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逍:“……??”他立刻沉下心开始算。晏时玥一连给他出了好几道题,觉得这人还真有两把刷子,她都需要拿着笔算半天,他却大多闭目片刻,就能得出结果。晏时玥十分满意。孰不知,顾逍也是十分震惊,他所遇到的人中,即便是明算科考出来的,也没人能理解他的算法,这位公主殿下看着不学无术的,没想到却是深藏不露。晏时玥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震了他一把。她直接跟他道:“我准备把你送去见太子,你意下如何?”天上掉馅饼,顾逍又惊又喜,急起身,一揖到地:“多谢殿下,只是,还请殿下容顾逍一日工夫,安置幼妹。”她问他:“你打算如何安置她?”顾逍想了想,就道:“我想叫她托故去庙里吃几日素斋。”“不妥,”晏时玥道:“你这一去不知道多久呢!再说我今天找人去传你,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吧?”顾逍沉吟着垂下眼,晏时玥道:“你觉得这样怎么样,我跟我阿娘要个婢女,以我的名义送到贵府?一直等你回来之后再回来?”顾逍一喜,再施大礼:“多谢殿下!殿下之恩,顾逍必粉身以报!”晏时玥道,“不用粉身,你有这样的价值,我才会这么做。”她就示意微帛过去借个人,不一会儿,孟敏那边的婢女竹心就过来了。竹心年纪大些,性子沉稳,晏时玥交待了她两句,正要吩咐甲和,就听霍祈旌道:“我叫几个亲兵护送他过去吧。”晏时玥一想也好,就点了点头,一边道:“到了记得跟太子说,人是借给他的,用完还要还的。”霍祈旌嗯了声,就吩咐了几个亲兵,直接送顾逍回府,然后等交待好了,再直接送他去汴州。她这个直接插手旁人家事的方式,其实还挺无理取闹的,但她的地位摆在这儿,理国公也不好多说。就算要多说也无所谓,反正她已经跟明延帝报备过了。而甲和两天之后,就已经给了她结果。顾逍的母亲、祖母,都是死于同一种病症的,动手的,很可能是二房夫人赵氏。原本只是后宅阴私,可是如今顾逍乍然出头,偏偏临行之前,又跟福晏公主讨了人来,放在幼妹身边,摆明不放心府中,理国公感应上意,不可能不查……一查之下,惊怒交加。儿媳妇也就算了,亲娘都死在这毒妇手中,理国公如何不怒!他责令二儿子当场休妻,然后把赵氏送进了大理寺,据说是判了斩立决。然后理国公奏请百年之后,将爵位传给顾逍。这才叫一步登天,巴上了福娘娘,平步青云不说,爵位都送到了手里,连报仇都不用脏了自己的手。晏时玥再一次成为都城中排名互相交换,匿名点评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培养团队精神和竞技精神,别老关起门来,拿着屎一样的文章还以为自己是文豪在世。一种是观世。例如可以找几个乞丐,几个死囚,让这些人分辩,主要是培养观察力,同时也接触社会不同阶层。一种是换位。天天考啥书啊,世事洞明皆文章好么??对这些不需要科举的世家子弟来说,做事远比做学问重要。例如提出一个命题,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如何生存。这些人再扯那些个不切实际的,就叫他们换了衣服不许暴露身份,然后按他自己写的活活试试,包管一次就把人治过来了。除此之外,她还提出了升级版的,野外生存训练,实战演习,尝胆试验等等。晏时玥写的欢脱极了。甚至她都没用许问渠,自己写完了就去给明延帝看了。她非常得瑟的跟他叨叨:“阿耶,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那个尝胆试验?我是故!意!的!”明延帝配合的表示出感兴趣:“哦?”“因为不管是谁,就算我家三兄吧,养的这么皮实,要不给他一文钱,让他去乞丐窝我也是不会同意的,野外生存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呢,我把这些明显过份的写上,到时候那些老头们肯定狂批这个,这个时候,阿耶你一定要顶一顶!千万不要一下子就同意了,要让他们十分绝望之后,再从谏如流的删了,然后下头的通过就容易了。”做了半辈子皇帝,对这些掌握的炉火纯青的明延帝微笑着道:“玥儿果然聪明,那不如这样,明日玥儿也上朝,与这些老朽们辩驳一番如何?”晏时玥秒怂:“不不不!我不要!”她双手乱摇:“这样不好,阿耶,我真的不成。我忽然想起来还有事,我先走了!”她落荒而逃。明延帝笑眯眯的叫顾九行:“传晏时蕤。”晏时玥自以为逃过了一劫,没想到舌战百官晏时玥这会儿,万万没想到被亲爹套路了,她只想着不能叫兄长背锅,于是正色道:“回父皇,确是福晏的一点浅见。”立刻就有个老头儿挽袖子开喷:“殿下身为女子,还是应该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谨守本份,莫要插手读书人的事情才好!”这话说的十分不客气,旁人都以为她定要发飚了,晏时玥却茫然道:“父皇,您叫我来,不是说折子上的事情么?这位大人,莫非您是皇后娘娘请来的女,咳咳……官员?”明延帝险些笑出声。说真的,他觉得小闺女这张嘴,可以独斗满朝文武不落下风。那老头脸都憋绿了,偏生她这句话站在理上,教养公主本来就是皇后的责任,他反驳不得。另一人便上前助阵:“殿下,国子监乃德教之所,育才之地,殿下毕竟是外行,还是不要妄加干涉的好。”“这位大人,”晏时玥道:“我所提的,有哪一处不妥?”那人道:“例如那什么尝胆试验,那不是胡闹么?叫士子在乞丐之中生活,岂非有辱斯文?”果然这一点最吸引火力。晏时玥便道:“这位大人,我想请问你,国子监的学子,将来要做什么?”这个问题他们会!于是百官齐齐肃容,向上拱手道:“自然当忠君报国!”“然也,”晏时玥道:“国子监的学子们念书,是为了明理,为了成才,为了入仕,为了忠君,为了报国,是也不是?”