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香草山图片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因为这些花糙树木都是主人用笔墨来换取的,所以扬州人把吴绮的园林称之为:&ot;种字林&ot;。

我喜欢这个故事,不管它是否真实。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化的力量和文化的价值。在那个时代,文化还受到普遍的尊重和厚待。人们以获得吴琦的诗文为荣誉,而吴琦则以种植花糙树木为人生的第一乐趣。各取所需,又是何等的潇洒!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圣经》中的一句话来:

一个义人所有的虽少,却强过许多恶人的富余。(《诗篇37:16》)

有的人拥有万贯家财,却没有欣赏一朵美丽的花的能力;有的人两袖清风,却能够与树木和小鸟对话,他们谁更加幸福呢?

今天,城市里再也没有空地了,我们都被迫挤进鸽子笼般的高楼大厦里。不然,你也可以效法吴绮,用诗文来换取花木。而我可以给你当&ot;经纪人&ot;,验收对方的花木。对于花糙树木,我比你更有鉴赏能力。那样,我们过不了多久,也将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

每天中午,我工作累了,便眺望瘦西湖。扬州瘦西湖边上有一座白塔,与北京北海的白塔一模一样。我可以望见远处小小的塔尖。

关于白塔的故事有一长串,我挑一个讲给你听。

据清末许指严《南巡秘记》中记载,乾隆皇帝下扬州的时候,盐商的头目江某承办一切供应。有一天,乾隆皇帝来到大虹园,看到周围的美景,对左右说:&ot;这里跟北京南海的琼岛春阴很像,可是缺少了一座塔。&ot;

江某听到了乾隆皇帝的话,决定立刻连夜修建一座白塔,以取悦皇帝。但是,一时之间,苦于找不到北京白塔的图纸。经过一番打听,知道图纸已经随驾带来,保管在太监总管那里。于是,江某便向总管求图,总管狮子大开口,索要数百金。盐商们不惜巨款,贿赂总管五百金,终于获得图纸,得以施工。

一夜之间,白塔建成了。江某希望乾隆皇帝能够早点看到。怎么办呢?江某又找到总管,请求他说动皇帝早上去看白塔。总管的口开得更大了--他说,成功了的话他要万金,不成功的话,也要&ot;开口金&ot;百金。

总管说动了皇帝。皇帝一大早起来就去看白塔。他看到了这座一夜之间建成的白塔,不禁感叹说:&ot;盐商之财力伟哉!&ot;

皇帝有这样发自内心的称赞,盐商们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他们没有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在一个绝对专制的时代里,只允许皇帝本人拥有&ot;鬼斧神工&ot;的力量,其他人要是显示出某种出风头的能力来,立即会招致皇帝的嫉妒和怀疑。

盐商成也白塔,败也白塔。

皇帝在称赞之后陷入沉思之中:盐商一夜之间就可以修建一座白塔,他们会不会对自己皇权形成威胁呢?一想到此,皇帝立即警觉起来。

盐商的马屁拍到马腿上。专制君王发现了蕴藏在民间的智慧和力量,发现了商人的勃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开始忐忑不安了。专制君主认为,商业的发达,有可能会危及帝国的&ot;超稳定结构&ot;,于是他开始向盐商们下手了。

后来,皇帝找个借口把江某处死了。遭殃的并不仅仅是江某一人,独裁者很快实施了一系列打击淮扬盐商的政策。到了清代中期,盐商迅速衰落。发轫于扬州的一棵资本主义的幼苗夭折了。

欧洲从中世纪起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市民阶级,他们的生命和财产都受契约的保护,而不受君王和贵族的任意剥夺。他们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动力。

跟欧洲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君王一个人的天下。在中国文化中,从来就没有私有财产和人格尊严之类的概念。尽管盐商们一时可以富可敌国,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没有任何的保障,随时随地可能被皇帝剥夺,成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甚至人头落地。所以,他们只好拼命巴结皇帝和整个腐败的官僚机构,最后导致他们自己也成为腐败的酱缸中的一部分。

当西方的商人们在改良蒸汽机以便扩大生产力的时候,扬州的商人们却在挖空心思修建白塔以取悦皇帝。这种反差是何其巨大!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的商人比西方的商人骨头软、智商低,而是说明中国的专制制度简直就像硫酸一样,能够腐蚀这个社会中出现的一切生命气象。

不过,话也说回来,莲心寺中的白塔,确实是一处美丽的景致。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提到过它:&ot;桥南有莲心寺,寺中突起喇嘛白塔,金顶缨络,高矗云霄,殿角红墙松柏掩映,钟罄时闻。此天下园林所未有者!&ot;清人林苏门也咏叹说:&ot;月明最宜看,撑空一白塔。&ot;我真想你快来扬州,我带你一处一处地游玩。我真希望你在单调而紧张的生活之中,能够有这样悠闲的游玩的时刻。

扬州的典故不计其数,简直能够写成一部独立的文学史。以后有时间我们可以慢慢闲谈。

爱你的宁萱

两千年二月二十三日

四、廷生的信

萱:

我真想看看你穿上红色的衣服是什么模样。我不要看照片,我只要看真人。然而,现在,我只能在想象中一次次地描摹。

你是一个看不出年纪来的&ot;天山童姥&ot;:穿上&ot;宝姿&ot;的职业套装,就成了经理级的白领丽人;穿上&ot;淑女屋&ot;的裙子,立刻又变成了一个小中学生。

有一天,我挣到了钱,别的什么都不买,就给你买一柜子的衣服,特别是透明的长裙。我要看你的长裙在风中飘扬的样子。

我会到扬州来的。同时,我也盼着你来北京,假如你来了,我的&ot;稻香园&ot;会立刻就变成&ot;爱情海&ot;。我也将与那些诗人一样,诗如泉涌。我要不停地为你写诗,一直到老。

宁萱,你确实是最好的导游,你将扬州最美丽的一面呈现在了我的面前。古人有&ot;扬一益二&ot;之说,你是扬州人,我是成都人,我们两个人恰好占有了中国最富庶、最优美的两个风水宝地。

晚唐诗人杜荀鹤在《送蜀客游淮扬》一诗中说:&ot;见说西川景物稠,维扬景物胜西川。&ot;而唐人卢求也说:&ot;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039;扬益&039;,以扬为首,盖声势也。&ot;可见,早在唐代,人们就将扬州和成都并称,以它们为&ot;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ot;。

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一开头就这样赞美扬州的繁荣:&ot;虽然殷实繁华的四川成都素来以优雅和轻浮著称,但是当时流行的&039;扬一益二&039;这句格言中,还是将成都的地位放在了扬州之下。&ot;但是,也有人认为,扬州不一定比得上益州。有人说,成都的优雅和繁荣,&ot;扬不足侔其半&ot;。可见,这两座城市一直在&ot;明争暗斗&ot;。

宁萱,你没有去过成都,我也没有去过扬州。那么,什么时候让我们一起游览一次这两个互相不服气的城市,我们互相担任对方的导游,带着对方看遍它们最美丽的地方。最后,让我们来公正地比比看:今日的扬州和成都,究竟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