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品中国文人苏东坡读后感 > 第142章(第1页)

第142章(第1页)

掊物质:抑制物欲的恶性膨胀。

这几乎等于说:两个文明(物质与精神)要一起抓。

为什么要抑制物欲?因为物欲横流有害于个体的全面发展,有背于全社会的健康向上。&ldo;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rdo;

物欲显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几股大力之一,但物欲横流醉生梦死,既造成无数罪恶,又导至&ldo;生活世界&rdo;的种种遮蔽。物的丰富,决不等同于人的丰富性、日常生活的丰富性。

鲁迅在日本,近距离审视欧美的物质文明,掉头为自己的民族把脉,他得出的结论是:兴国,首先要立人。

周氏三兄弟,树人,建人,作人,应该含有这层意思。周作人在抗战期间作了汉奸,又另当别论。

任个人,排众数,是致力于中国人的个性解放,瞄准并揭示民族的劣根性。民众的愚昧和麻木,是鲁迅一生都深恶痛绝的。爱之深才痛之切,才责之严。&ldo;哀其不幸,怒其不争。&rdo;

沙聚之邦,个体罕见。先知先觉先行者,必定遭到&ldo;众数&rdo;的漠视、歧视、乃至敌视。耶稣、苏格拉底、布鲁诺的命运都证明了这严酷的现实。鲁迅也不例外。他晚年有句名言:他是为他的敌人活着的。这位悲天悯人、恶斗旧势力的&ldo;空前的民族英雄&rdo;,却出此沉痛语,我们今天当能倾听、掂量。

鲁迅的&ldo;最痛苦的灵魂&rdo;,源于他感受和辨认黑暗的能力。

据他的朋友讲,他常常对事不对人。这在一副面团形象的国人中间是要犯大忌的。他看得透彻,所以才一针见血,才直截了当。惯于作揖打拱、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们自然会不舒服。这些人是中庸之道的产物,其集体潜意识盘根错节,犹如深海的藻类。他们的感觉注定要滞留于表层,不会意识到鲁迅的良苦用心。他们还跳起来,缠斗鲁迅,消耗着巨人的体力。

觉醒的个体,面对昏睡的庸众……

鲁迅发现了尼采和易卜生。而尼采发现了超人、末人,易卜生发现了真理常在少数人的手中。

辛亥革命时期,真理确实在少数人手中。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足迹遍及欧美,他是既反抗封建主义,又洞察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非常准确地指出:&ldo;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rdo;

孙中山是先行者,鲁迅是先觉者。孙中山致力于社会革命,鲁迅全力以赴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二十世纪初的鲁迅,发出了这样的声音:&ldo;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rdo;

精神战士披挂上阵了。

这样的战士,千古一人。

1980年的《鲁迅研究》,彭定安先生写道:&ldo;他一走上战阵,就显露了一个伟大文化战士和启蒙思想家的最宝贵的品德:献身的赤诚,战斗的激情,清醒的现实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思想家的睿智和深沉,战士的勇猛和坚定。&rdo;

鲁迅二十几岁就几乎成为鲁迅,令人不无惊讶。当时的日本东京,聚集着来自中国的各路豪杰。革命的,改良的,复古的,保皇的,主张暗杀的……分成若干派系,竞相发出声音。中国面临着列强瓜分的危险,知识分子受到前所未见的刺激。既要排满、反封建,又要反列强,各种各样的救国论杂然纷呈。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医学救国,黄金黑铁救国,坚船利炮救国……而鲁迅的救国思想,当发端于南京读《天演论》的时期。进化这个词一再刺激他,掀起他的灵魂风暴。不进则退,不进则亡。但是社会的进步,在他看来是要取决于个体的壮大。救国,首先要救人。

鲁迅读进化论,读来读去,读出个体二字。这使他获得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几十年受用不尽。这个基础,为他提供了人生的舞台,文学的创造性区域,韧性战斗的战场。

也使他孤独、痛苦。

发现了个体,也就发现了沙粒、沙聚之邦。鲁迅是研讨沙粒、沙化的专家。而他改造国民精神的荒漠化,常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尽管他装备精良:有卓越的思考能力,有表达思考的杰出的汉语艺术。他呐喊,投枪匕首并用,却如同置身于无物之阵。

民族的劣根性,发现它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何况要去改造它。&ldo;沙聚之邦转为人国&rdo;,这工程的浩大与艰难,恐怕没人能够测量。

鲁迅十几岁家道中落,由小康跌入困顿,生存的落差唤起紧张的思索。而历代杰出文人,几乎都有类似经历。在南京的水师学堂他常吃辣椒御严寒,渡重洋到东京去求学,他又尝到了初恋的涩果,这些身体层面的&ldo;失败&rdo;,反而催生鲁迅的精神成长。也许,这里显现了&ldo;自卑与超越&rdo;的生存环节。&ldo;风雨如磐黯故园…我以我血荐轩辕。&rdo;鲁迅二十一岁写下的诗,表明他正在完成着自己的超越。时代风云也影响他。但鲁迅之为鲁迅,单凭说一句&ldo;时代影响&rdo;却是不够的。时代影响千万人,鲁迅却具有清晰的唯一性。

鲁迅为什么能看见个体?因为他很早就&ldo;活向&rdo;个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ldo;破落户的子弟&rdo;能思索。所谓破落户子弟,一般显现为两种&ldo;生存情态&rdo;:游手好闲混吃骗喝;发愤图强勇于思索。鲁迅当然属于后者。家学渊源,母性呵护,严谨的三味书屋,健全的童年生活,阻断了鲁迅滑向前者的可能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