官兵怎么办呀?&rdo;
旁边一位说:&ldo;随大流呗,别人跑我也跑,不信比别人跑得慢。&rdo;
小二东因为师父师祖教授的内功里有这一项,在聆听声音时,能使自己的耳朵变得非常灵敏,过滤掉一些没用的信息,这种功能也曾被夸大,称为什么神通,其实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听觉锻炼。
在荒郊野外,心神俱静的情况下,一般人经过锻炼,也能分出两只蟋蟀的鸣叫声:他们从比试,开始挑衅到战斗,最后一只落荒而逃,另一只宣告胜利,骄傲地高声歌唱。
师祖王余佑说过,其实世界上没什么神通,神通都是愚昧的人们不懂,才少见多怪,不知,才显得神秘玄奇。
二冬其实也是在修炼入世,了解世人的心理变化和思维习惯,这是了解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的高手,千军万马之中,可以明察秋毫之末,这样就刀剑不能伤,飞羽不能近,这种功夫曾被神化成听风辩器,蒙上眼睛可以分辨来袭的武器与方向力量,……。
可实际上,耳朵就是耳朵,眼睛就是眼睛,这是复杂的相互弥补的功能,眼到手到耳到心到才是武者追求的目标。一些武侠小说胡说什么神奇盲侠,为了追求耳朵的神奇功能把眼睛刺瞎,简直是可笑可悲。
二冬在人群之中,也是练眼练耳练心,这些功能都是靠日常有心的锻炼。
史秀才来了,这是石桥会的茶头史文式的二公子,因为经常打抱不平,鸣冤投告,与衙门打过几次交道,这次杨起凤会长暂时不出面,大家公推他出来先去找官府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