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首席外交官什么意思 > 第177章(第1页)

第177章(第1页)

不过对于这样的情况,西太后也还是理解的,也没有多加管教,她还算是一个开明的人,虽然严格遵照着祖宗礼法,但也时不时的法外留情,毕竟,都是被困在这宫闱之中的女人,她好歹还是有过丈夫的,但仍然觉得凄惶难耐,更何况是这些十七八岁正当年的宫人们,私下里藏着一两个长相俊美的男人的画像,时不时讨论讨论京城里的花边新闻,反而还能让她们在宫里带着的时候更安分一点。因此慈安太后对于此事只是略加提点,并没有真的打算像当初惩治安德海一样,把哪个宫女揪出来严刑以示众来次杀鸡儆猴。

至于那个在之中&lso;声名显赫&ldo;的秦琢的画像,西太后也曾经见过,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男子,五官俊秀,肤色白皙还有一身令女人着迷的书卷气息,甚至透过照片都能好似能闻到到一股子墨香一般,想来晋朝的潘岳,北朝的兰陵王高长恭也都不过如此,那个人在照片上的时候头略微低下,似乎还有一点害羞,更让人心里觉得被轻轻地扯了一下。

这样一个似乎是上天专门为女性&ldo;打造&ldo;的那人,任何一个女人见了都会怦然心动,更别说是宫闱之中的女人了。

之中,关于&ldo;秦琢&rdo;的热潮愈涨愈高,直至让西太后觉得是不管不行,可是就当西太后准备动手的时候,这股热潮就像夏日的空气遇到了第一场秋雨一般,一下子冷却了下来,西太后起初觉得倒也平常,毕竟美男子往往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不是说他们的相貌会瞬间&ldo;凋零&rdo;,而是他们始终是一个男人,是重要娶妻生子担负起传宗接代的重任,而这样一个男人一成亲,就难以再成为占有欲空前强大的宫闱中的女人们的幻想对象。

虽然觉得一切来得似乎太快,但在东太后此案看来,这场狂热的风潮过去了总是一件好事。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没过几天,慈安太后就从自几个宫外来陪她聊天解闷的福晋口中得知,那个叫做&ldo;秦琢&rdo;的年轻人不但从紫禁城里的流言蜚语中消失了,也在京城中消失了。

那几位福晋回去之后,慈安太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按照传言来看,这个秦琢是一个很&ldo;高调&rdo;的人,在京城的时候出入各种社交场合结实达官贵人,时不时自己也大宴宾客,没听说过有哪天是闲着的,这么一个在京城如鱼得水的人物,怎么可能说走就走呢,就算是要走,也不应该走得这么悄无声息,像一个通缉犯一样,趁别人不注意就溜之大吉,但是很明显刑部到各府的态度来看,这个叫秦琢的小子显然不是通缉犯,唯一的可能大概就只有他要去的地方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甚至曾经存在过秦琢这么一个人的事实都最好一并被抹杀干净。

想到这点,慈安太后心底已经,能让这个秦琢心甘情愿地前往,又不能或者不敢跟外人炫耀的地方,大概就只有皇宫了。

这一想到皇宫慈安太后又立刻锁定了自己的怀疑对象‐‐储秀宫的圣母皇太后叶赫那拉杏贞。

从去年年底开始,也就是宫中关于&ldo;秦琢&rdo;的热潮开始逐渐衰退的时候,一向热衷于与大臣们交流感情,指导工作的慈禧太后出席各种公共场合的时间就越来越少,甚至可以说是深居简出,连她的宝贝儿子载淳去给她请按,她也往往只聊上个两三句就匆匆催促载淳赶快去处理政事。

当然慈禧对于这一切反常行为都有自己合理的皆是‐‐身体不好。

有一句话叫作&ldo;领导之事无小事&rdo;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当然是大清帝国实际上最位高权重的领导人,这身体出了点状况自然是一批又一批的太医来给太后问诊,但是看来看去都束手无策,这不是慈禧太后他老人家得了什么药石无用的绝症,而是这帮太医实在是看不出来圣母皇太后究竟是得了什么病,但是又不能说圣母皇太后是装病,只得找一些天气变化或是过度操劳的&ldo;病因&rdo;来作为交给皇上的工作报告。

但是休养也休养了,补药也是天天不断,圣母皇太后的身体却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

好在对圣母皇太后忠心耿耿的太监李莲英李公公见主子终日被这疑难杂症给折磨着心里面也火烧火燎,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到处打听名医甚至凭着自己认识不多的几个字儿自己翻阅医书,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就给李莲英着找了个名医,把这名医带到宫里倒是也没费多大功夫。

‐‐自从圣母皇太后不幸染恙,而太医院拿不出任何对策以来,就已经开始借助于民间势力,太医院对此嗤之以鼻,连这些从郎中里面百里挑一出来的御医们都没有办法,凭一些江湖医生装神弄鬼还能有什么效果。

当然,太医们想的也不无道理,自古学院派都比较恃才傲物,瞧不起经验累积出来的人才,而前几个找来的京城里小有名气的郎中都没有任何建树,有胆子大的开几服药,虽不至于让病情加重,但也不见任何效果,好在皇帝和太后都仁慈,没因为这些事儿要了谁的脑袋。但即便这样,也不能改变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真正的&ldo;高手&rdo;永远是在民间的,问题只是在于你有没有这个运气碰上罢了。

很显然的是,为了圣母皇太后的病情奔波劳碌的忠犬‐‐李莲英就很有运气地得到了这个运气,他带的郎中虽然年轻,名不见经传,且还带着外乡口音,但人家还就是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才把了一次脉,就胸有成竹的给圣母皇太后的玉体下了药,而且这药还是立刻见效,才过了一天,圣母皇太后的病情就大为好转,按照储秀宫里的宫女太监们的说辞,那何止病情好转,简直可以说是容光焕发,比太后她老人家没得病之前还精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