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三国史记作者 > 第122章(第1页)

第122章(第1页)

《吴书》的主撰韦昭,孙晧时为侍中,领左国史。因孙晧暴虐,群臣多阿谀顺旨,数言天降祥瑞,以博得孙皓欢心。晧以问昭,昭曰:&ldo;此人家筐箧中物耳&rdo;。晧又欲令昭为父和作纪,昭以和&ldo;不登帝位&rdo;,不予照办。诸如此类的事,使晧衔恨在心。凤凰二年(273年),晧竟杀昭。与昭共撰《吴书》的薛莹、华覈皆正人君子,且有才学。故《吴书》尚为史家所许可。

《魏略》,系魏郎中鱼豢私撰,《史通&iddot;古今正史》谓&ldo;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rdo;。然据《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注引《魏略》记有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及郭太后议立高贵乡公事甚详,则知《魏略》记事非只止于明帝,而是止于三少帝时。近人张鹏一《魏略辑本》谓鱼豢死于晋太康以后,则鱼豢入晋后还活了十六年以上,可知鱼豢不曾仕晋。看来,鱼豢是忠于曹魏而耻为晋臣者,故《魏略》叙事颇注重品节作风。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之书,以《魏略》为最多,《魏略》虽早已亡佚,但从裴注中尚可窥知其梗概。从《魏略》的内容和文字看,还是相当好的。鱼豢是关中人,所以对西北的风土人情多有叙述。例如《三国志》卷30《东夷传》裴注引《魏略&iddot;西戎传》不仅能补陈书之缺,而且史料价值极为珍贵,被史家誉为&ldo;殊方记载,最为翔实&rdo;。《魏略》很注意对三国时各阶层人物的描写,例如鱼豢为董遇、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祥七人作《儒宗传》,其序曰:

从初平之元(190年)至建安之末(220年),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至太和、青龙中,中外多事,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太学。太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无能习学……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嗟夫!学业沉陨,乃至于此,是以私心常区区贵乎数公者,各处荒乱之际,而能守志弥敦者也。

由上可知,曹魏时,子弟入太学,多是为了避役,而在太学教授生徒的博士,也大都粗疏,学无根底。朝中公卿以下能执笔为文者也不到十人。无怪乎鱼豢要叹息学术的坠落了。鱼豢在《儒宗&iddot;董遇传》中介绍了董遇接受弟子的先决条件,即不论学习什么书,都&ldo;必当先读百遍&rdo;。他说:&ldo;读书百遍而义自见&rdo;。鱼豢在《儒宗传》中,还揭露了地方旧姓豪族欺凌单家(非富强之家)的情景。如在《薛夏传》说:

薛夏,字宣声,天水人也。博学有才。天水旧有姜、阎、任、赵四姓,常推(可能为&ldo;雄&rdo;字之误)于郡中,而夏为单家,不为降屈。四姓欲共治之,夏乃……东诣京师。太祖宿闻其名,甚礼遇之。后四姓又使囚遥引夏,关移颍川,收捕系狱。时太祖已在冀州,闻夏为本郡所质,抚掌曰:&ldo;夏无罪也,汉阳儿辈直欲杀之耳!&rdo;乃告颍川,使理出之,召署军谋掾。

由上可知,天水郡四姓豪族平素称霸郡中,单家薛夏独不肯降事之,四姓豪族便千方百计地想对他下毒手,薛夏投奔曹操后,四姓仍企图捕他论罪。地方豪族对名闻中原的学者,尚如此狠毒,一般单家百姓所受不法豪族的欺压程度自然更不在话下了。

《魏略》中还有《清介》、《纯固》、《勇侠》、《知足》、《游说》、《佞幸》等传。清代学者钱大昕谓《魏略》&ldo;诸传标目,多与他史异&rdo;;高似孙称《魏略》&ldo;特为有笔力&rdo;;&ldo;亦一时记载之隽也&rdo;。

《隋书》卷33《经籍志二》:&ldo;《典略》(可能为&ldo;魏略&rdo;之误)八十九卷,魏郎中鱼豢撰&rdo;。《旧唐书》卷46《经籍志上》:&ldo;《魏略》三十八卷,鱼豢撰;《典略》五十卷,鱼豢撰&rdo;。《新唐书》卷58《艺文志二》:&ldo;鱼豢《魏略》五十卷&rdo;。

由于以上三志记载各异,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典略》与《魏略》是一书,有的则认为是二书,不管怎样,二书皆为鱼豢所撰,而且皆为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用,是没有争论的。由于本书引用《魏略》中的记载已不少,故在这里不再多述。

一、玄学的兴起

东汉初期,封建统治者提倡名教,奖励气节,故东汉士风之高涨,胜过其他朝代。降至东汉中后期,政治每况愈下,外戚宦官交相把持政柄,敢于同戚宦斗争的士人多罹祸殃。桓、灵之世,宦官肆虐,两次兴起党锢之祸,其被杀戮禁锢者,&ldo;皆天下善士&rdo;,故义烈之士范滂慷慨陈词:&ldo;古之循善,白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rdo;因之士人对东汉王朝的统治产生厌倦情绪,所谓&ldo;积多士之愤,蓄四海之怒&rdo;。其后黄巾等农民起义连续发生,至董卓率兵入洛后,东汉王朝开始分裂,各军阀互相攻战,士人因投身非所而肝脑涂地者,所在多有。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又有曹氏代汉以至司马氏篡魏之事,士大夫侧身其间,因惧被卷入政争而遭横祸,乃求助于老、庄清静无为、卑弱自持的理论,此为玄风所以兴起的原因之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士人以钻研经书为主要仕进之途。但统治者所赖以控制思想的儒家经典流弊甚多,一是荒诞无稽,今文经学者之谶纬迷信说教为有识之士所不齿。二为经师传授各有家法,抱残守缺,党同伐异,不仅妨碍学术的自由探讨,而且陷入无休止的党派纠纷之中,因之士人多&ldo;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rdo;。三为经师训诂章句之学过于烦赘,&ldo;学者释经,而务碎义逃难……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rdo;。于是崇尚事功之士读经便不求甚解;游谈之士则转而探索老庄,此为玄风兴起的原因之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